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一体化的冬奥会机遇

2015-11-14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32期
关键词:张家口京津冀协同

Point

2015年7月31日,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主办权,成为第一个将实现先后举办奥运会、残奥会、青奥会、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的奥运“全满贯”国家,这无疑开创了奥运历史的新篇章。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之一,北京与张家口共同承办的冬奥会,不仅将为北京和张家口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而且也将会成为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催化剂”。届时,北京和张家口将会代表中国用“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这一美好的愿景来“邀请全世界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在中国欢聚一堂,共享奥林匹克带来的激情、欢乐与福祉。”

一、发展奥运经济,提升城市集群影响力

经济冲击研究及历史经验表明,奥运会所创造的发展机遇往往首先体现在举办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上,那些承办城市

往往从奥运经济中受益最多。例如,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给加泰罗尼亚地区创造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2000年悉尼奥运会让新南威尔士州获得了63亿美元的收益。一般而言,奥运会筹备期间,承办城市往往会迎来一股大的投资热潮,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奥运场馆和设施的建设、交通设施的改善及其他保障性设施的更新;奥运会举办期间,大量的游客、运动员、教练员等会涌入承办城市,会带来大量的旅游消费,这些消费最终也会转化成为当地未来发展的间接性投资;更为重要的是,筹备期间的直接投资和举办过程所形成的间接性投资将会带来更多引发投资,对当地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长远的引致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奥运经济影响的持久性。北京及张家口应该抓住冬奥会筹办所创造的经济机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奥运经济,尽可能增强向周围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争取更好地延续奥运经济的影响力。

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盛会和最吸引眼球的赛事之一,冬奥会不仅是展示国家形象的最佳窗口,也是展示提升京津冀都市圈国际影响力的绝好时机。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464家电视频道及网络平台的转播时长达到10200小时,其中电视转播4.2万小时,其他数字转播时长6万小时。随着我国人均收入进入中等国家行列,人们的支出正在不断地由温饱要求向追求精神满足方向转变,这决定了中国发展的方向将集中于第三产业,这预示着冬奥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需要强调的是,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已经上升到以城市集群为基本单元,京津冀作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一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虑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决心在2050年左右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这一战略目标,相较于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等世界级城市群在全球的影响力,京津冀都市圈显然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演进,提升京津冀的国际影响力并最终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已然成为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及国际政治地位的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和2008年奥运会一样,北京及张家口应该抓紧冬奥会这一机遇,提升京津冀都市圈的国际形象及国际影响力。

二、破除交通壁垒,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地,首先就得破除区域内交通体系的壁垒,彻底打通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才、物资、生产资料等在区域内的快速高效的流转。据统计数据显示,在首都北京周围及河北省境内一直存在一个“环首都贫困带”,这里面所涵盖的大量贫困县主要集中在张家口、承德和保定地区,其中尤以张家口地区问题最为突出。长期以来,虽然毗邻北京并处在首都经济圈范围内,但是由于山地阻隔、交通便利性较差及信息联通不畅等因素的限制,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比较落后,市域经济扩散辐射能力也相对较弱,大量的贫困县一直难以找到脱贫致富之路。北京延庆地区的发展也长期受困于交通问题,京藏公路作为目前市区与延庆地区连接的主要线路,也一直深受通行量较大、超载严重、事故频发、频繁修路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堵车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的延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2022年冬奥会的冰上项目将在北京举行,雪上项目则将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市崇礼县共同举行。各个场馆之间在交通上的互联互通不仅已经成为两地首先要面对的现实挑战,而且也无疑为破解两地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难题及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其细则都还没有完全公布,冬奥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是提前为实现北京西北部与张家口地区的协同发展这一任务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表,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这对于两地共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保障冬奥会赛场之间能有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北京和张家口将在现有的良好的交通设施基础上共同建设连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并力求建设能与区域内交通资源实现无缝衔接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具体而言,即将开工建设且预计设计时速达到300千米的北京至张家口城际铁路,将会使得从北京北站到延庆场馆仅需约20分钟,到张家口场馆约1小时间;在京藏公路(G6)、京新高速公路(G7)和110国道(G110)基础之上,计划再新建京北公路以进一步丰富公路资源。从已编成的《张家口市承办2022年冬奥会综合交通规划》来看,张家口规划建设张家口运输机场及崇礼通用机场、京张铁路崇礼支线及13个公路项目(包括与北京对接的干线公路的项目2个和省内项目11个),以争取2020年实现与京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重点农村公路的全面对接。此外,在建设过程中,北京和张家口将会充分学习和应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积累的在交通规划、建设及运营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交通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其长期意义更值得关注。北京市与张家口共同为冬奥会所建设的现代交通体系的最根本目标是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规划之初就必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综合考虑两地的战略定位、产业结构、社会实际、人才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以追求用长远的眼光来谋划及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产业布局,扩大绿色产业规模

