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 导 产 业

2015-11-15

江苏年鉴 2015年00期
关键词:全省产品企业

主 导 产 业

装备制造业

综 述

【装备制造业概况】 2014年,全省装备制造业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现价产值59558.2亿元,同比增长8.9%,比全部工业增幅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工业比重4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903.3亿元,同比增长9.0%;利润总额3805.7亿元,同比增长17.4%;利税总额5769.8亿元,同比增长16.0%;出口交货值15194.3亿元,同比下降0.4%。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节能环保装备、仪器仪表、铸锻件等行业市场占有率继续全国领先,装备制造业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转型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

【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2014年,全省机械行业运行总体稳定。全年完成现价产值39201.5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79.8亿元,增长10.7%,产销增幅分别比全部工业高2.5和3.2个百分点。效益方面,机械行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839.5亿元,同比增长14.7%;利税总额4425.0亿元,同比增长14.5%;出口交货值4315.5亿元,同比增长6.2%。

(强信然 谭清锰)

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行业概况】 受国际国内经济持续不振和行业下行趋势的影响,2014年全省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销售量持续下滑,市场需求呈弱势盘整,上升动力不足。全省主要工程机械企业徐工集团2014年完成营业收入808亿元,同比降低13.1%;出口创汇6.87亿美元,同比降低23.6%。省内其他工程机械内资企业较往年大都呈大幅下降趋势,部分外资企业增长则呈小幅下降态势。领跌产品主要是挖掘机、装载机、履带式起重机、混凝土泵车、压路机、平地机、推土机等产品,20T左右的中型挖掘机产销形势相对较好。

(强信然 赵广志)

新型电力设备

【新型电力装备行业概况】 2014年,全省新型电力设备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80.02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21%;实现利润总额936.20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8.85%,占全国新型电力设备利润的25.31%。但存在以下问题: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运行成本上升较快,部分产品价格低位运行,行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应收账款增长,资金占用压力较大,1~12月行业应收账款达2510.04亿元,累计同比增长7.33%,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7.83%,企业回款压力较大;低端产品投资增长过快,甚至盲目扩张,产能过剩,产业升级需求迫切。

【新型电力装备行业出口】 2014年,全省有新型电力设备企业3655家,出口交货值完成1518.87亿元,占江苏省机械行业的36.40%,累计同比增长7.15%。分小行业看,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长的有12个,增长最快的小行业为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累计同比增长47.68%;其次增长较快的小行业有其他电工器材制造及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长36.91%、27.74%,仅有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其他电池制造两个小行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长为负值,分别下降3.50%、3.09%。

【新型电力装备主要产品】 从主要统计的产品看,1~12月,发电机组同比增速为15.70%,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增速较快,为82.21%,而汽轮发电机组燃气轮机累计同比下降4.52%。从价格指数看,有接近80%的产品价格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以钢绞线和电线电缆价格跌落最为突出。产品卖不上价,除了有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走低的原因外,也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竞争加剧的因素。

(强信然 王 云)

轨道交通装备

【轨道交通装备业概况】 2014年,全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运行平稳,全年实现产值636.7亿元,其中新产品产值157.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2.36亿元;利润总额64.4亿元。

7月,由南京浦镇车辆厂研发制造的国际上首列新型无接触网锂电储能式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在南京投入运营。 邵丹/视觉江苏网

【轨道交通重点企业发展】 浦镇公司是全国四大轨道客车制造企业之一,普通客车市场占有率在60%左右。浦镇车辆厂动车车辆制造、机车检修和城市地铁制造齐头并进,“新型城市有轨电车”研发与生产项目及工程承包项目进展顺利,伊朗地铁、阿根廷宽轨客车、格鲁吉亚动车组、喀麦隆米轨客车等国际项目正在开展。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主产品城轨车辆自动门系统,国内市场份额已连续七年占据50%以上。康尼机电城轨高端自动门系统在纽约、旧金山地铁项目上得到全面应用,海外订单占公司销售的50%以上,在高铁列车安全门的国产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产品已形成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整车和零部件出口东南亚、委内瑞拉、美国、伊朗等国家和地区。戚机公司HXN5型内燃机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国际先进水平,内燃机车市场占有率70%,转向架应用于阿尔斯通公司的上海地铁项目和庞巴迪的伦敦地铁项目。

(强信然 谭清锰)

