APP下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量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时代价值

2015-12-01赫阳阳

体育师友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价值观核心

□赫阳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量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时代价值

□赫阳阳

中小学体育教学要适应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形势,依据政策理念为指导,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当今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面进行考量,分别从体育教学方法、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育制度体系等方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着力践行核心价值观,坚持传承与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树立以“健康第一”为基本原则的素质教育的价值观、终身体育的价值观、立德树人的价值观。

体育教学;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师生关系呈现单边化、教学内容形式化、与社会需求相背离、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期望差距较远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合时宜。在理论思想与实践方面,在素质教育提出了数十年,现在体育界中又出现了以“健康第一”为准则的“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等,这些所谓的新理念反而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渐行渐远,流于形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思想认识较低,表现为缺乏民主的单边性,中小学体育文明和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一再被质疑;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凸显出来的是学生缺少自由发展的平台,更不能体现平等、公正的因材施教原则;与教育部近期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相辅相成,着重提升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的敬业精神、学生的诚信态度、师生集体的友善氛围。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以及各方面影响要素,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健康第一为准则,明确为何教、教什么、怎样教的体育教学方法论问题。

1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学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构成了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完善优良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体系,为培养现代化优秀知识青年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体育教育方面曾有过深刻的论断,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思想,他主张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公民的道德和修养。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对体育的追求是怎样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基本包含:个人对身体运动的价值追求,对生命安全的价值追求,对集体归属的价值追求以及对满足生活兴趣的价值追求;社会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驾驭和支配业余活动时间的能力和信心,来更好的为社会建设服务的价值观念;国家对体育教学的期望则上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面,就是要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为基础,有效提高青少年的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能,满足人生最高价值的追求,完全学生的人格,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高质量的后备人才。从教学价值取向到身体教育,进而发展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各个层面主体的价值追求。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就是着力培养人,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

2.1 体育教学主体

依据教育学的理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关系中首先要体现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单边性主要体现:(一)体育教师的教是一种机械式的教学方式,教与学没有实现相互依存的发展形式。缺乏积极的创新理念,教学方法相对保守,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背离,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二)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体育教师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以及情感态度与学生的兴趣、动机、知识水平缺少一致性,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工作态度与学生的期望和需求相背离。

2.2 教学环境及教学组织形式

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主要由体育教学的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等环境组成,一方面表现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经济环境涵盖了体育教学的设施、器材设备、相关教材的购置、场地设施的修缮与维修,均需要一定

的经费作为支撑;另一方面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教育资源环境涵盖了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活动(过程、内容、形式、评价)、天气、学科重视程度、资源支持的力度。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社会环境受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制约或影响。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以及教育观念的影响。

习近平曾强调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我国中小学的经济环境,比如中小学教育的经费大部分依赖于政府的支持,但在一定程度上针对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往往被其他项目占据,很大程度上倾向于所谓的“文化学科”。因而中小学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只能依靠市场化的运作,例如:吸引企事业单位来中小学举办运动会、招商引进体育经营项目、与大型公司合作以提供赞助的方式开展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对于以上诸多市场化运行机制,经费的问题解决了,但青少年丧失了足够的运动场地甚至体育教学的基本场地设施的使用权利。所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矛盾又转化为场地设施缺乏与青少年对体育运动需求之间的矛盾。

3 中小学体育教学彰显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3.1 以人为本,传承创新育人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第一,“民主”,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的追溯,一方面是在近代西方育人思想体系中,其主张用“人性取代神性,用人权取代神权”,核心思想就是把人的价值或地位放到首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中国人本主义思想流传千年,道家思想:“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重要性。可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是体现在人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因而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第二,“公正”,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体系。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系统中,主导者体育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主体学生及其学习的行为方式与态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复杂的体育教学体系。例如:体育教学中对于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技术的教学,同属隔网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找寻其中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另外还要结合动画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形象,既提升了教学环境的娱乐氛围,又完善了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第三,“自由、平等”,教学关系由“单向”转向“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发展。具体表现在以“教师中心型”发展为以自我教育为主的“环境实用型”,由于教育关系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由权威式教授知识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核心价值观的公正化、自主化、终生化、和谐化。为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思想,终身体育的理念,健康第一的原则奠定基础。

3.2 着重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第一,“和谐”,传授知识的价值。身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面对的是素质较高的青少年,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知识、运动技能传授时简洁明了,切合主题,以便青少年有效掌握和运用,其中还应侧重方法性的知识和观念的详细解说。第二,“民主”,指导的价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第三,“公正”,组织的价值。因为大部分体育教学的场地是在室外开阔的地方进行,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有序的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限定在一范围内,队列整齐,便于讲授新知识,传授新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第四,“敬业”,转化的价值。表现为教师对体育教学价值的追求和认知转化为学生对教学价值的认知和追求。依据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优势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在一定价值观念上,教师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观映射出其对体育教学价值取向的认识、组织与判断。

3.3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第一,“自由”,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是要经过学生自身思维的转化,在价值观的指引下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加工改造,从而转化为自我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即是体育运动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第二,“敬业”,只有学生亲身积极性的参与学习、练习、思考来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不断发展,才会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才会尊重体育运动,产生体育健身兴趣。第三,健康营养的价值观。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有关提高自身健康素质与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方法的同时,选择合理的营养膳食并保持良好的习惯。只有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在体育运动中找寻乐趣,成功体验运动的快乐,也是实现“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最基本的保障。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践行核心价值观,锻炼道德情操,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养成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1]季浏.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J].体育教学,2006,(2):4~6.

[2]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18.

[3]牛森.体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J].教学与管理,2013,9:122~124.

[4]伍天慧.论体育教学的价值观与体育教学价值的形成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104~106.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G807.0

A

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10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