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李雪健“知耻”说起

2015-12-01夏宁

中华魂 2015年5期
关键词:管宁李雪健含羞草

文/夏宁

从李雪健“知耻”说起

文/夏宁

前些时,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在央视节目《开讲啦》反思自己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的话剧《九一三事件》中饰演林彪、90年代电影《焦裕禄》中饰演焦裕禄时,都曾有为饰演好特定角色而在一个月之内突击减肥20多斤的经历,靠执着追求和艰辛努力赢得了观众认可与称赞,可在成名后饰演电影《横空出世》中冯石一角时,就没有下决心再去减肥,现在每每想起来、特别是看到银幕上自己略微发胖的形象时,就会产生一种“耻辱感”,认为是自己从艺生涯中的羞耻,痛恨自己出名后曾经有过的“浮躁”。讲到这里,老艺术家满脸愧疚,其敬业而知耻的职业精神令人为之动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而知耻,知耻而后勇,是古今中外贤能之士的修身之道,也是行行业业成功人士的必经之途。为业不敬,待人不诚,学艺不精,做事不勤,遇难不勇等,都被那些志士仁人视为可耻之事,必知过而改,不肯苟且。

陈毅元帅曾作过一首五言诗《含羞草》,诗曰:“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鲁连不帝秦,田横刎颈死。”从含羞草对外界的特异反应说到人格操守与荣辱气节,以草讽人,言浅意深,虽然只有区区四句,却有振聋发聩之效。《诗经·相鼠》有云:“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两首小诗,一是赞植物,一是咏动物,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咱们的老祖宗是很重视羞耻感的,“知耻”更是中国文化人的传统美德。许由听了尧请担任九州长的话,感到很羞耻,要用泉水来洗净耳朵;伯夷、叔齐以当周朝子民为耻,不食周粟而死;管宁和华歆本是朋友,但华歆读书时三心二意,羡慕做官的华衣车仗,管宁视他为利禄之徒,耻于为伍,割席绝交;嵇康鉴于魏晋时吏治腐败,接到朋友山涛劝他出来做官的信,引以为耻,愤而书写《与山巨源绝交书》……

陈毅诗中的鲁连和田横这两位历史人物,更是令人钦佩。鲁连在秦军围攻邯郸时,虽然兵少将寡,却英勇无畏,怒斩前来劝降的说客,带领将士挽救了一座危城。田横在刘邦称帝后,率五百众逃居海上,宁肯全体引颈自刎,也不甘跪拜强权阶下。陈毅推崇他们敢于杀身成仁、决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慨,礼赞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知耻而后勇的高风亮节。

这个世界上无耻的人很多,如盗匪、流氓、无赖、骗子、贪官、卖国贼等,其无耻本在意料之中,套用诗人北岛的一句名言:“无耻是无耻者的通行证”,他们就是靠无耻活在世界上的。这些人的无耻并不可怕,谁也没有指望他们当“含羞草”,在民众眼里,他们本就是无耻之徒,社会渣滓,是全社会鄙视的对象,自有法律和正义之剑在等着他们。可艺术家、学者教授、大小官员,学的是礼义廉耻,讲的是道德操守,在民众眼里是社会精英,道德楷模,“社会的良心”,如果连他们也纷纷变得无耻了,没羞没臊,厚颜无耻,这个社会就彻底堕落了。

毋庸讳言,时下,确有一些文化精英的耻辱感呈现淡化趋势,或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或弄虚作假,欺世盗名,或招摇撞骗,不务正业,或吸毒嫖娼,纸醉金迷,看起来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头衔桂冠一大堆,但看其所作所为,实在是无耻之尤,愧立士林。与李雪健的敬业知耻精神相比,无异于天壤之别,云泥之差。

草有“含羞”,人贵知耻。为艺术家李雪健点赞,也盼望出现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猜你喜欢

管宁李雪健含羞草
只是笑一笑
李雪健的两次愧疚
“登堂入室”闹笑话
含羞草
比别人付出多一倍
含羞草为什么害羞?
李雪健的自责
管宁割席
含羞草
管宁割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