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记忆中最深刻的患者

2015-11-11樊籽岐

祝您健康 2015年11期
关键词:鼻胃棉球管子

樊籽岐

那年,我实习轮转在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有位东北的叔叔,是颅脑外伤,意识处于谵妄状态。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眼眶周围有瘀血,有根鼻胃管,气管切开,为了防止躁动意外拔管和坠床,他的双手双脚都被保护性地约束,安静地躺在病床上。

早上交班后,护士老师带我一起给他做口腔护理,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作不配合。棉球还没进入他嘴巴,他就紧紧地抿着嘴唇,连缝隙都不给,这时老师就会喊喊他的名字,让他张嘴,摸摸他的脸颊转移他的注意力,一旦有机会我就立刻把棉球伸进去。可是随后他会把棉球死死咬住,不肯放开,我们苦口婆心地让他把嘴张开,每次的口腔护理就像一场持久战,比的就是耐力和速度。

还有他的气管切开处每天都要消毒换药。拆掉纱布看到切口我都会不由自主觉得疼,所以每个动作也都会很小心。当更换好洁白的纱布时,我总会赞一句:“新围脖真漂亮!”由于东北叔叔平时吸烟,所以肺部感染的情况比较严重,有大量稀薄的血性痰液,还带着恶臭。吸痰管对气管的机械性刺激也使他不住地咳嗽,痰液多得来不及吸,便会从喉套管中喷出来,有一次竟透过喉罩的小孔喷到了我脸上。我们要定时给长期卧床的他翻身防压疮,只要把他的约束带一解开,他就立刻如鱼得水一般动个不停,而且力气还挺大。一次他居然还没等我们动手,刚松开约束带自己就直接一百八十度地自由转体,从仰卧位变成了俯卧位,我们担心他压住气切套管影响呼吸,还是把他翻过来变成了侧卧位。

每天下午四点是家属探视时间,东北叔叔的妻子总要前来探视,她握着叔叔的手,趴在耳边跟他讲讲话,有时会拨通电话,听听电话中女儿稚嫩的“爸爸”的叫声。每次,妻子走时都不忘一个劲儿地感谢我们的照顾。

令人欣慰的是,东北叔叔情况一天天好转,意识逐渐清醒。一天下午,他固执地要把手上的约束带松掉,不然就不做口腔护理,僵持很长时间。老师只好说松开一会儿,一再叮嘱他不许碰身上的任何管子,要我一定看好他。松掉约束带后,他把自己的手放在眼前看了一会儿,还试着握了握,美滋滋地搭在肚子上。结果,在我转身给旁边病人换输液袋的半分钟时间,再一转身定睛一看,怎么他在揉鼻子呐,我突然回过神来:他的鼻胃管没了!我真是吓坏了,问他管子呢,他把被子捂着还摇头嘞。我立即告诉老师,老师赶快报告了医生,医生过来看了他的情况,说晚上给喂点稠米粥,如果能正常进食不呛咳就不需要再次插鼻胃管了。之后我问他管子扔哪了,他就是不说,幼稚得像个孩子,最后还是被我们找到了,原来他把管子藏在了胳肢窝下面,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后来东北叔叔恢复得不错,转到普通病房一段时间就出院了。几个月后的一天,我在门诊遇到他来复查,自己能走路,能正常讲话,虽然都像经过慢动作处理似的,但和那个只能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缠着绷带的样子判若两人。妻子问他还认识我不,他顿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笑了,很真诚地说了句“谢谢!”真为他高兴,只要能好起来,我们做得再多都是值得的。

猜你喜欢

鼻胃棉球管子
可爱的棉球
改良鼻胃管固定装置对降低鼻胃管滑脱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评价
鼻饲营养正确定位鼻胃管置入长度的研究进展
和好,还是绝交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管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
浅谈《管子》的作战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