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堆糖遇见世界上的另一个你

2015-11-30严佳婧

华东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电商用户

文 严佳婧

要去定义堆糖,其实很难。而且一旦被定义了,就容易被标签化。

古老的童谣说:女孩是用糖、香料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做成的。

堆糖网作为一个社区,主打的东西不是交友娱乐,不是日志分享,而是收集发现喜爱的事物,以图片的方式来展示和浏览。就像它的口号:堆糖,生活有灵感。这个充满着小清新、小心思的网站,在推出了堆糖APP之后,仅在百度安卓应用市场上,累积下载量高达470万次,累计下载量高达2000万次。无数人在堆糖上堆砌生活的美好,而堆糖的团队又是由什么幻化而成呢?

堆糖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帮助用户发现令人感兴趣的事物,比生活,时尚以及兴趣,当然其中包括部分商品。

过去完成时:仅仅是因为知道了世界多一点

如果你与堆糖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集成电路孵化中心的办公室擦身而过,你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一家企业。LOFT式样的装修风格多少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家洋气的小资咖啡馆。当你走进办公室,看着那些年轻的80后、90后忙碌的身影和笑脸,恐怕很难不被感染。

堆糖的创始人张涓女士开玩笑道:“团队的90后卖萌叫我阿姨。”眼前这位气质优雅,容姿秀丽的创业者没有丁点架子,就与记者娓娓道来了当年的创业经历。

“2007到2009年的时候,我还在阿里巴巴B2B负责海外市场拓展,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总能接触到许多当时国内还有模仿者的网络社交媒体,比如脸书,比如推特。而微信和微博,现在看来已是后话。在看到了网络社交媒体兴起的机遇之后,2010年我离职创业了。堆糖网创办于2010年5月,11年2月正式开放注册。初期团队有我的同事,也有我的同学。”许多人把这样的创业叫做半路出家,但张涓并不认为自己是无准备之人,堆糖网迅速上线,在2011年下半年就迅速拿到了投资足可证明这点;许多媒体把张涓这样的创业者称为“阿里系”,但显然张涓并不这样下定义,目前的公司对她而言,是“我们堆糖团队”。

堆糖一开始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姿态是“网”。PC端轰轰烈烈地发展了一年之后,堆糖在2012年开始向移动端转移,张涓介绍说:“目前,堆糖80%的流量贡献都来自于移动端。”而要如何定义这样一个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图片共享生活方式的堆糖?张涓是这么认为的:“堆糖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帮助用户发现令人感兴趣的事物,比生活,时尚以及兴趣,当然其中包括部分商品。”这也是堆糖与许多国内图片分享或者社交网站不同的地方,与其做垂直的电商或是网店的附庸,堆糖更强调的是人和用户喜欢的事物。信息的流动是从人到事物,然后再到人,这使得堆糖可以重新划分人的关系和重组信息,而重组目的是指向产生个性化的内容。

现在进行时:堆糖的文化和堆糖的“文化人”

从0到1,堆糖的创立过程中也不是全般甜蜜的。

张涓认为创业的挑战来自三方面:一是团队,寻找合适的人才永远是问题,尤其在初期,考验团队的信任度和持久度;二是企业成长,迭代,市场趋势以及用户人群分化是企业面临的三大难题;三是创始人自身的成长,创始人是企业的“天花板”,一位优秀的创业者一定要“善变”,如何培养团队寻找最小可行性方案,容许犯错,是许多创业者尚未做到的事。

并且在张涓看来迅速确立早期的企业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企业文化不仅吸引最早的团队成员,也是奠定公司DNA的存在,而堆糖的企业文化就是“简单,灵活,有效”。