智能制造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概况】2014年,全省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机器人关键部件、整机制造和集成应用、专业化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机器人专用伺服系统、减速器等关键部件初步实现自主生产。南京、常州、徐州、无锡、苏州等地机器人产业集聚化特征已初步显现,拥有埃斯顿、华恒焊接、天奇自动化、澳昆智能、绿的谐波、振康等一批国内知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机器人整机与零部件品牌,以及一批专业化特征明显的中小型工业机器人创新企业。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已经形成南京、常州、苏州、扬州、泰州、南通等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域。南京江宁智能电网装备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控成型机床、扬中市新坝科技园区智能电气装备为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示范产业基地,南京市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园、昆山市周市镇智能制造装备为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2014年度新认定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98个,全省首台(套)重大装备总数达378个。

(强信然 谭清锰)

民用航空工业

【民用航空工业概况】2014年,全省民用航空工业进一步加强园区(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不断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发展轻型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雷达系统、环控系统、通讯系统、新型航空材料等,推动轻型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等研制应用,民用航空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全省民用航空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9.5亿元,同比增长10.4%;主营业务收入262.2亿元,同比增长9.0%;出口交货值84.9亿元,同比增长7.6%;利税总额16.7亿元,同比增长25.5%;利润总额26.0亿元,同比增长23.3%。

(强信然 赵广志)

汽车

【汽车工业概况】 2014年,全省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74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554.3亿元,同比增长13.28%;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449.53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出口交货值467.7亿元,同比增长11.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69.6亿元,同比增长12.57%;实现利税926.5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利润608.2亿元,同比增长16.63%。

全省整车企业全年销售汽车198.26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8.34%,较上年提高0.67个百分点。江苏在汽车细分市场具有一定优势,南汽集团在高端轻型商用车领域处于全国前两位;苏州金龙在客车领域处于全国三甲之列;苏州金龙、南京金龙、南京比亚迪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居全国前五位;江苏奥新纯电动专用车销量居全国前列。

2014年,13家汽车及零部件相关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至年末,全省汽车行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115家。

盐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程晓萍/视觉江苏网

【汽车产品产销】 2014年,全省整车生产企业共生产汽车198.26万辆,同比增长17.8%,远超全国同期7.26%的增长速度。其中生产乘用车185.07万辆,比上年增长22.3%,高于全国9.1%的增长幅度。2014年江苏汽车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8.34%,其中乘用车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9.29%,均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

【汽车重点企业竞争力】 2014年东风悦达起亚公司生产汽车(乘用车)64.1万辆,同比增长16.8%,在国内基本型乘用车企业中排名第九位;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全年生产整车36.13万辆,实现产值516亿元;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生产整车40.1万辆,实现销售304亿元,新桑塔纳全年销量突破30万辆,稳居国内细分市场第一位;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产销客车2.55万辆,其中大型客车产销量约占公司总量的40%,大中型客车产销量继续居国内前三位,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2000辆,居全国前三位;徐工集团全年生产各类专用车30497辆,其中汽车起重机在技术、质量水平和产销量等方面国内领先。扬州通华公司集装箱运输车产销量居同行前列;徐州海伦哲的高空作业车、常熟华东的防弹运钞车、江苏卡威的大型消防车、常州中汽商用车公司的清障车、苏州中欧公司旅居车等一批企业及产品在专用车各细分领域保持领先水平。此外,通过兼并重组、实施技术改造和转型发展,一批改装和专用车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汽车重大项目建设】 东风悦达起亚三工厂建成投产,形成年产30万辆生产能力;常熟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奇瑞公司与以色列集团合资项目)15万辆高档乘用车项目实现初步量产;总投资175亿元的奇瑞捷豹路虎项目实现整车下线,并于2015年初正式投放市场。

(董晓佳)

2014年江苏省汽车行业主要指标单位:亿元

2014年江苏与全国汽车产销量对比单位:万辆

船舶

【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概况】 2014年,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532亿元,同比增长14.4%,比全国高出2.6个百分点,整体运行质量依然保持领先,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第一位。从占全国比例上看,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总量的40%,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从增长情况看,全省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4%,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从利润情况看,全省利润总量达197亿元,占全国比例达75.3%,创历史新高。

【造船规模】 2014年,全省造船完工量123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占全国份额的31.7%,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3.2%;新承接订单220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1.7%,占全国份额的36.7%,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8.5%;手持船舶订单698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3%,占全国份额的46.9%,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2.1%。三大造船指标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位。

船台序曲 刘惠娟/省摄影家协会

【船舶骨干企业发展】 全省首批18家骨干企业进入符合国家规范条件船舶企业“白名单”,占全国总数的30%。全省前五家企业江苏扬子江、江苏新世纪集团、江苏熔盛重工、扬州大洋造船、南通中远川崎交船量占全省总量的53.9%。前十家重点企业完工量1007万载重吨,占全省总量的81.3%,比2013年提高3个百分点。18家定报企业完工量1189万载重吨,占全省总量的96%,比2013年提高6.6个百分点。

