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少儿舞蹈教育中的“情”

2015-12-01周华

决策与信息 2015年36期
关键词:舞者舞蹈动作

周华

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浅谈少儿舞蹈教育中的“情”

周华

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舞蹈艺术是美的艺术,是善于抒情的艺术。舞蹈艺术要求在生活中抓住和寻求人的思想感情最集中、最凝炼的、最动人的、最优美的思想感情之处,然后进行加工、创造、提炼出舞蹈形象。因此说舞蹈是一种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没有“情”的舞蹈是空洞的。情感是动作的内心根据,动作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少儿舞蹈是舞蹈艺术的一种,它不仅贴近少儿的生活,而且处处闪耀着少儿的心理特征,散发着充满真、善、美的童心体验和审美追求,给少儿一种强烈的新奇感、诱惑感和亲近感,从而在少儿中形成一种追求美感的共鸣。本文从少儿舞蹈特点析解开始,引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分析手法,深入地阐述了少儿舞蹈教育中“情”的重要意义。

少儿舞蹈;教育;形体动作;情感

1、前言

舞蹈,它是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既要依靠视觉来感知,又要依靠心灵来品味。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少儿身心发育的局限性,不能对舞蹈形象的外在美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感染,教者在此时便要发挥作用,做到“以情动情。”

2、少儿舞蹈的特点

少儿舞蹈,是指以表演者的年龄划分出的舞蹈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舞蹈的本质和内涵没变,都是对其内心情感的表达。少儿舞蹈艺术不仅贴近少儿的生活,而且处处渗透着少儿的心理特征,散发着充满真、善、美的童心体验和审美追求。因此,每一个优秀的少儿舞蹈往往都是集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童乐性于一身的。

3、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及内在要求

3.1 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舞蹈教育作为一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的社会活动,充分显示着其独特的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充分重视少儿舞蹈教育,从内而外地对其进行全面的美感教育,影响和陶冶他们的性情与品格。

3.2 少儿舞蹈教育的内在要求

在舞蹈教育中,以教师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感受、家庭文化背景等内在特质,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需求为前提,要求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朋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力,造就终身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

4、“情”在少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

4.1 以情动人——少儿舞蹈教育中教师要做到以舞蹈的情感激发儿童的感情

儿童对美的事物有着自己的感知,但不同的是:儿童的直观思维、洁尘不染的内心世界、涉世未深的眼睛注定其无法进行正确的审美活动。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无法阻止他们对美的渴求。此时,教师便要发挥作用,采取措施进行诱导,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情。

例如在教授少儿踢踏舞时,“以情动人”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踢踏舞相对其他舞种来说,表现力就略显单调,主要是集中在腿部和脚部,而上半身的姿势主要是保持直立。所以,对活泼好动的少儿来讲,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枯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及时的做好教学调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先组织学生观看踢踏的成品舞,从视觉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再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对踢踏舞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踢踏舞的发展和原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眉目传情——少儿舞蹈教育中要注意眼睛的训练

舞蹈是一种文化,它能给人以崇高的想象与理解。而眼神表现力对于完整表达舞蹈的意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国舞蹈中,“神韵”是艺术高度的一种境界。所谓“神韵”,古人说是一种“无迹可求,透彻玲珑,然而“神韵”可以通过舞蹈中眼神的运用去艺术性地表现出来。无论哪种舞蹈形式,都是用形体代替或传达演员生命的情绪和意象,其中眼神的表现手法具有任何手法、肢体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儿童对舞蹈形象的展示,仅仅处于模仿阶段。这种模仿是单纯的、单一的甚至是木纳的。实际上,对舞蹈动作的模仿,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是二度创作。无论是动作,眼神或感情,均是舞者在舞蹈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元素,进以表达自己对舞蹈形象的理解。然,儿童未能达到这种水平,舞蹈教育者应该在平时的少儿舞蹈教育中,加以强化训练。

例如:教师们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明快、跳跃的音乐,创编一个专门针对眼部训练的小组合,正好用以进行眼睛、头部、手的和谐配合的练习,训练儿童眼睛的灵活性。再者,可以引导她们多观看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让她们更加真实的、近距离的融入到舞蹈中去,深切地体会眼神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4.3 形神兼备——少儿舞蹈教育中要注意表情的训练

舞蹈是用肌体的动作来反映人们的内心世界,面部表情是更好地配合肌体动作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作为一名观众,纵使无任何音乐,都可从舞者身上感受到舞者所表达的情感。而达到这种效果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直接感受其中感情。面部表情是配合舞蹈动作更好地反映出人们的内心世界。在舞蹈中如眉一扬、眼一抬、鼻一抽、嘴一撇等等面部的表情都反映出人的情感。实际上面部表情就是舞蹈动作的一部分。所谓“观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鉴其貌。”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凝聚的焦点,舞者因此而根据舞蹈所表现的内容,进行春夏秋冬四季的面部表情更替。

这样的要求,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似乎高了点,毕竟面部表情技巧,无论是理论或实践,都无答案可寻。如何使一个纯粹的舞蹈模仿者正确地表现出情感,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先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表演者,传神地演绎所要教授的每一个动作,在教授动作的同时教授表情,正确地告诉孩子们,如何将人的情感体验与艺术表现融合在一起。要让儿童认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则是为舞蹈的整个灵魂所服务的。只有“形”的舞蹈,等于只有一个空旷的骨架。唯有将灵赋予与其中,才合之成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例如在进行民间舞东北秧歌的教学时,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尤其的准确,表情要夸张,要把东北秧歌“稳、浪、哏、美”在动作中做得惟妙惟肖,还要在表情上把东北民风中的开朗、大方、豪爽、俏皮表现得“形神兼备”。微妙的舞蹈特定情绪捕捉到了,动作也容易到位了,学生会兴趣十足,练习也不觉得枯燥了,同时能更好的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5、结论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满于海。”少儿舞蹈教育,必须“以情动情”,然后才能“舞在其中”。少儿舞蹈教育中的“情”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舞蹈的“情”,不是单纯加在已经出来的动作外表之上的,而是用感情,发展动作,再产生感情——以情动情。

[1]孙颖.浅谈少儿舞蹈艺术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S1) .

[2]曲超.谈少儿舞蹈中“美”的教育[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3,(02) .

(>>)(<<)

[3]石云东,秦素莲.让舞蹈伴随孩子成长[J].河北教育,1997,(Z2).

[4]满江红.运用少儿舞蹈的审美教育促进少儿的全面发展[J].美与时代,2003,(07) .

[5]段瑾.浅谈少儿舞蹈艺术训练与表演[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6]蒋灵云.试论舞蹈对儿童素质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08) .

[7]周力澜.儿童舞蹈活动的心理特点浅探[J].河南教育,2004,(12) .

[8]巩静洁.关于少儿舞蹈教学的一点思考[J].兵团工运,2003,(11) .

[9]蔡丽.少儿与舞蹈[J].大舞台,2003,(02) .

[10]肖玉.潘岚:舞蹈让人如此美丽[J].中等职业教育,2006,(19).

猜你喜欢

舞者舞蹈动作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学舞蹈的男孩子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动作描写要具体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