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探究

2015-11-16谭素琼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谭素琼

[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茵栀黄;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可反复出现。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为改进治疗方法,提高疗效配合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本文为了进一步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笔者选取90例患儿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13.9±4.3)天,平均体重2.8-4.1kg,平均血清胆红素为(255.9±12.3)umol/L,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14.7±3.9)天,平均体重2.4-4.6kg,平均血清胆红素为(258.9±11.8)umol/L,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等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进行相关检查,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温措施。对患儿给予补液、营养支持,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如果患儿出现感染及时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选用双面光疗,温度为30-32度,相对湿度为55%-65%。在进行治疗时对患儿的眼睛和生殖器用黑布进行遮挡,灯光与患儿的距离为20-25厘米,尽量使照射范围宽广及皮肤受光均匀,一天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5毫升的茵栀黄口服液,每天两次,记录胆红素的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胆红素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和7天的变化情况及两组患儿的疗效情况。疗效分为痊愈:患儿面目及全身黄疸消退,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恢复正常;有效:黄疸部分消退,症状好转,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但未降到正常范围;无效:黄疸消退不明显,伴随症状未改变,胆红素指标下降不明显。总有效=痊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问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胆红素下降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平均血清胆红素为(255.9±12.3)umol/L,对照组平均血清胆红素为(258.9±11.8)umol/L,治疗3天后观察组平均血清胆红素为(210.9±8.3)umol/L,对照组为(226.5±8.7)umol/L,治疗7天后观察组平均血清胆红素为(109.6±5.3)umol/L,对照组为(131.6±5.6)umol/L。在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7天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愈30例,占66.7%,好转14例,占31.1%,无效1例,占2.2%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治愈25例,占55.6%,好转12例,占26.7%,无效8例,占17.8%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出现的原因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胆汁排泄障碍,蓝光照射治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具有见效快、无副作用、操作简单等优点。

中医称新生儿黄疸为“胎黄”“胎疸”,主要因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阻滞、淤积发黄。孕母体受湿热传于胎儿或小儿产时、生后感染湿热邪毒。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茵栀黄口服液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苷、金银花,主要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对于新生儿黄疸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血清胆红素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8%,对照组为8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分析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茵陈五苓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37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红素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分析
蓝光联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