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之”字的韵律驱动效应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2015-11-23董海燕

剑南文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指代音节韵律

■董海燕

“之”字的韵律驱动效应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董海燕

一、“之”字研究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专门探讨了“之“字的发展以及”之“字仂语现象;朱德熙推崇“之”字使名词化的功能;刘宋川、刘子瑜等认为“之”字起着连接和协调音节的作用;总的来说,如沈家煊、完权等学者总结,”之“字的功能讨论有三种:1.“之”字词组化、名词化、指称化;2.“之”字粘连功能说;3.“之”字定语标记功能说。这些理论从词法、句法的角度对“之”的功能进行了分析,都是在特点条件下的分析,而非适用一般情况的普遍理论说。本文致力将“之”字的这种普遍功能挖掘出来,特例当然是你有其特殊性。

二、“之“字成语

“之”字成语有很多如:当务之急、天壤之别、后顾之忧、拒之门外、当之无愧、来之不易、听之任之、醉翁之意不在酒、九牛二虎之力、不费吹灰之力。

带“之”字的成语有其自身的规律:首先是四字格当然是占了数量的优势,且“之”字在四字格的成语中的位置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情况之下“之”字是在第二个音节和第三个音节上;或者放在第四个音节上,即一般四字格成语为:X之XX或者XX之X又或者XXX之(少数情况放在第一个音节上,这样的成语如:“之乎者也”)。另外,成语中的“之”字,其语义和功能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之”用作指示代词,如“持之以恒”、“漠然置之”,这里指代要坚持的东西或者要放弃不管的东西,且作指示代词的“之”一般放在第二或者第四个音节上;用作助词,与“的”字的用法相似,如丝发之功、持久之计、对症之药等,且这时候“之”字一般放在第三个音节之上;那么,由此可见作为代词时,“之”字可以灵活的指代一切事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习惯用“之”来组成短语和词汇。又下面的例子:

A默然置(那些东西)、漠然置(它) B持久(的)计(策)

A中,第一个表达显然已经不是一个成语,因为它不具备任何成语应该有的特性,从结构上打破了四字格成语的格局;第二种表达岁符合成语特点,但读来拗口,“它”字的指代作用也很有限不如“之”来的灵活广泛,因为“之“的不确定意义和语法作用,可以使其在不同的“词环境”中,以适应不用环境而随之转变;B中,也已经不再是一个成语而是一个表修饰关系的短语句子,且读来也显拗口,这不符合汉民族语言使用习惯,如要是表达正确就必须改为“计策”。

三、现代汉语中“之”字用法的韵律学分析看下列例子:

1.总之、之前(之后)

2.之所以、海之蓝

3.前车之鉴、付之东流、彩云之南、东方之珠

4.我心之忠诚、草原之广阔

5.不费吹灰之力、遥望山川之美

6.斯大林死亡之谜、体育真意之思考

7.中部工业崛起之路

8.教育模式改革之探讨、中国水墨动画之意境

9.临港大工业区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10.中日茶道的文化传承方式之比较简

首先可以看到“之”的用法灵活且自由,可以按照一定规则无限延长字数。从韵律学角度对以上词、短语进行分析(σ表示音节):

X之、之X(σσ)

之XX、X之X<σ(σσ)>

XX之X、X之XX(σσ)(σσ)

XX之XX(σσ)<σ(σσ)>

XXXX之X(σσ)(σσ)(σσ)

XXXXX之 X、XXXX之 XX (σσσ)(σσ) (σσ)、(σσ)(σσ)<σ(σσ)>

XXXXXX之X(σσ)(σσ)(σσ)(σσ)

XXXXXX之XX(σσ)(σσ)(σσ)<σ(σσ)>

XXX···之XX、XXX···之X

汉语中,一般两个音节构成一个音步,第一组的例子都是双音节构成的一个标准音步,也就是冯胜利所说的汉语最小最基本的韵律单位。这一组例子,在语义上来说“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管是 “总之”、“之前”、“之后”中,它的意义都是在“总、前、后”上,而非“之”。

根据这种分析,韵律词至少要有两个音节,同时也不可能出现比超音步更大的韵律词,因此大于三音节的组合,譬如四音节形式,必然是两个音步(是两个标准韵律词)的组合;大于四音节的组合则是标准韵律词跟超韵律词之间的组合。(冯胜利,1996)这也是为什么带“之”的这样的名词短语可无限度的创造,而这规律也就是“之”短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之关键。

四、“之“字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之”曾一度在古汉语的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多种不同的用法功能和意义。继承到如今的现代汉语,有变化也有保留,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发展,这种发展既有历史痕迹也有新时期语言的特点,不断影响着现代汉语。作者认为“之”字在组词造语过程中首先是充实着汉语言“语料库”;其次,“之”用在词组或者句子中能够使其读来富有节奏感,这符合汉民族的用语习惯,也符合“语言经济原则”;这种功能可以在各类报纸标题、影视作品、广告标语中中得到应证。比较下列表达:

所以——之所以斯大林死亡的迷/斯大林死亡迷团——斯大林死亡之谜

安魂曲——安魂之曲必选题——必选之题

a《史记》这部史学宏著之所以能够传诸万世,同样地是因为它据有十分翔实的史料。

因为《史记》据有十分翔实的史料,所以这部史学宏著能够传诸万世。

b你犯下这样滔天之大祸,我又如何保你?你犯下这样滔天的大祸,我又如何保你?

b在美国,已经发现的STD疾病达到27种之多!在美国,已经发现的STD疾病达到27种(这么多)。

比较a、b、c三组句子,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使用“之”字的效果:言简意赅、一起读者注意、强调话语内容、使整个文字内容富有文学气息——借“之”字而发挥韵律的作用。“之所以”、“之多”在句中起到强调的作用;又如影视剧、广告语(宣传标语等)、书面文章(如报刊、杂志等)的标题等:《北极之光》、《千年之恋》等。之所以加“之”字,是因为这样的语言表达简洁,富有节奏感和文艺美,更容易唤起观者和听者的注意。

小结

由“之”字组成的词语以及短语在现代汉语中频繁使用,尤其在各类报纸标题、影视作品名称、广告标语中以及比较正式的书面语,这是有其根源所在的。“之”字在韵律学上有其特殊的功能,这样的生命力使得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力强大,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巨大,而今后还会有更多更丰富的“之”组合充实着汉语言“仓库”。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指代音节韵律
书的国度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A Great Artist in My Family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拼拼 读读 写写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偶感
看音节说句子
爱国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