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假酒何以屡打不绝

2015-11-28李忠东

检察风云 2015年22期
关键词:假酒卢比酿酒

李忠东

2015年6月17日晚,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马拉德郊区、孟买马尔瓦尼区北部的拉克西米格尔贫民窟因饮用非法酿造的便宜酒而导致群体性致死致伤惨剧,共造成92人死亡。孟买警察局副局长库卡尼表示,已有五名销售私酿酒者遭当局逮捕,八名警察因“玩忽职守”允许辖区发生贩卖私酿酒而遭停职处分。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官员已经下令,对受害者的死因进行调查。警方已经收集了假酒的样品,并将对其进行分析。

中毒惨剧触目惊心

印度酒风盛行,饮用非法酿造的便宜酒而导致死亡的案例更是时有发生,导致每年数十人死亡。尤其在印度东部和南部,情况更为严重。

回放之一:

2013年10月17日晚上,印度北方邦阿泽姆格尔地区农村的数十名村民在饮用了从当地小店购买的酒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在被送往当地社区医疗中心的过程中,很多人已经生命垂危,共造成37人死亡。

毒酒事件发生后,北方邦首席部长亚达夫对包括地区消费税检查员在内的10人进行停职处理,并下令严查事件原因。据说当地很多商店都将精馏酒精掺水后作为普通酒类以低价卖给穷人,而这些产品没有经过任何检查。普通白酒含有42%的酒精含量,而精馏酒精的酒精含量可以达到90%~95%,是致命的混合物。2015年3月,同样是在阿泽姆格尔地区,有15人因饮用劣质假酒而死。

回放之二:

2012年2月6日,印度东部奥里萨邦克塔克地区发生一起劣质酒致人死亡事件,24人因饮用掺入草药的自酿酒而丧生,死者大多为当地砖窑工人和附近村民,另有五名自酿酒作坊人员。据克塔克地区行政长官吉里什介绍说,这种酒掺入了用来治疗咳嗽、感冒的草药糖浆,酒精含量较高。一些人在饮用后出现胸闷、眼痛等症状,随即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事后,警方逮捕了这家自酿酒作坊相关人员,并查封了当地出售这种止咳草药糖浆的药店。

回放之三:

2011年12月14日凌晨,在距印度东部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约52公里的桑格朗普尔村,一批村民因饮用假酒而出现呕吐、胃部剧痛等中毒症状,不少人在被送往医院后身亡。绝大多数中毒者为当地体力工人、人力车夫和小商贩等底层民众。此次假酒中毒事件是印度近1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死亡者达155人。由于中毒较为严重,其中的很多人在临床上出现了心肺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死亡。在对假酒样品检验后,发现导致中毒的物质是甲醇。西孟加拉邦第一时间逮捕了八名涉嫌向村民们供应假酒的商贩,政府宣布赔偿每名死者20万卢比(大约合1. 96万 元人民幣)。

在案件的侦破方面,警方的最新行动是逮捕了事发区域负责酒类专营许可的一名官员,理由是他没有能够针对造假窝点采取及时的打击行动。印度媒体解读说,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这名官员和假酒贩子之间有一定勾结,他默许假酒贩子们在这个地区贩卖劣性假酒,进而导致这起惨剧的发生。除此之外,警方还抓获了两名供应假酒的商贩,截止到目前为止警方一共控制了12名假酒贩子,不过这一伙假酒贩子的头目仍然逍遥法外。

贫富悬殊假酒横行

在印度,酿酒业几乎完全由国家控制。很多邦只有获得政府许可的生产商才能造酒,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地方高官的亲朋好友,形成垄断。不平衡的供需关系使得非法酿造假酒的歪风猖獗,且屡禁不止。

由于政府征收重税,合法的印度产洋酒价格昂贵,只有20%印度民众买得起。一瓶700毫升的威士忌或朗姆酒售价可高达4000卢比(大约合392元人民币)。相比之下,那些由地下作坊主要采用蔗糖非法酿造的假酒,价格往往不到正规酒的10%。

目前印度实施酒品专卖制度,酒精饮品只能在有“售酒执照”的酒店销售。而“售酒执照”的获得并不容易,往往是官商交易的产物。在总体限制饮酒的大背景下,印度酒品的价格颇高,其中累加到消费者头上的各类税费甚至占到售价的一半,这无疑给假酒创造了市场。

有贫富分化悬殊的社会结构,就必然有截然不同的消费市场,印度一些媒体将屡禁不绝的非法造酒归咎于印度严苛的限酒措施以及高昂的饮酒成本。穷人买不起有“售酒执照”酒店的烈酒,而非法造酒厂造的酒价格非常低廉,因此消费的是地下作坊生产的酒,致使假酒贩子们的劣质酒和用酒精勾兑的假酒很有市场。

