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作品的市场转型

2015-11-25谢京茹

电影评介 2015年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谢京茹

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剧照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用遍地散花来形容也不为过。与某些管理类学科生源每况愈下相比,这种技能类学科呈现不减反增的趋势,学校看到了巨大的市场前景,近几年来都在想方设法不断扩充本专业的招生数额。如此庞大规模的招生潮,学生在学校究竟学到了什么?他们如何才能顺利就业?他们的作品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只有深入挖掘学生的作品潜质,让作品与市场接轨,才能让我们眼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不是昙花一现。

一、问题的根源

学生作品为什么无法走向市场?本人通过6年多的教学经验总结,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功底不一,教学进度难统一

艺术设计类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比较普遍,拿笔者所教的学生来看,学校招收的学生来源非常广泛,有高中毕业考试进来的学生,也有很多的三校生,当然也不乏画画功底很好的科班生,这些学生入校的时候就全部按照统一的方式分在了一个班级,上课时也是众口难调,这就导致了基础好的同学能力得不到提高,基础弱的同学却跟不上进度。上课的时候,对于原先就有一定功底的学生而言,认为老师讲授内容很简单,自己又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就导致课堂的大多数时间在开小差,更可怕的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自控力也很差,看到有学生开小差,就会管不住自己紧随其后,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在这样一个以缺乏自控的团体中,要做成一个与市场接轨的作品只能是一种奢望。

(二)缺乏创新

学校开设的创新课程不多,要从基础教学走向创新,需要学生的配合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习惯了老师教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的模式,如果让学生自己发挥,就会绞尽脑汁半天,最终交上来的作品还是很雷同,几乎是套用的一个模板。在笔者教授flash动画的过程中,就曾碰到这样的情况,上课给了同学们几张卡通图形,让学生练习绘制,学期最后是以完成一部f lash动画作品的形式上交,最终在检查作业的时候,令人哭笑不得,班级有好几个同学上交的作品所用的Q版角色都是上课的素材。当然类似的案例是数不胜数。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为了应付教育部检查,会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但是每个学校学生的基础又有很大差别,就导致了大多数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都一样,课程名称也高度一致,只是课程的开设时间和开设课时有细微差别。艺术设计类课程很多都是实践类课程,前后的衔接非常重要,必须要对基本的软件工具熟练掌握,才能为后面的专业课程的创意发挥打下基础。有的高校培养计划制定人对课程不熟悉,没有和专业教师沟通,导致了本该前后上的课程安排在同样一个学期来学习,甚至是前后颠倒,这样的现象在一些民办院校存在很普遍。例如笔者从事的flash动画和AI图形设计课程教学,竟然出现有两门课程开设在同一个学期的情况,按理来说,如果动画素材不会用图形设计软件来创建,最终学生的作品只能做成一个个由位图拼凑而成的幻灯片,而flash软件设计作品体积小的优势却未能体现。究其原因,课程前后衔接不合理,培养计划制定者本身对两门课程不了解。而另一所高校也有出现类似的状况,将AI图形设计课程和标志字体设计课程放在一个学期,最后导致学生本该自由发挥创意的字体设计课程,在课堂内还在练习钢笔工具创建锚点和对锚点进行编辑的最基本的技能,显然也不合理。

除了课程前后衔接不合理之外,在高校还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课程的学时安排不合理,很多高校很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了技能课程的学习。如果一周只安排2个课时来学习基本技能课程的话,学生掌握的内容也只能是毛皮。为了让学生的设计和现实接轨,教师上课都会结合具体的项目来讲解某个技法的运用,而往往案例讲解到一半,下课时间就到了,所以最后计划一起讲完的案例,被无情地分割开了,甚至在下节课讲解之前,还要花费时间来回顾之前的案例,这样上课效率得不到提高,而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习的知识还很零散。

(四)民办高校教师校企合作的项目很少

民办高校缺乏政府的资金扶持,校企合作的项目少之又少,每年的产学研名额也非常有限,与之相对应的是,民办高校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全职老师为数不多,所以老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为了维持生计,大多数时间都在东奔西走地周而复始地上课,教育者本身缺乏企业的实战经验,上课内容无法与市场接轨,也是造成学生作品无法走向市场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的方式