前十家重点企业新承接订单1968万载重吨,占全省总量的89.4%,占全国总量的32.3%,占世界总量的16.6%。18家定报企业新承接订单2110万载重吨,占全省总量的95.8%,占世界总量的17.8%。

全省前十位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达4928万载重吨,占全省总量的83%,占全国份额的37.6%,占世界份额的33.8%;16家重点企业手持订单达5663万载重吨,占全省总量的94.3%,占全国份额的43.2%,占世界份额的38.8%。

造船完工量全国前十名企业,江苏占3家,扬子江列第四位、熔盛列第五位、中远川崎列第八位。造船完工量全国排名前20家企业,江苏占7家,比上年减少两家。

新承接订单全国前三位企业江苏占两家,江苏扬子江居第二位、新时代居第三位,4家企业新承接订单进入全国前十名,9家企业新承接订单进入全国前20名。

5家企业手持订单进入全国前十名,比上年增长1家,江苏熔盛重工居全国第三位,金陵船厂居第十位。全国前20名企业江苏占10家。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概况】 2014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188亿元,同比增长6.4%;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106家,比上年增加10家;资产总计18959亿元,增长8.2%;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为2211亿元和1555亿元,增长20.3%和24.8%。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国第二位。受计算机制造出口下滑等因素影响,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679亿元,下降1.2%,收窄0.4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为43.0%,降低1.6个百分点;实现内销产值16819亿元,增长13.1%,占行业比重达5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2014年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本情况单位:亿元

2014年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构成情况

【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 受智慧城市、4G普及、信息消费和集成电路产业等政策拉动,手机、智能电视、集成电路和光纤光缆等产品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重点监测的8种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5升3降。产量增长的有:手机产量2884万台,增长39%;显示器产量5299万台,增长14.2%;集成电路产量328亿块,增长13.8%;光缆产量12814万芯km,增长12.6%;彩电产量1522万台,增长10.1%。产量下降的有:数码相机产量882万台,下降31.2%;微机产量6708万台,下降25.4%,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6139万台,下降26%;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1707亿只,下降1.1%。

2014年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 全省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以及光纤光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保持较高投资强度,投资增速小幅回升,投资规模持续全国领先。2014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345.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达19.4%,占东部地区投资总量的41.8%。其中,中电熊猫G108项目总投资291.5亿元,设计月产能60K,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2015年3月建成投产;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国际和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等一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2014年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分市主营业务收入

【电子信息重点企业发展】 2014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前百强企业实现产值1.33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42.8亿元,增长24.5%;华宝通讯(南京)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14.4亿元,增长79.9%;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值79亿元,增长28.7%;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36亿元,增长16.4%;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实现产值52.4亿元,增长15%。全省有15家企业入选2014年(第28届)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位。15家百强企业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3亿元,增长21%。13家企业入选2014年(第27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电子信息产品科技创新】 全省有12家单位的项目入选“第九届(2014年度)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项目,总量占全国的33%。有机发光显示、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和读写器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MEMS磁传感器性能达到并部分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美芯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制造出全球第一款集成信号处理器和三轴加速器产品,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华润微电子旗下的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跑道形NLDMOS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专利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开创国内首个可应用于单片智能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工艺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在传统电脑产能转移、市场需求回落和人力成本上升等背景下,全省新型平板显示、光纤光电缆、集成电路等产业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产业的平稳发展。同时,传统代工企业为扭转单纯代工盈利模式弊端,加大产业链垂直整合和自主品牌创建等力度,企业发展也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新研发的高色域显示屏可在达到传统AMOLED效果的同时,降低一半成本;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的e-bike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电池等新产品成功拓展欧洲市场。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区域结构】 2014年,苏北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19.7 亿元,同比增长27.7%,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占全省产业比重由上年的9.1%提升至11%。苏中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88.4 亿元,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占全省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7%提升至18.5%。苏南地区增速继续放缓,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579.9 亿元,增长1.8%,增幅回落1.9个百分点,占全省产业比重由上年73.9%下降至70.5%。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内资企业发展】 省内产业重点地区加大对本土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企业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一批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内资骨干企业。同时,国内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市场不断细分,也带动内资企业的发展。2014年,全行业内资企业发展表现好于三资企业,实现产值11221亿元,同比增长12.4%;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68.6%,占产业比重37.3%,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实现产值18870亿元,增长3.1%,其中港澳台资企业、外资企业分别增长10.0%、0.4%。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孔耐/省摄影家协会

