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校正技术在准噶尔盆地LN6井区应用

2015-11-18姚华夏青胡正舟仲伟军马鲁新

新疆地质 2015年1期
关键词:基准面井区工区

姚华,夏青,胡正舟,仲伟军,马鲁新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校正技术在准噶尔盆地LN6井区应用

姚华,夏青,胡正舟,仲伟军,马鲁新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技术在原理上优于水平基准面一步法校正,实际应用有多大的优势?以准噶尔盆地LN6井区为例,从基本原理、静校正量计算、速度建场,对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校正和水平基准面一步法校正进行对比。在构造圈闭目标识别过程中,使用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校正技术,构造精度上取得好的成果,提供部署预探井位一口。

准噶尔盆地;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校正;应用

常规三维工区资料处理和解释都是在高于工区地表最高处的水平基准面上进行,但当水平基准面远离地表或地表条件复杂时,水平基准面一步法静校正会在地震速度拾取和构造成图环节产生较大误差[1]。LN6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陆梁隆起滴南凸起西段,北部与滴水泉凹陷相邻,南部与东道海子凹陷相接。该区目的层主要为侏罗系三工河组、白垩系清水河组,其油藏主要受构造控制。以往研究成果显示,LN6井区北部内有3个低幅度构造圈闭,构造圈闭精度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为提高构造圈闭精度,在静校正计算时,试验水平基准面一步法校正方法和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校正方法,就这两套静校正值分别进行单独的处理、解释和构造成图。

1 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校正原理及求取

1.1 基本原理

静校正的实现包含对表层剥离后,到某个基准面填充的过程。原始地震的激发、接收包含了实际的射线速度信息,进行静校正时,会改变原来的地震反射时间。静校正方法就是在一定精度假设下,当反射时间改变不大时,成像速度与原始速度变化能接受;但当校正量过大时,问题就会出现。分析基准面延拓前后的实际射线路径和高程静校正射线路径(图1),如果采用波场延拓的方法校正到基准面,时距曲线形态应发生相应改变(图1-b),如果仅是时间量的平移(静态校正),时距曲线形态不变(图1-d),意味着速度发生畸变。校正前的实线是准确速度,校正后准确速度是图1-b中箭头所指的虚线。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相当于在原速度上的高频校正(图1-d中的红色虚线),基本不改变初始速度趋势。

1.2 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求取

1.2.1 满足条件

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满足如下条件:①静校正量最小,波场时距关系的畸变降到最低;②每一个道集拥有自己的水平基准面,符合处理理论要求;③基准面拥有精确的高程含义,构造成图不需要时深转换;④直接在此基准面上进行叠前偏移,无需用地表高程的平滑面替代。

1.2.2 实现步骤

①计算相对任意水平基准面的静校正量并应用到地震数据;②计算每一炮、检点静校正量为0时,对应的基准面高程D0;③对D0按照两步法高低频分离。按照每个CMP(共中心点道集)高程参考面校正每个CMP各道的高程差,得到所需基准面。由于从地表到折射底界是一个剥离过程,低降速层的平均速度为700~950 m/s,填充速度设定为2 000 m/s(与底界速度相当),所以填充距离应在地面上,约为低降速层厚度的2倍。

2 两种方法的对比及应用效果

2.1 基准面形态及静校正量的对比

三维工区静校正计算时,据地表高程,选择与邻近三维相近或相同高度的水平基准面作为静校正最终校正面,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静校正量并加载。在计算LN6井东三维工区野外静校正量时,分别对比水平基准面(DP=1 000 m)、高程平滑面、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上的静校正量,对比显示各基准面形态(图2)。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对应的校正量是在零附近变化的高频量,校正到水平基准面(DP=1 000 m)时,校正量均值约200 ms,即检波点加炮点校正量约400 ms(图3)。

图1 较大的静校正量(c,d)直接校正扭曲速度(b)和校正射线路径(a)Fig.1 The major static correction datum(c,d)directly correct distorting velocity(b)and correction ray path(a)

2.2 不同基准面速度谱的形态对比

其中:V——介质波速或叠加速度;

X——为偏移距;

t——偏移距为X的时间;

t0——偏移距为0的时间。

从公式可推出,当填充量较大,例如有时移d时,速度公式中的偏移距X不变,而,因此速度减小。实际校正到不同基准面叠加速度谱见图4。对于相同地震层位的一次校正到水平基准面数据的叠加速度变小,相对于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的,水平基准面(DP=1 000 m)上,炮点、检波点的静校正时差对速度畸变很明显。侏罗系八道湾组煤层强反射的t0时间从2 395 ms增加到2 760 ms,增大365 ms,速度由3 020 m/s降到2 882 m/s,降低了138 m/s。

图2 一次校正与校正到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速度谱Fig.2 Velocity spectrum of one step correction(left)and corrected to datum of least static(right)

图3 一次校正与校正到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叠加剖面Fig.3 One step correction and stacked section of corrected to datum of least static

