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生个人英语写作资料库的建立及运用

2015-11-11许尤晔

英语教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资料库写作自主学习

高中学生个人英语写作资料库的建立及运用

许尤晔

【摘要】高中学生虽然在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英语语篇,但到了高三,仍存在面对书面表达无法下笔的情况。帮助高中学生建立个人英语写作资料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本文将论述这一做法的理论依据,重点描述帮助学生建立高中英语个人写作资料库的准备工作和开始阶段的实际操作,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资料库中的材料,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维持该资料库的持续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写作;资料库;自主学习

在过去两年的高三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多次目睹学生面对英语书面表达题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况,即使教师指导了写作思路,提供了观点,许多学生仍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因此,回到高一任教,笔者就有了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英语写作资料库的想法。

学生有上述情况,问题在于:词汇、句型知识积累太少;记住了大量的单词,却不知道如何使用;没有掌握特定问题的段落篇章结构和常用句式,谋篇布局及遣词造句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马智慧2013)。学生虽然接触了大量的语篇,但是却没有养成收集、整理、积累的好习惯,更无法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高中学生个人英语写作资料库的建立有助于促成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积累形成可方便运用的资源,最终达到提高英语书面表达水平的效果。

一、个人英语写作资料库的定义

不同于互联网上各种为语言研究而收集的、用电子数据形式保存语言材料的大中小型语料库(祁乐天2012),笔者指导学生建立的英语写作资料库是基于学生个人的,由学生根据自己接触到的语篇材料收集整理内容,并提供给自己参考和运用的单词、词块、句型、句子、段落、篇章等资料的积累和汇总。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全寄宿制学校,学生无法经常接触到计算机和网络,因此,对学生个人来说,其写作资料库可能是一个或几个本子,一个文件夹或者一个资料袋。

二、建立个人英语写作资料库的理论依据

(一)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

书面表达属于语言学习的输出环节,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如果想要有理想的语言输出,一定离不开足够量的语言输入的积累。Krashen在研究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提出了“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他强调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comprehensible)、趣味与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和足够的输入量(sufficient quantity)(曾泽林2009)。学生对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进行吸收、加工,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语言输出能力(代会芹201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语言学家Swain在研究Krashen输入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她认为要使外语学习者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仅靠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可理解输出,学生需要被要求使用现有语言资源,需要对将要输出的语言进行思考,使它更恰当、更准确、更易于被理解。可理解输出可以从多方面促进二语习得(代会芹2012)。

学生在建立个人写作资料库的过程中,由于需

要收集归纳语言材料,必然要阅读大量的语篇,这些语篇大都来源于课本的文本及课外补充的阅读资料,如英语报纸里的文章和教辅材料中的练习。由阅读这些语篇产生的语料输入具有可理解性,有些语篇的难度稍高于学生目前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而且这些语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择的比较真实、自然、地道、生动且与高中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关系较大的语料。因此,学生建立个人写作资料库的过程是符合Krashen的输入假设的。同时,学生建立个人写作资料库的目的是为了能把搜集的资料更好地运用到书面表达中。不管是句子层面的仿造或改写,还是篇章的写作,在思考过程中,必然促使学生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选择、思考、加工、重组等,以形成可理解的语言输出。因此,对这个库的运用也符合Swain的输出假设。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立学生个人写作资料库,从头至尾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全程参与,教师只起指导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对语篇材料进行分析、探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并在讨论活动中学会分享。而在运用库中材料到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又涉及学生个人对所收集资料的独立思考、吸收、内化和运用。在完成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高的外在目标下,也实现了学生本身内在知识的建构。

三、个人英语写作资料库的建立

(一)准备工作

指导学生将个人写作资料库的框架建立起来,是帮助高一新生迈出的第一步。教师须先构思、策划、决定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把建立写作资料库的任务交给学生。

1.资料库的载体

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除了每周两节电脑课外,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因此,建电子文档式资料库是不现实的,只能以纸质材料呈现,而且纸质材料也方便学生随时翻阅、诵读、记背和参考。考虑到有些学生丢三落四的毛病及资料库需满足随时添加内容的特点,建议学生使用活页笔记本作为资料库的载体。

2.资料来源

高一学生面临九门主要功课的学习,学习任务繁重,每日能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教材以及与课本每单元内容相关的英语报纸、教辅资料的语篇内容即为学生收集资料的主要来源。

3.资料库的内容

根据每单元教材的特点,资料库的内容按话题划分比较合适。比如人教版模块一的五个单元,就可以作如下分类(表1):

另外,英语中有大量的具有特定语义的结构,以固定或半固定的形式存在;还有对学生提高语言生成能力很有帮助的词块(chunks of language),这些词块有的可以归到话题里,有的却很难归类,特别是一些由几个单词组成的形式上不会有变化的固定短语,如on the one hand,to be honest,believe it or not等,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谚语、格言、社交语以及形式固定的句子引语,如Every coin has two sides./How are you doing recently?/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I can well remember there was a time when...,也要让学生在资料库中专门开辟一个部分来收集。

4.资料库的结构

因为学生建立这个资料库属于纯手工操作,因此,每部分的内容需分设几个子项目,预留多少空间都要事先考虑好。否则,会因为版面布局不当、空间不足、书写不整洁等问题导致作为资料库载体的