在各种假酒案中,高浓度甲醇(工业酒精)是毒性极强的致命物质,体内吸入10毫升会致盲,30毫升可丧命。假酒中另一种常见的可导致中毒的物质是杀虫剂等化学品,它们因为有助于提高假酒的烈度和增加口感而被使用。为了方便分销商运输保存,许多廉价假酒用当地市场常见的低档塑料袋包装,塑料袋外再用桶或箱之类的容器盛放。结果不但假酒本身有害,而且污染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人命关天,酿酒商当然也不愿意卷入喝酒死人的案件中,否则等待他们的只能是锒铛入狱。假酒致命事故有时可能是因为酿酒时判断错误,偶尔也会出现竞争对手刻意投毒的情况。”印度酒业分析师姆克基分析说,“酿酒时要确保蒸馏过程安全,温度的掌控至关重要。一旦温度超过安全标准,就会产生甲醇。”

酿酒法案严厉打击

在印度,包括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在内的许多教派都反对饮酒,锡克教甚至严格禁酒。从形式上看,近年来屡屡因为假酒闹出人命的西孟加拉邦、古吉拉特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等,都是印度对假酒进行严打的地方。其中古吉拉特邦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父甘地的家乡,而甘地生前强烈主张禁酒。因此这个邦的法律禁止销售一切酒类,销售和购买酒类都被视为犯法。

印度政府曾经采取多种手段严厉打击制贩假酒,早在2009年就通过了酿酒法案。其中明确规定凡是制造假酒致消费者死亡的犯罪分子将被判最低无期徒刑,最高绞刑的处罚,罚金也上升到100万卢比(大约合9.8万元人民币)。

据印度首都直辖区议会通过的酿酒法修订案条款,对经查获制造假酒但未致人伤亡者,仅处以最高六个月监禁和10万卢比(大约合0.98万元人民币)罚金;其他涉及走私、运输和贩售假酒者,判处六个月 - 三年有期徒刑,并处以10万卢比罚金;凡是在酒中掺入有害药物或原料,因而导致消费者死亡,将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并课以100万卢比罚金。新的法案适用酿酒商、酒吧及餐厅经营者。

这是继古吉拉特邦之后,印度第二个地方议会对饮酒制订出的严峻管理办法。2009年7月,印度唯一严禁喝酒的古吉拉特邦发生喝假酒死亡136人惨剧之后,邦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凡是制造假酒者,一经查实将面临死刑。

政警腐败助纣为虐

然而由于大批贫困人口成为潜在消费者,致使利润十分可观,印度法律未能杜绝制造和买卖假酒的问题。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和不断滋生的官僚主义让一切变得更加混乱、更加不公平。警察、政客、海关官员和走私分子沆瀣一气,从中渔利。利益共同体使政府在打击假酒时多少有些“投鼠忌器”,结果只能是上层造假,贩假分子受到袒护。

一些印度学者指出,有人生产销售假酒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应该管理假酒的环节都出了问题。这种从上到下的腐败,是“制度性腐败”。

有报道称,贪污受贿的警察队伍助推了假酒的横行。某个公开出售假酒的商店距离公安派出所仅10米之遥,警察对店里卖的是什么肯定心知肚明,但就是不对这些制假售假窝点采取打击和取缔行动。一些居民反映,在村里,假酒由当地黑帮团伙操控的窝点酿造,卖给当地的穷人,价格低至每半升5卢比(大约合0.49万元人民币)。当地警察因为收取了假酒经销商的“保护费”,所以对违法销售假酒的行为疏于管理或者视而不见。结果受害的都是穷人。一旦事发被抓的是“小虾米”,倒霉的则是最底层的穷人。不仅如此,越是打击假酒严厉的地区,受假酒毒害的底层穷人越不敢去医院治疗或报警,以免被警方抓去当替罪羊。

在6月17日的假酒事件中,有四名警察和四名军官被停职,其中包括马尔瓦尼区高级警务专员帕蒂尔。内部人士透露说,他早已清楚知道这些酒中含有致命物资,却选择了坐视不管,听之任之。德里副警察总监维努·班萨尔在一份声明中说,现年26岁的曼苏尔·拉蒂夫·谢赫是这起假酒案中的主要嫌疑人,在孟買出现饮用假酒者中毒死亡后逃离,藏匿在新德里一名朋友家中。警方在他位于新德里西北部的藏身处将其逮捕,同时在孟买另有四人因与此案有牵连而被抓获。谢赫在审讯中承认,他从古吉拉特邦的艾哈迈德巴德市获取假酒的生产原料,将三桶“假酒”稀释后包装在小塑料袋内,然后运往西部城市。谢赫从事假酒生产和销售已经有三年时间,据说是“子承父业”,搞起了制假售假的家族企业。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假酒卢比酿酒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假酒中毒
安徽霍邱破获销售假酒案
调亏灌溉在酿酒葡萄上的应用
毕恭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