简单是指企业人际关系,产品都要简单;有效则是一定要看到效果,目标和目的一定要明确;灵活则是指抛开单一模式。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的堆糖“文化人”又是怎样的呢?张涓给我们举了个典型例子:堆糖有位被称为1号程序员的“大盛”,加入堆糖的时候才刚毕业,但大学时期的他就已经是个技术大牛,自己开发网站不在话下。在堆糖初期,他的工作是利用python进行后台开发。而随着堆糖向移动端的重心转移和发展,堆糖急需能够搞定IOS平台应用研发工作的人才。大盛自告奋勇,“我来自学!”用三个月刻苦努力的汗水,终于掌握了相关技术,帮助堆糖快速发布上线了移动客户端,赢得了宝贵的早期市场机会,现在已经成为了移动部门的负责人。

提到自己的成长,作为“天花板”的张涓则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有过缺点:

“一开始我和大盛一样,都是冲在业务的最前端的,所有的细节和执行都是我来亲自操刀的。然而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我需要把这些执行和想法放权,放手交给团队。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这种意识,就会让团队觉得我很多事务都要插手,这是一个产品经理转型CEO的过程中经常会犯的错误。之后我逐步懂得了要怎么样去培养团队,如何在方向上达成一致。一开始可能必须忍受在效率或者质量上,达不到‘我亲自来完成’的效果,但是也要去放手。”张涓带领的这支60人的团队,大部分是85后,会不会有代沟?她笑着说:“还好,因为堆糖面对的人群也是这样的群体,我觉得自己的心态很年轻。”

同时她坦言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落户集成电路孵化园区也不是没有考量的。这里的孵化器不像许多人对国企印象中一副官僚做派,而是做到了迅速响应企业需求,费用门槛也极具竞争力。在张涓麾下堆糖团队似乎总能找到和自己的文化气质最合适的人与物。

尤其是移动用户端的推出,吸引了更多年轻化的用户,分享内容娱乐化的趋势,又为堆糖带来了大量新鲜元素。

将来完成时:移动分享与多元化的生活

点开堆糖的网站,不会看到太多冗长的文字,也不会有铺天盖地的广告。但初期的堆糖又是什么样的呢?

张涓介绍道:“早期堆糖从人人网,开心网和豆瓣网身上都得到过启发,尤其是关于相册的这个功能。许多用户上传自己的照片可能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搜集一些新奇的产品,造就了一大批红人。利用这种特性造就的就是堆糖最早的相册式样的界面,当时还没有这么整齐划一的排版和框架。但从11年初正式上线到11年底,就已经吸引了100万的用户注册。”

如此巨大的用户发展势头,也有一些出乎张涓预料的地方:“一开始我们预计70%的用户将是女性,而如今我们发现这一比例上升到了85%。”尤其是移动用户端的推出,吸引了更多年轻化的用户,分享内容娱乐化的趋势,又为堆糖带来了大量新鲜元素。

现如今堆糖还推出了TAG系统,俱乐部系统,提供主体性和精选内容。同时还通过 “堆糖达人”这一官方审核的头衔制度,提高用户的好感度和粘性。

有着这样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商业潜力的堆糖,时至今日还没有沦为某一电商平台的附庸或者广告泛滥的网站,究其根本还在于堆糖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定位和展望。

堆糖掌握了大量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产品喜好,将交易和认知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摸索成熟的堆糖商业模式。

堆糖的盈利确实是来自于电商与广告,电商包括实体电商与服务电商。堆糖掌握了大量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产品喜好,将交易和认知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摸索成熟的堆糖商业模式。由于目前社区的严格审核制度,对于在堆糖上发布的商品信息是否为垃圾广告或不良信息,都会受到很大限制。

除了线上服务继续“发糖”,未来堆糖还会在对线下活动更加重视。线上活动具有放大性,而线下活动则能提升用户粘性。堆糖×鹦鹉螺复古市集,堆糖手工活动,课程传授等,都是堆糖尝试过的模式。但张涓坦言,将来还是会寻找更为轻量级,更为简单的线下活动,影响力能更大更迅速地扩散开的模式会更适合堆糖的气质。

最后张涓透露,2015年下半年,堆糖的愿景将会集中在深度社区化以及深度商业化。堆糖的美好,在未来将以用户为中心,以更为多样的形式,延续下去。

猜你喜欢

电商用户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商“链”起小镇青年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农药外企为啥不搞电商?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