江苏省入选2014年(第28届)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共15家)

【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 2014年,以新型显示为主导产业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电子产值1740.9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新型显示产值1601亿元,占南京市该产业总量的91.9%。总投资291.5亿元的中电熊猫G108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中电熊猫CF彩色滤光片项目11月底竣工投产,全年生产CF彩色滤光片55万片,实现产值4亿元,综合良品率98.3%。以现代通信和网络为主导产业的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电子产值526.4亿元,增长21.8%,其中通信与网络产值433亿元,占南京市该产业总量的47.9%。无线谷(未来网络谷)引进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等一批业内龙头企业以及中兴微通等30多家科技型企业,研发人员超过3000人,全年申请专利150项,其中发明专利90项、专利授权60项。东南大学牵头的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2011计划”。以北斗产业为特色产业的南京高新区实现电子产值194.2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卫星应用产业产值39亿元。全年实现北斗星通、中兴通讯、互信互通等30多个重点项目落户,总投资30多亿元。北斗产品检测中心正式由总参测绘局授权成为国家重点布局的区域级检测平台。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扬子之夜 童燕/省摄影家协会

石 油 化 工

【石化行业概况】 2014年,全省石化行业4139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9137.4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63.3亿元,增长8.1%;实现利税1979.8亿元,增长15.2%;实现利润1034.5亿元,增长6.9%;完成出口交货值1360.2亿元,增长8.4%。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9.55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较上年提高5.82个百分点。以主营业务收入计,全省石化行业经济总量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13.73%和全国同行业总量的13.91%,主要经济指标列山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位。

【石化行业规模】 全省现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35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150万吨,是全国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和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之一。重点监测的22种(类)主要化工产品总产量为6704.82万吨,同比增长2.03%;13种(类)实现正增长,其中精甲醇、乙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1%、6.29%。石化行业的经济规模、产品品种、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分类子行业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化学农药制造业、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业经济总量均列全国同行业之首,占全国同行业比重分别为24.83%、36.36%、22.6%和21.39%。2014年,扬子石化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1250万吨/年油品升级改造工程取得实质进展。

【石化行业结构调整】 2014年,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依然是全省石化前三大行业,总计占全行业比重达2/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7个大类行业同比增速快于全国,专用化学品制造业、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分别以15.74%、13.08%的同比增速领跑各行业,专用设备、合成材料也分别快于全国平均2.15和1.97百分点。产业链长、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在行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攀升。子午线轮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环境友好型涂料和染料等先进产品的比重明显提升;工程塑料、氟硅材料、聚氨酯、锂电池电解质等高端石化产品自给率进一步提高。油品质量不断提高,柴油、汽油比例趋于合理,金陵石化、扬子石化炼油装置形成国Ⅴ汽油(含硫量<10ppm)的生产能力。第一批符合环保部核查要求的草甘膦(双甘膦)企业公布,江苏镇江江南、南通江山、优士化学3家企业获通过,占通过企业总数的75%。

【石化行业集聚发展】 2014年,全省石化行业区域布局不断趋于合理,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宁镇扬大石化产业区以“油—化—纤”为特色,以炼化一体化和资源型龙头大项目为核心,依托乙烯、醋酸等上游产品的资源优势,延伸配套中下游产品,重点发展医药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苏锡常沿江精细化工产业区、通泰化工新材料产业区以染料及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氟化工为发展重点,形成产品门类比较齐全、上下游产业基本配套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随着沿海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沿海地区石化产业迅速崛起,苏中、苏北沿海等一批化工集聚区逐渐发展壮大,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海石化、裕廊石化、联化科技等一大批产业链合理、规模较大的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企业。

【石化行业技术创新】 在化工装备领域,国产化装备不断取代国外进口设备。农药行业创制成功呋喃虫酰肼、氯氟醚菊酯、氰烯菌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等环保型制剂产品所占的比例保持平稳上升趋势,高效新品种、新剂型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占20%;二等奖11项,占18.3%;三等奖19项,占16.8%;省企业技术创新奖4家,占33.3%。

【石化行业专项整治】 从2012年起,全省开展为期三年的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2014年,在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基础上,重点对沿海15个化工园开展为期一年的环保专项整治,收到较好效果。全年全省关停搬转化工生产企业404家,第三轮专项整治期内累计关闭1382家。全省各地规范开展重点监测点化工企业的认定工作,实施更加严格的化工项目准入管理,认定重点监测点化工企业176家。

(刘 华)

猜你喜欢

全省产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