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CAI课件制作的一些问题及成因

2015-12-01姚富华

决策与信息 2015年36期
关键词:助教助学菜单

姚富华

重庆市忠县职业教育中心 404300

浅谈CAI课件制作的一些问题及成因

姚富华

重庆市忠县职业教育中心 404300

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因其交互性、多媒体集成性,大容量信息存储和快速检索等优点,在教学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CAI的功能主要是以CAI课件来实现和完成的。CAI课件的制作活动方兴未艾,CAI课件的数量也越来越丰富,好的作品不断涌现,但纵观CAI课件制作的整体状况,CAI课件制作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而CAI课件的质量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基于此,笔者就目前CAI课件制作的一些问题作简要探讨。

计算机;教学;CAI课件

一、关于“助教”与“助学”的无谓之争

对于何谓CAI课件,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教学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无疑包含助教和助学,因而CAI课件可分为两类,即CAI助教课件和CAI助学课件;第二种理解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语表达是ComputerAssistedInstraction即简称CAI,其中的“教学”应该是指“教”,而计算机辅助学习应该是Computer AssistedLearning即CAL,因此认为CAI课件的功能是“助教”,是“助教”课件,而CAL课件才是“助学”课件。后者认为前者对CAI课件与市场上大量出售的学习软件(助学软件)的认识产生了混淆。不难看出,后者是根据“学习软件”这一概念的存在来理解的,从而认为CAI课件是“助教”课件。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并不重要(本文暂将计算机助教课件叫CAI课件);两者虽有不同,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把计算机课件分为两类:即助教课件和助学课件,了解这两种课件的不同显得更重要,它决定了课件制作的指导思想,是课件定位是否正确、及最终成功的关键。

二、助教课件和助学课件的主要差异

(一)在使用对象上,助教课件由教师掌握操作,主要体现教师的的主导作用,什么时候导,导什么,怎样导,由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而决定。助学课件由学生掌握操作,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掌握学习过程,什么时候学,学什么,选择哪一部分学,怎样学,由学生决定。

(二)在知识结构的组织方式上,助教课件的知识结构应按教师的讲授思路组织,重视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讲授提纲。由于助教课件依附于教学过程,因而其知识结构是按一定的流程组织展现的,是线状结构或者是线状与小规模网状的组合结构。而助学课件的知识结构则应按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组织,重视自选、自学、自检、自测和自己动手,其知识是按多层次的菜单结构组织的,是倒立的树状结构,以便实现学习者的自主作用。

(三)在实现技术及交互上,由于助教课件依附于教学过程,因而重于流程设计。为了保证教学流程及应对多种可能性,需要强大的跳转交互技术作支持,理想值是能从任一界面可直接跳转至任一界面,以满足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灵活演示及控制的需要。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实际上这一理想值是无法实现的,即便技术上实现得了,而在一个界面上设置许多交互按钮也是不妥当的。若能实现这一理想值,助教课件的知识结构则可以组织成强大的网状结构,以增强助教课件的灵活性。助学课件则应满足学习者灵活选择学习方法、自我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的需要,因而主要采用多层次菜单选择交互技术。

(四)在美化艺术上,助教课件的抢眼点应设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上,应以鲜明的对比色彩实现,忌讳旁杂色彩及平衡色彩冲散视觉注意力,画面应尽可能简洁,突出关键点,即重点难点要抢眼。而助学课件要考虑使用者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因此画面要柔和,对画面的美化也要看重一些。

很多助教课件存在的问题,都是对助教课件和助学课件的这些差异认识不够所导致的,把许多助学课件的制作方法不加思考的生搬硬套运用于助教课件的制作,从而使助教课件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计算机助教课件制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重选择交互轻流程设计

很多计算机助教课件,受学习软件的影响,将知识按多层次的菜单结构组织,以选择交互技术实现。教师在操作中,经常出现要从一子菜单跳转到另一子菜单,往往要返回上层菜单甚至初始菜单层,再从初始菜单选择交互进入另一子菜单,使教师使用课件时不能准确的切入切出,菜单切换过程较长,让学生等待观望,使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准确性遭到破坏;也使课件运用无法完美的融于教学过程,因为这种课件本身不是依据教学进程的需要,按教学过程进行流程设计的。助教课件的演示流程必需按教学过程的需要设计。

(二)过分美术化喧宾夺主

课件的美术化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助教课件的美化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助教课件的美化应围绕教学要求和设计,画面应简洁,突出重点,在如何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有意义的学习情景上下功夫。有的美工人员仅从美术角度考虑,追求复杂、华丽的画面,追求画面的色彩平衡而使色彩旁杂,最终冲散学生的视觉注意力,加重学生的视觉负担,产生了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题的负面效果,背离了助教课件设计的初衷。

(三)以模拟实验代替实验

理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体现理科教学的一种最有效形式。实验既鲜明生动又富有吸引力,既可获得感性知识,又能升华为理性知识。但有些实验由于本身的问题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例如:微观分子、电子的运动,稍纵即逝的现象等,无法通过实验认知,如果通过CAI模拟则能将不可见的微观模拟成可见的形态,从而将抽象的东西转变为形象的东西,感染力增强,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模拟实验主要用于常规仪器无法完成的时候,用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慢速显示、配合讲解的时候,但不能取代实验,能做的实验必须做,不能用CAI模拟代替所有实验,模拟实验毕竟不是实验,它不能替代实验。

(四)轻教学设计重课件制作

助教课件的着眼点应在教学目标,而不在于课件,但有的注重了技术表现和技术细节,淡化了目标,结果是“课件制作得可以,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有的过分作技术表现,增加一些对教学毫无意义的技术细节,反而成了干扰信息,如切换时不恰当的配音,往往干扰学生思维,分散学生注意力。

(五)教案电子化为CAI而CAI

有的助教课件仅仅是将教案电子化,黑板搬家,板书幻灯片化,一节课教师只起点击鼠标的作用,忽视传统方法的优点,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助教课件是一种手段,一个补充,一种辅助,它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应把助教课件与教学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四、计算机助教课件制作的一些问题之成因

由于多数教学人员不懂计算机工具和多媒体创作平台的操作,使得助教课件制作不得不以计算机人员、学科教师和美术教师三方合作的模式进行,即助教课件是在学科教师提出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达到什么效果、目标和要求后,再由计算机教师(程序员)结合美术教师提出美化方案具体实现的。这种模式要求三方高度融合,每方都应清楚助教课件设计的目的、解决哪个难点?怎样解决?课件的表现形式:技术和艺术上怎样表现?但在现实中,由于不同学科和不同人的差异,以及诸多因素,三方是很难达到高度融合的。唯有学科教师不断加强自身提高,达到三位一体,助教课件制作的一些问题也就自然得到解决。也许,假以时日,能够实现存。

猜你喜欢

助教助学菜单
他用大爱改变孩子一生命运——周堃于井冈山助学记
中国新年菜单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简单助学:照亮困境儿童前进的路
本月菜单
关爱·帮扶·助学
一个“公海龟”的求偶菜单
EMS爱心助学特快专递
新书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