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令人深思的“成否不一定”
——读毛泽东写给老师黄宗潽的信有感

2015-12-01李世龙

中华魂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史馆公权杯水

文/李世龙

阅评之页

令人深思的“成否不一定”
——读毛泽东写给老师黄宗潽的信有感

文/李世龙

《中华魂》杂志2015年1月刊登载了毛泽东同志1956年1月26日写给老师黄宗潽的一封信,全文如下:“黄先生:多次惠书收到,迟复甚歉!文史馆事,已将尊函转去,成否不一定。送上人民币一千元,聊佐杯水之资。敬颂教祺。”

黄宗潽是民国时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地理教员,曾是毛泽东的老师。1953年,由其子黄筱三把他接到北京赡养。自觉无大病,精神尚佳,便几次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希望能到中央文史馆做点工作。为此,毛泽东回了这封信。不幸的是,信被送达时,黄老先生已在十多天前病故了。

这封仅48个字的信,言简意赅,却让人读出了,身为领袖的毛泽东,不自视特殊,不让公权私用,严守工作纪律的崇高风范和尊师重教的美德。

细细分析,不难看出,毛泽东主席至少摆正了三种关系:一是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二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三是感情和原则的关系。做到了不个人说了算,不越权,不以权谋私。

好一句“成否不一定”,令人点赞,更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成否不一定”,怎么就不能“定”?!在当时,毛泽东身为党的主席和国家主席,一国至尊,至高无上。按理,老师的要求不高,求职之愿.尽可一应承诺,交待下去,即可立马安排。不就一句话的事儿,何难之有?但毛泽东却说“成否不一定”。这就是说,毛泽东认为,黄老先生的要求,是不能由他个人说了算的,而须由组织来决定,自己绝不搞“君临天下”“一言九鼎”“唯我是令”那一套。

“成否不一定”,换句话说就是:老师是否被录用,不由我毛泽东“定”,而是应由文史馆来“定”。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十分尊重下级的意见,不把个人意志强加于人,而是把权力下放到应该和能够决定此类事务的机关。同时,他还胸怀全局,相信下级,即便事情没办到,也绝不怪罪。据报道,他曾在给秘书田家英的信中说:“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其豁达的胸怀,民主的作风,令人敬佩。

“成否不一定”,还是毛泽东对公权和私谊泾渭分明的生动体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袖,对老师的求职却道出一句“成否不一定”,实为难能可贵。他用这句话告诉老师,也告诉人们,他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他不能私权公用,以权谋私,荫及亲友。但他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的人之常理是:给老师“送上一千元,聊佐杯水之资”。要知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千元可是个大礼了。足见,毛泽东对恩师实实在在的关怀和帮助。

因此,我以为毛泽东的这一句“成否不一定”,非常值得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们学习和借鉴。

综观如今一些单位的少数“一把手”,往往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一朝权在手,便把私欲行,不仅败坏了党风,也混浊了民气。且看,这几年拍倒的“老虎”和“苍蝇”们,大多都是“一把手”越权越位,插手工程,贱卖土地,安插亲信,买官卖官,以权谋私,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社会上一度形成了“不跑不送,原地不动”,“晋”金赶“靠”,跑“部”钱进,“密切联系领导”等等歪风邪气。人们慨叹世风日下,今不如昔;更有甚者,理想迷茫,信念动摇,信心丧失。

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们能够像毛泽东那样,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置个人于组织之内,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施公权于私谊,那才真是在为民掌权,为民用权,自得人民的爱戴。所以,位高权重的毛泽东,写给其师的这句“成否不一定”,实在是不能不发人深省啊!

猜你喜欢

文史馆公权杯水
要把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切实贯彻到实践中
“互联网+”时代文史馆的发展策略
常识:哪杯水更甜
有权不用、小权滥用、公权私用 这些权力堵点正在损伤发展
朱德与周予同关于文史馆的一段谈话
杯水车薪
“未 便 再 荐”
论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协调
把包袱放下
一杯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