面对越来越多的招生生源,我们如何才能让艺术设计类学生对我们的教育满意,四年之后能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有成就感,通过市场对他们所设计作品的认可来获得这种成就感。作为一名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工作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所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的设置一般都由教研室主任来具体操作,这就要求专业主任对所有的课程都要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而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属于新型学科,据研究,目前拥有博士学历的艺术学博士和教授大多是从事理论教学研究的,缺乏新型应用设计类学科的实战演练,而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要求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如果高校一味地聘用教授或博士学历的专家学者来担任培养计划的制定,由于他们特殊的教育背景,可能会造成制定出的培养方案重理论,轻技术的现象。所以,高校在制定艺术设计类培养计划的时候,可以大胆地引进思维活跃的、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来扮演教研主任的角色,当然,在制定过程中最好需要专业任课教师的共同参与,了解各门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多次辩论的方式来敲定最终的方案。

所有的高校都会面临教委进行办学评估的过程,在高校办学评估中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些课程必须要开设,一旦发现教学计划中没有开设该课程,整个专业都面临着被关闭的风险,而事实是每个学校所招收的学生生源不一样,如果都以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校的话,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原本的特色就无法体现了。所以,合理的课程设置不单是高校方面的努力制定,还需要有政府政策的扶持。

(二)创建优秀生工作室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高校的大多数同学而言应该是非常受用的,但是高校学生中不乏专业功底很好的优秀生,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建立专业工作室,在学生中创建一个个小规模的团队,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工作室成员甚至可以免修部分课程的学习,当然需要通过他们的专业成果作品来获得免修的权利,理想的状态是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类学生加入到工作室中,创作出有价值的与市场接轨的作品。工作室的作品可以以团队的方式完成,但是一定要明确团队成员的任务模块,团队需由学生自己管理,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导。工作室不仅能让功底好的优秀生结余大量时间进行创作设计,还可以为普通学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他们加入其中。

(三)项目式教学方法和市场调研相结合

学生作品能够与市场接轨,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要将最新的技术教予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将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和实践挂钩。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制定完整的学期教学计划,将知识点以单个项目的方式进行呈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比如在图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鼓励学生为一个现实企业从描摹标志开始,到鼓励学生自己上网找兼职接项目,在工作室中进行设计,由老师负责指导完成,并对这样的学生进行绩点奖励。项目教学需要教师有项目实战经验,将企业里面需要的设计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将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相接轨,目前,这类教学方式在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但在全日制本科院校的教学中却不多见。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项目教学的学习可以掌握实用技术,还可以结合实际考虑到自己设计的成本,当然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技能的学习,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

目前,大多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习惯了动手做,但是缺乏思考,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设计在市场上的需求,往往作品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做出来了,却发现市场上这类设计早已经淘汰了,最终不了了之,这样的情况在毕业设计阶段表现尤为严重。笔者就有接触到一个毕业生,耗时半年的时间,花了超过4000元钱做了一件非常粗糙的婴儿床,设计作品令人瞠目结舌,而且毫无任何创意!试想,该生如果在设计之前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是不屑于做出此类作品的。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并不是在毕业设计环节才开始学习的,而应该从从项目教学阶段就有必要培养起来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讲,艺术设计类的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技能课程的学习之外,也很有必要完成市场调研方面课程的进修。与市场调研相呼应的则是当做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之后,如何巧妙地将自己的作品推销出去?笔者就有接触过一个非常有想法的,能说会道的毕业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单位对他很器重,究其原因是他自己为公司所设计的标志,通过几轮的答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并予以采纳,直接被公司聘为设计主管。这个学生在学校也许并不能算是专业功底非常一流的学生,但是他善于推销自己的作品,最终取得了成功。

结语

艺术设计类学生规模庞大,每年都会创作出数以万计的作品,如果从教学和实践环节对学生作品的质量进行把控,让学生的作品创作出一定的社会市场价值,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整个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是我们在不断扩充招生规模的同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从管理者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出发,来打破固守成规的制度约束,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教师团队的知识特长,为我们所服务的学生共同制定大学四年的合理教学计划,做好专业课程的前后衔接,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间的课时,并为今后学生的作品顺利走向社会做好铺垫;选取专业优秀的学生成立工作室,参与校内外的竞赛和校企合作项目,为其余同学树立榜样,不断充实工作室的力量,是学生作品向市场化迈进的领头羊;最关键的一点还是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进项目教学,让普通的课堂教学变成实践项目教学,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市场调研,以及最后将作品推向市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作为新型的专业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只有不断地创新思维,改进教学和管理方法,才能引导学生的专业作品更快更好地走向社会,与市场接轨。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