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结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2015-11-16祝新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糖尿病

祝新

[摘要]目的: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BG及2h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指标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依帕司他结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良好,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提高预后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依帕司他;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报道其发病率高达76.9%。患者的早期症状多为肢体远端有麻木感、体表感觉功能退化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我院使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经临床诊断及神经电检查后确诊。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8.8±2.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8.1±2.9)岁。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0.5mg甲钻胺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一日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治疗,25mg/次,一日3次,均于饭后以温水送服。所有患者均同时给予降糖药物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

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皮肤颜色及神经电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神经电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电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BG)。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构成比(%)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问对比采取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显效患者26例,有效11例;对照组中显效及有效患者各21例和10例,组问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表1。

2.2治疗后FBG及2hBG水平

观察组患者的FBG值为(5.62±1.23)mmol/L,2hBG水平为(8.49±2.33)mmol/L;对照组的FBG及2hBG水平分别为(6.47±1.79)mmol/L和(9.81±1.87)mmol/L。指标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为:若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将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及基底膜变厚,导致血管壁上形成堆积性脂质斑块,不仅会造成血管狭窄,还会加剧应激性的氧化反应,从而导致神经损伤。

甲钴胺是内源性辅酶,能抑制乙酰胆碱等神经性递质的合成,从而达到减轻周围神经损伤的目的。依帕司他属还原酶抑制剂,不仅能通过降低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中的山梨醇含量,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具有提高神经纤维密度和髓鞘厚度的功效,有效改善神经组织的血供情况,使神经组织中的肌醇含量和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奚惠娟的研究结果表明,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本组研究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远高于对照组的77.5%,与奚惠娟的研究结果无较大差异,本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

猜你喜欢

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临床分析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