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段氏家教多“尊重”

2015-11-18岳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天龙八部尊重家庭教育

岳炜

〔关键词〕天龙八部;大理段氏;家庭教育;尊重

在《天龙八部》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三大主人公之一的段誉,虽也承受着命运的反复捉弄,但相对于其他人而言,他却拥有最高的幸福指数。这并不是因为他有大理国王子的身份,而是得益于他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和优秀的品行。这些均可从段氏家教中窥得一斑。归结为一点,就是两个字:尊重。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段誉自小爱好广泛,且生性执着,爱上一件事物便废寝忘食,一定要把它钻研透彻,因此常被父母称作“痴儿”。但这一称呼并不带有责斥色彩。父母对其“痴”,给予了充分的自由。这些可从段誉的自述中找到证据:“我七岁那年,对着一株十八学士茶花从早瞧到晚,半夜里也偷偷起床对着它发呆,吃饭时想着它,读书时想着它,直瞧到它谢了,接连哭了几天。”“我学下棋,又是废寝忘食,日日夜夜,心中想着的便是一副棋枰,别的什么也不理。”“我研读《易经》,连吃饭时筷子伸出去夹菜,也想着这一筷的方位是‘大有呢还是‘同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快乐的痴迷,让段誉见识广博,人情通达,是以在江湖游历中每每化险为夷。在现代家庭中,如果一个孩子也像段誉这般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痴狂”,那做父母的能不能也如段氏夫妇一般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呢?

尊重孩子的个性自由。大理段氏虽是皇家,但练武传统世代延续。江湖上提起大理段氏的绝招“六脉神剑”、“一阳指”,可谓人尽皆知。然而,作为一脉单传的世子段誉,却醉心佛法,不愿学习武功。不仅如此,他还用佛教的道理来和父亲辩论,结果还辩赢了——“爹爹跟我接连辩了三天,我始终不服。他把许多佛经的句子都背错了,解得也不对。”持续三天的辩论!什么样的父亲能给予孩子如此的平等?这是一个多么民主的家庭氛围!这也足以能够解释,为何身为皇子的段誉能轻松地离开皇宫大院,潇潇洒洒地游历江湖了。宽松的家庭环境让他享受到了个性自由,得到了尊重的快乐。这一点上,相反的例子可以看看慕容复的一生。

尊重孩子的成长体验。时局混乱之际,容许孩子在险恶江湖中行走,不是一般父母能够做到的。段誉在江湖中走南闯北,结交各种朋友,并没有遭到父母多少干涉。他出走大理,远涉中原,赴西夏,闯姑苏,与天下第一大帮派头领萧峰等各色人等结交,甚至与四大恶人之一的南海鳄神结成师徒关系,父母都没有反对。但父母对他所做的事又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所做的,是放手为孩子提供比皇宫大院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去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圣贤之言,去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从而以“活在当下”这种最好的渠道完成生命成长的过程。有了这样的体验,对事物真实的感知、健全的人格也就形成了。所以,段誉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很自然、很迅速地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很好地与人相处,比如出场时在无量山,很快就与钟灵、木婉清熟识,后来与大英雄萧峰,一顿酒下来就成了结拜兄弟……这样的社交能力,亦与其丰富的成长体验有关。

段氏夫妇除了充分给予孩子尊重外,还注重用自身示范教孩子尊重别人。他们身处皇家,身为大富大贵之人,却能一直礼贤下士,待“渔樵耕读”四大卫士如亲兄弟……这些,都给了段誉很好的示范,使他日后在江湖中与人相处时都能以礼相待,平等对人,也使他最终成为了一个礼贤下士、关心百姓疾苦、有作为的好皇帝。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创新教育政策研究院,潍坊,261031)

编辑/曹朦升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天龙八部尊重家庭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浅析《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悲剧形象
预防过量用药的“天龙八部”
化妆品店 吸引顾客的“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