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国就是我们的“心头肉”

2015-12-01姬建民

中华魂 2015年5期
关键词:边境线界碑边防

文/姬建民

祖国就是我们的“心头肉”

文/姬建民

自己当兵20多年,虽又转业地方工作多年,但心中常存那片“绿荫”,并对“基层士兵是国防的脊梁”有着深切感受。所以,一看到“好人365”登载的哈萨克族兵团职工宝汗·埃恩赛根一家三代人风雪守边,堆起“中国”界碑的事迹,就不禁潸然泪下,颇为感动。

1984年,宝汗主动带妻子和年幼儿女到中蒙边界苏海图牧场放牧守边,一守就是30年。在远离城镇、信息不通的边塞,他坚持向牧工宣讲自己了解到的国家政策,多次把摔伤的牧工接到家中救治并免费为伤病牧工送药上门,先后挽救了11名边境牧工的生命。对一些人的难以理解,宝汗只说边境线是他的“心头肉”。2014年3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

宝汗把祖国边境的每一寸国土比作他的“心头肉”,胜过许多口头上爱国的华丽辞藻,彰显了他朴素而又崇高的信念、追求与坚守。

把祖国当成“心头肉”体现了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理应当成“心头肉”来疼爱,去守护。宝汗从小跟着父亲放牧巡边,是苏海图边境线的“活地图”。当父亲遭遇雪崩倒下后,他意识到“边境线意味着国土”,主动请缨放牧守边。巡守中,他看到有些荒无人烟的山沟,远离界碑,没有铁丝网,也没有明显标志,不识字的他就模仿界碑上刻的“中国”,在堆起的石头上刻下一个“中”字,成为深山荒岭中一座座特殊的界碑,为的是“要让世代子孙知道这里是中国”。只想想宝汗在雪域高原一个人、一匹马、一口馕、一把雪,巡逻守边、堆石刻“中”的事迹,我们就会充分理解他把祖国当成“心头肉”的伟大情愫。在他堆起祖国界碑的同时,无疑也在我们心中树起了一座爱国的丰碑。

把祖国当成“心头肉”显示了对祖国的忠诚与大爱。宝汗长期在雪域高原放牧守边,严重地损害了健康。他为了能把巡逻守边的重任传下去,2012年把唯一在家放牧的小儿子沙哈别提克带上苏海图边境线,一边给儿子介绍边防巡逻的注意事项,一边让儿子在他刻下字的石头上补上“国”字。因为他信守“放牧守边是我们兵团职工的特殊使命,我们要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样我们这些‘军垦’才能安心,祖国的边防才能稳固。”无须赘言,读着这些朴素的文字,感受着宝汗令人震撼的事迹,一个真正把祖国当成“心头肉”的兵团职工的伟大形象即刻矗立在我们面前。

把祖国当成“心头肉”昭示了平凡岗位与爱国理念的完美结合。宝汗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兵团职工,但他视边防为生命,一家三代人传承守护边境,无悔地用身家捍卫祖国的安宁。他没有文化,却有爱国的坚强信念;他岗位普通,却时刻牢记身为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义务。更为可贵的是,他坚信“共产党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对牧民的爱,对边防的爱,就是对祖国人民的忠诚,这是一个共产党员一生应该坚守的”。基于此,他在远离闹市而极为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下坚守着,在追名逐利、享受至上的歪风邪气中坚守着。30年来他在70公里长的中蒙边境线上、50多座险峻的山峰中风雪无阻地巡走,边境线上留下了他长达9万公里的足迹。宝汗坚守的不仅仅是一条边境线,而是爱国的大忠大勇与大义,是一个共产党人永不失守的精神高地。

宝汗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操守诠释了爱国的全部价值。面对宝汗,我们应看到自身的差距;学习宝汗,就应把祖国当成“心头肉”去保卫和爱护;效行宝汗这种忠诚与坚守、拼搏与奋斗,为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作出无愧于时代与人生的贡献。

猜你喜欢

边境线界碑边防
界碑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爸爸,我不怪您!
金鸡山上守边防
温暖边境线的图书馆
红领巾守护界碑十余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
边境线上的认同与国家在场
界碑去哪了
歌颂老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