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邛窑陶艺 传承创新

2015-11-18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邛窑最新一代传人何丹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邛崃陶瓷

○文/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邛窑最新一代传人 何丹

邛窑——中国最古老的窑址基地之一,始烧于东晋,发展于南朝,成熟于隋代,至唐末五代长盛不衰,结束于南宋晚期,共经历了约9个世纪,邛崃的邛窑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窑包最多、品种最丰、产品最精、质量最好、烧造时间最长、产品销售范围最大、对其它国内外的瓷窑影响最直接、最具有代表性,所以统称为“邛窑”。四川古代民间窑以青瓷系代表,最早烧出了釉里红(高温窑变铜红釉),邛崃最早烧出了三彩釉陶,为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邛窑是最早使用高温彩釉技术的名窑,其产品釉色极好,光洁莹润,世界各大博物馆均有收藏,是陶瓷上进行彩绘的较早窑址之一。1984年10月举办的中国古陶瓷学会和中国古陶瓷外销会年会,2001年4月举办的中国邛窑陶瓷科技考古研讨会都在邛崃召开,均对邛窑作出了新的定论:邛窑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价值可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媲美,并进入国家大遗址重点保护。唐代烧三彩著称,产品基本分三大类:餐具、用具、玩具。如莲花蝶纹盘、凤纹碗、鹦鹉杯、鸳鸯杯、美人抱鱼杯、鸭杯、鸡杯、鱼杯、胡人抱角杯、孔雀杯等颇为别致,其中声誉远扬的是省油灯。宋代诗人陆游在其《斋居记事》中曾记述“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盎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至于摆设之类品种更为繁多,既有禽兽,又有人物,深受人们喜爱。

刻花绘彩盆

刻画山水瓶

早在南朝晚期至隋,邛窑就首先开创了在青釉中加入富含五氧化二磷的原材料,使青釉变成了呈乳浊状的青绿釉,尔后普遍应用。大量的邛窑器物说明:唐、五代时期,绿釉和青绿釉的质量和施釉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随代开始,邛窑还先后创造发明了釉下点彩、斑彩和黑、褐、绿三色高温彩绘瓷。

邛窑的辉煌成就,将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从单色的高、低、温釉下彩向色彩丰富、装饰考究的多品种彩瓷发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这不仅是中国古陶瓷史的光荣,而且是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光荣!历史的尘埃曾一度封存了邛窑的辉煌,但是邛窑的工艺并没有完全终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邛崃地区的陶瓷艺术工作者们,在继承、发扬邛窑传统工艺的同时,面向新时代、适应新潮流,在开拓、创新的大道上做出了新的贡献。我认为,对古代一切优秀的传统工艺技术包括陶瓷工艺技术都应该采取既继承又创新的态度。为了继承邛窑独特的艺术成就,十几年来,我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的过程中,逐步地掌握了练泥、制坯、设计、雕塑、配釉、施釉和烧制等全部邛窑陶瓷烧成工艺技术,成功地仿制了一些典型的古代邛窑精美瓷器,同时,也创作了一些具备现代风格的新作品。

莲花香薰

绿釉双耳酒壶

美人抱鱼杯

梅瓶

我的创作和生产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取得陶瓷工艺美术的新成就,确实既要继承,也要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为了继承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弘扬巴蜀优秀的陶瓷工艺,我潜心钻研古代邛窑各色彩釉的配方,琢磨古代陶瓷雕塑作品的工艺技巧,把古代邛窑的“釉装饰(各种高、低温釉上和釉下彩釉)”和“胎装饰(刻、划、堆、贴、塑、模印等)”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并力求把握古今陶瓷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点,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设计制作的仿古代邛窑风格的陶瓷工艺品,包括单流三彩壶、单流三彩五谷丰登壶、省油灯、鸡杯、陶豆、五足陶香炉等,均采用传统手工辘轳拉坯和印模捏塑,修坯、绘花、点彩,施传统釉料焙烧而成,不仅继承了邛窑传统的器型,而且,体现盛唐邛窑特色的豆绿釉、豆青釉、褐黄釉、金黄三彩釉等色釉也得到了发扬光大,最近还烧出了窑变铜红釉(釉里红),与父亲何平扬大师合作的口径一米的邛窑第一盆——邛三彩刻花盆、邛三彩系列花瓶、四耳罐等18件,以及阶梯窑、馒头窑、蛋壳窑等3座模型窑,100多个富有邛崃风格特色的手拉坯件,被四川博物馆收藏,它将被放置在省博物馆新馆陶瓷馆大厅中央的显著位置,和复制的邛崃龙窑前供游客参观,受到专家的好评、市场的欢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今后,我要以更大的热情,创作更多的具有四川文化特色和鲜明地方风格的陶瓷工艺美术作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作出贡献。

邛三彩双流壶

三彩瓜棱瓶

猜你喜欢

邛崃陶瓷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Kurixalus (Anura:Rhacophor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漂亮的陶瓷彩绘
四川邛崃市盐水村夫子岩摩崖造像
海门和邛崃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对比研究
金意陶陶瓷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邛崃黑茶的生产气候及气象服务研究
基于邛崃市云正合作社和洁环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