2.3 不同工区t0时间的对比

为进一步对比两套静校正方法的差异,LN6井区三维数据资料处理,分别在水平基准面(DP=1 000 m)和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上单独进行,最终提供两套地震数据体,解释过程中建立了两个解释工区,分别对不同数据体进行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成图。全面分析LN6井区不同基准面数据体,选择信噪比较高、连续性强的层位进行对比分析。地震解释过程中发现,两套地震数据体目的层的t0时间反射特征基本一致,二者反射时间差约等于最小基准面校正到水平基准面上(DP=1 000 m)的低频分量。两套数据体断裂展布及组合特征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剖面上断点处t0值的差异。

2.4 应用效果

2.4.1 转深速度场建立

水平基准面情况下,转深速度场是据地震处理中拾取的偏移速度转成RMS速度,通过若干目的层的t0时间和t0处的地震速度建立工区的三维速度体,按公式SSTVD=DP-1/2VT(其中SSTVD为深度,DP为最终基准面,V为速度,T为反射时间)转换成深度。如果是最小基准面的数据,公式中的DP就不存在,而是最小基准面的高程值。因此在建立三维速度体时不要设定工区的DP,转成构造深度后要减去最小基准面对应的地表高程,才能得到目的层的真实深度。

考虑到地层发育特征,选择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2砂层底界反射层作为对比目的层进行构造成图。考虑到井校会引起平面上速度变化,主要对比不同基准面上没有井校的速度体所成构造图。

3.4.2 精度分析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对准噶尔盆地LN6井区的低幅度构造进行时深转换后,构造成图精度如何?首先,利用两个判定标准进行验证:第一,以构造深度与实钻井深的误差做参考标准,根据两种不同基准面方法分别完成了准噶尔盆地LN6井区侏罗系J1s22砂层底界构造图(图5,6)。然后进行不同基准面在目的层J1s22底界构造深度和实钻井深的差(表1)。由表1看出,五口井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速度转深后的构造图精度相对较高。其二,以完钻井的幅度差作为评判标准。进一步分析了LU001井附近的构造变化区域,该区有一口新钻探井LN9井上侏罗统J1s22实钻井深是2 813 m,比LU001实钻井深高出1 m,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上构造图显示LN9比LU001高出5 m,水平基准面上构造图反映LN9井比LU001井高出18 m,精度得到提高。

图4 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与相关界面的关系图Fig.4 Relationship map of datum of least static and related interface

图5 利用水平基准面速度完成的侏罗系J1s2砂层底界构造图Fig.5 The bottom tectonic map of J1s2sand layer that completed by horizontal datum speed

图6 利用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速度完成侏罗系J1s2砂层底界构造图Fig.6 The bottom tectonic map of J1s2sand layer that completed by datum of least static

表1 不同基准面速度绘制的J1s2底界构造深度Table 1 Bottom tectonic depth of J1s2drawed by different datum speed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最小基准面作为地震数据校正的最终基准面,是一个有高程含义的CMP参考面,和实际近地表结构有差异,精度和CMP面元大小相关。

以往二维资料采用两步法[2],先是校正到RG面上然后再校正到水平面上,速度分析大多在RG面上进行,而RG面是一个受地表模型影响的时间校正量。以RG线作为转深的基准面,并以地表高程的平滑线替代RG线对应的高程是走进了RG对应的高程等于地表高程的平滑线这一误区,不利于低幅度构造的解释[3]。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技术在二维地震测线的处理和解释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刘治凡.毛海波.复杂地表结构下基准面和静校正方法的选择[J].石油物探,2003,42(2):240-247.

[2]刘治凡.基于浮动基准面的两步法静校正[J].石油物探,1998,37(1):136-142.

[3]吕焕通,郑鸿明.RG线的认识及时深转换的基准面问题[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23(1):35-37

Application of Datum Correction of Least Static to Wellblock LN6 in Junggar Basin

Yao Hua,Xia Qing,Hu Zhengzhou,Zhong Weijun,Ma Luxin
(Xinjiang Oil Field Company,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umqi,Urumqi,Xinjiang,830013,China)

The method of datum correction of least static is superior to that of one-step statics correction with horizonal datum in theory.But how many advantages are there in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This paper takes Wellblock LN6 of Junggar Basin for example to compare the datum correction of least static with the one-step statics correction of horizonal datum in principle,statics calculation,and velocity-field-built.During identifying structural trap,good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by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datum correction of least static.It provided a exploration well for drilling.

Datum of least static;Correction;JunggarBasin

1000-8845(2015)01-138-05

P631.4+43

A

2014-02-20;

2014-04-24;作者E-mail:450269470@qq.com

姚华(1974-),女,上海人,高级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从事地震资料解释工作

猜你喜欢

基准面井区工区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9储层敏感性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关于铁路编组站减速顶工区标准化建设研究
低信噪比数据静校正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翻车机本体转子窜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最高、最低点重叠度计算的分析研究
全断面岩巷掘进机刀盘的加工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
多种地震反演技术在苏里格气田西区A井区储层预测中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