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外交要避免战略性失误

2015-11-20李开盛

领导文萃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东亚和平战略

李开盛

我国所面临的总体战略形势并非“一片大好”。其中关键是美国的软制衡战略不但没有退却,反而日益强化。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与直接的对抗相比,这种战略性部署对中国来说同样致命。

中国战略界的许多人一直认为,由于中国的自身武力、庞大的经济体量以及与美国的紧密相互依存关系,美国不会轻易与中国发生冲突。这种判断是正确的,但它忽略的是美国战略遏制的长远后果。其一是战略约束,即缩小中国的战略成长空间,如通过TPP与中国抢夺未来亚太经济空间与话语。其二是战略骚扰,与美国同盟关系强化的日本、菲律宾等将更有信心与力量对抗中国,消耗中国精力,恶化中国周边环境。对美国来说,这是成本最低、周期较长但效果笃定的遏制方式。

相较而言,中国有什么样的反击方式或战略博弈手段呢?军事上,不但我们仍然差美国一大截,关键是美国也在避免与中国进行战略对决,主动求战更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范。我们目前所依靠的只有增长中的经济实力,如“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出台,莫不赖于此。对此,中国目前有些资本,但长期而言远不确定。一方面是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仍未完成,相反增长过快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另一方面美国并未如一些人所料想的那样走向衰落,特别是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仍然拥有强大的竞争力。我们或许会在体量上超过美国,但如果没有经济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提升,我们至多算是一个虚弱的巨人。

另外要看到,经济外交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脆弱性。国家关系中,政治安全关系还是根本,经济关系仍在其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很多国家有投资、有项目,但却无法收获巩固的友谊,常常反因政治安全关系动荡而导致投资受损的重要原因。事实上,由于与中国关系紧张,像越南、菲律宾这样的国家一直在致力于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在这种战略环境与形势下,中国最根本的是需要对自己接下来的外交战略进行反思,避免在外交关系上犯下战略性、方向性、颠覆性的错误。

第一,如何与美国进行战略竞争?我们以前提出了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选择,绝非一时的应景之计,必须始终坚持。当前,中国和平崛起的一大希望不但在于中国之特性不同于历史上的德日,而且守成大国美国也不同于历史上的霸权国,两国间存在良性竞争的可能。所以,中国今后不但应该继续大谈特谈和平崛起,还要致力于如何做实和平崛起。这个内容不但要进一步结合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概念里面来,还要体现到与周边关系中来。

第二,如何对待美国在东亚的地位?东亚问题多多,但根本的一点是中美如何共处。现实地看,良性和平共处是双方唯一值得的选择。但目前的问题是,中美在这方面仍然缺乏互信与可靠安排。美国口头上欢迎中国崛起,但在东亚安全机制上仍然坚持以中国为潜在对象的双边同盟体系。中国也表态乐见美国在东亚地区发挥积极作用,但美国始终特别是近两年相信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其挤出东亚。这个结如果打不开,中国的战略环境就无法根本好转。基于此,中方有必要在这方面采取主动,以明确的战略信号与渐进可行的制度安排推动中美东亚良性共处。在这方面取得成功面临很大的挑战,但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宣示,对于化解外界对我国崛起的战略疑虑很有价值。

第三,如何对待和平崛起与维护领土权益的关系?中国首先应该有战略定力,坚持和平崛起这一大目标不动摇。与邻国的领土争端,其权益必须要争,但在路径上必须坚持以和平手段。与此同时,应切忌领土议题被民族主义、战略误判以及短期利益之争所绑架。而且,在领土议题上,中国不宜有拖的心态。完全解决主权争端短期内不可能,但要主动寻求管控危机、建立和平机制与共同开发的办法。

在冷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中,中国外交上出现过战术失误,但根本的战略方向是对的,即保持了一条低调、和平的和平崛起路线,这也是当前中国能够在冷战后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更深入地看,战术失误常可挽救,但战略一旦失误则可能全盘皆输。特别是在中国崛起可能需要上百年至少几十年的漫长背景下,着重长远规划战略全局尤其重要。

(摘自《共识网》)

猜你喜欢

东亚和平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东亚汉诗史(多卷本)”简介
战略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战略
博弈·和平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
期盼和平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东亚书院的赓续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