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5-11-17朱德礼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人才经济

朱德礼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非公有制经济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以“服务”为落脚点,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对不符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规定的,要进行清理和修改,并制定与之配套的实施办法。对凡是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环境。二是提高行政执法的公信度和透明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强化服务,优化政务环境。三是认真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问题。加强政、企、银沟通合作,建立融资、投资信息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掌握融资、投资信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优质非公有制企业上市培育和指导;积极扶持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上市融资。扩大非公有制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中小微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和企业债、公司债、集合信托等发行规模,自治区财政按其发行额度每年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采取“政府引导、多元出资、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整合和发展信用担保机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支持自治区科技园区高科技、高风险、高收益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和运营。

以“创业”为立足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营造政策和舆论环境,鼓励农民立足当地资源及各种有利条件,创办特色企业和中小企业,利用农、林、畜牧业,开展优势资源精深加工,运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工艺嫁接改造,不断创新品种;鼓励有成就的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支持农村能人“学一项技术,获一项专利,开发一个产业,致富一批群众”。二是壮大创业队伍。将企业家和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政府的人才培训规划,打造实施“企业家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讲诚信、会经营、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使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并发挥最大效益。健全和完善企业自身管理制度,尤其是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引进急需的各类高级人才,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使进来的人才留得住,在外的人才进得来。

以“特色”为着力点,培育骨干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型非公有制企业,培植“专、精、新、优”的产业配套群,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关联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形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配套良好、规模聚集、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推动主导产业不断发展。

以“创新”为支撑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创新发展模式,从过去盲目铺摊子转变为注重市场需求,把工作重点放在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上;从依靠增加投资、资源消耗性加工向依靠科技进步、高效使用生产要素、实现低耗优质发展转变;从初级加工、传统加工向工艺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转变;从低水平数量扩张向依靠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质量、效益支撑下的高效扩张发展转变。二是创新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狠抓产品创新和技术攻关,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人才经济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
为国家选人才
以思想观念大转变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