活页本凌乱,容易导致学生半途而废。

表1

在开始阶段,笔者要求学生每个内容至少用3页活页,一页收集单词、词块,一页收集有用的句子,一页粘贴优美的文章及点评。单词、词块和句子的页面无需写满,且必须留有空间以便添加补充,优美的文章则可随时添加活页。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单词、词块和句子经常是需要再分类的。

(二)开始阶段的操作

在建立资料库的开始阶段,需要教师多加指导、督促。等整个库的框架基本建立起来,学生熟悉了收集、分析、归纳、录入资料的步骤后,再慢慢转为半控制和开放式的操作。但是,教师仅是对时间的安排、话题的确定、每个话题的子分类,以及何时进一步充实资料等进行控制,在收集、分析、归纳资料的过程中,还是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自主学习活动,并需要与教师交流以获得指导。开始阶段的具体操作如下:

1.提供范例

教师在上完模块一第一单元后,有必要选取一个话题,以幻灯片的形式为学生作范例。幻灯片上要展示格式的要求和收集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明确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展示后,让学生把这个范例按格式要求工整地抄录到作为写作资料库的活页本里,形成这个资料库的第一份材料,并提示学生以后有相关的内容还可以添加到其中。有了一个明确的漂亮整齐的开始,后面的工作就比较容易进行了。

2.小组活动

每上完一个单元,根据教材内容涉及的话题数,安排1~2个大组进行写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每个大组一般有三个4人小组,每个4人小组都要做相同内容的资料收集。4人小组的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学生利用自习课在4人小组中一起把所有相关的语篇材料进行再次阅读,挑选有收集整理价值的词、词块、句子甚至是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由4人小组长先形成列表。

(2)讨论列表中的语料,对它们进行分类和归纳。

(3)课后与教师进行讨论、修改,最后定稿做成幻灯片。

(4)英语课上,利用开始上课的几分钟让4人小组上台展示本小组收集的写作资料。

在每个大组的三个4人小组都展示完毕后,由教师汇总整合三个小组的资料,做成幻灯片,再次展示给全班学生,让他们抄录到活页本中。以下是笔者整合学生关于letter of suggestion话题的资料(图1):

图1

四、个人英语习作资料库的应用

(一)作为诵读记背的资料

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推进,模块学习结束时,学生的个人写作资料库就有几个不同话题的内容了。学生可以利用早读、自习课及其他课余时间对这些语言材料进行诵读和记背。只有当学生对自己写作资料库中的内容很熟悉,遇到类似的话题写作时,才能对库中的内容运用自如,这个库的建立才能发挥真正的意义。

(二)实际运用

在数据库建立的过程中,学生要阅读大量语篇,要收集资料、分析归纳,还要展示分享、誊写抄录,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努力。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资料库里的内容,设置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复现、改写或仿写收集的句子,或设计合适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把收集的资料直接运用或经过加工后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输出中。

例如,学完模块一第三单元,学生就scenery的话题收集了一些关于描写美景的句子,其中有一句是The lake shone like glass in the setting sun and look wonderful。笔者备课时就找了一张朝阳中的新疆赛里木湖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学生很自然地就能写出The lake shone like glass in the rising and look wonderful这样的句子。学生还收集了一句描写河流弯道的句子:It makes wide bends or meanders through low valleys to the plains where rice grows.课件资料中正好有一张亚马逊河在丛林中蜿蜒曲折的图片,学生很快就仿写出了:The Amazon River makes wide bends or meanders through jungles to the sea.

再比如,关于上文letter of suggestion话题下语言材料的运用。在让学生收集该话题的材料前,笔者先给学生布置了教材第七页给Xiao Dong写一封建议信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用初中所学的给建议的句型来完成作业即可,结果学生用的基本上都是You should ...的结构。在学生收集归纳了相关的写作资料后,又让学生修改自己先前的习作,尽量运用自己资料库中的句型。结果,学生的句式就丰富起来了,还能给出建议的理由,所写的建议信也显得比较有分量。通过前后对比,学生能真切体会到建立写作资料库的好处,学习兴趣和信心都得到了加强。

结束语

学生在高中三年中,要阅读许多文章,有许多语篇输入的机会,但是,面对这些丰富的语料,如果不加以整理和积累,学生仍然会出现开篇提到的语言输出困难的情况。建立高中学生个人写作资料库就是一个敦促学生去整理和积累资料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付出耐心,但是,学生如果能够用三年的时间整理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写作资料,并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加以诵读、记背和运用,相信一定会对改变书面表达时思路不畅、下笔无词、行文混乱、成文无味的局面有所帮助。

高中学生个人英语写作资料库的建立和运用还期待更多实践和检验,建立过程还有待完善和探讨,比如学生预留的抄写空间不足怎么办?寒暑假时是否有必要让学生把纸质的资料转换成电子资料?如何更有意义地运用库中的资料让学生更有收获?等等。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这个写作资料库的建立能真正帮助到学生,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引用文献

代会芹.2012.论范文背诵与仿写对高三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DB/OL].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45-1012338961.htm.

马智慧.2013.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基于词块的习作技能训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49-53.

祁乐天.2012.小型语料库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与实践[J].新课程(中旬),(11):186-187.

曾泽林.2009.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理论评述[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30-32.

作者信息:361009,福建厦门,福建省厦门二中高中部

552461246@qq.com

猜你喜欢

资料库写作自主学习
基于内容与协同过滤的GitHub学习资料库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今字’资料库建设与相关专题研究”成果鉴定会顺利召开
施工企业技术资料库的建立与完善
实现科学教材中资料库的教育价值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