产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京津冀地区绕不开的话题,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城市定位中,北京定位于四个中心,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中心;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其目标是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河北更侧重于利用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港口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扮演好服务和崛起两大角色,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大局为根本目标,充分利用北京向河北疏解功能、转移产业、辐射要素的巨大机遇,改变与京津落差过大的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及定位背后实际上是以产业布局调整及优化为基础的。截止到2014年6月底,北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占比分别为0.7%、20.2%、79.1%,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的主导产业,北京也已进入产业结构发展的高级阶段。但和“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相比,北京仍需要继续发展与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相对应的高精尖产业体系,把与非首都功能相关的产业进一步向外疏解,张家口就是其中主要的承接地之一。但是由于张家口一直都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和首都生态圈建设最重要部分,所以它在承接产业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强调绿色产业在其产业布局的重要性。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截至2014年6月底,张家口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9.15%、45.63、43.35%,第二产业仍然占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正在凸显。从长远来看,张家口应该立足绿色生态、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充分利用其毗邻北京的地缘优势并借力北京的优势资源,以承接科技研发、高端装备、新能源、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养老医疗和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主,力求把张家口建设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示范区。绿色经济作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随着绿色产业规模在张家口产业格局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张家口也必将会迎来新的巨大的发展机遇。

北京与张家口的产业对接进程因为冬奥会而变得更为迅速也更为顺畅,这一过程的长远战略意义更为重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覆盖的国土面积达到21.6万平方公里,关系到的人口更是达到了1亿多,这一战略的落地实施可以说是没有太多历史经验可以借鉴的。冬奥会的筹办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在落地过程中如何去指导地方战略的制定及实施,这其中产业尤其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模式探索是重中之重。从试错成本的角度来看,这次冬奥会也是一个学习理论指导实践的好机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能否取得成功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后续所构建的战略体系能否契合区域的发展实际,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及系统性的战略指导,更需要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断地尝试。

四、调整生态格局,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

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深深地困扰着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密切关注,北京延庆县及张家口在北京甚至区域内的生态环保方面一直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延庆县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拥有着独特的地质遗迹、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资源,其世界地质公园及八达岭长城等景点更是广为人知。作为 “ISO14000运行国家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及“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延庆长期秉持着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先后成功举办了第11届世界葡萄酒大会、第80届世界汽车房车露营大会等国际大型活动,世园会和世界马铃薯大会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截止到2014年,生态农业方面,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74.5%,建成59个农田观光点且总面积达到3.3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7万亩及农田水利节水灌溉1.8万亩,新增花卉5000亩,“延庆·有机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有机农业占农业产值比例也已达到19%;旅游休闲方面,延庆长期致力于打造“休闲延庆”这一旅游品牌,先后成功举办第二十八届冰雪欢乐节、第六届北京端午文化节、2014长城森林艺术节、中国自行车联赛创始站、第四届北京国际自行车骑游大会、2014北京国际马球公开赛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实现综合收入达到53.7亿元。相比较而言,张家口位于北京上风上水的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它始终在发展模式上坚持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生活方式低碳化的绿色崛起道路。目前,张家口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3.6%以上,全年一级天气质量可以达到190天,在长江以北37个城市中排名第一。虽然在生态建设方面也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但不可否认的是张家口自然条件并不是很优越,风大、风多、气候多变、温差大等都是其自然条件恶劣的真实写照,它在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上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供挖掘。

北京和张家口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其发达的旅游业就是最好的例证。北京作为六朝都城,拥有的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居全国首位,其中的故宫、法源寺、四合院、长城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目的地。北京作为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饮食文化也是非常著名的,每一个游客总能在品类繁多的风味小吃里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而且还能切实感受到全聚德、便宜坊、东来顺等这样的老字号所散发出来的文化底蕴。另外,在北京还能欣赏到以京剧为代表的各种戏剧、以相声为代表的各种曲艺、以抖空竹为代表的各种杂技以及种类繁多的美术、手工技艺等。素有“长城博物馆”之称的张家口是拥有现行长城最多的地区,而且还拥有康保“二人台”、蔚县剪纸、涿鹿三祖文化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及发展的基因基础,需要通过后来人的不懈努力,这些宝贵的基因才能通过适当“变异”和“筛选”而在历史的长河里得以更好地延续,才会变得更为丰富,从而更好地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离不开相应物质基础的,其中自然环境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大自然的选择让人类从万物中得以脱颖而出,从而创造了社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今天,实现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已然成为构建良好的生态格局及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趋势之一,北京及张家口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供挖掘。从长远来看,各个地区所拥有的自然及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源是不同的,因此其融合模式往往也各具特色,对于北京及张家口而言,应该借助冬奥会这一绝佳机会,通力合作,加大人力、物力及财力方面的投入,认真学习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全力探索出新的模式来实现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的融合式发展,争取借助冬奥会这一国际平台集中展示北京及张家口区域内的良好形象,打造出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为京津冀地区后续的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的发展积累经验。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增强国民体质和塑造国民精神的方式。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度还不够高,但是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4年,我国滑雪人数已达到1300万左右。无论是生态格局构建还是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最终还是要回到提升国民环保及文化意识这一原点,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及精神文明水平。作为东道主,2022年冬奥会完全可以把冰雪运动在我国的普及推向新的高度,这不仅会极大促进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也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的身体健康及精神文明水平。

猜你喜欢

张家口京津冀协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加大张家口草原生态建设支持力度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行走在张家口的热土上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