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2015-11-11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意向薪资硕士

张 艳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组,浙江 杭州 311402)

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张 艳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组,浙江 杭州 31140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体育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的认识明确;2)选择就业地域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教育系统成为就业意向的首选,对薪资的期待趋于理性;3)就业时考虑的前3项因素是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和单位所在地,影响就业的前3项因素是社会需求、综合素质和国家政策。

就业意向;研究生;体育

当今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硕士研究生就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体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由于受到专业的局限性及自身因素的影响,面临就业范围狭窄,就业机会少的难题,其就业压力相对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更大。研究生作为社会高层次知识分子,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的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指标。提高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质量、提高就业率是目前我国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最重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就业意向就是个体在职业选择中表现出来的初步的、浅层的就业需要,它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2]。本研究意在了解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向特征,发现影响浙江省体育硕士就业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出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提高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建立与完善就业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浙江省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上检索,翻阅期刊等方法,查询并收集了有关“就业压力”和“就业意向”等方面的文献67篇,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2014年9月-12月,随机选取了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的120名面临毕业的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采用发送邮件、电话联系和邮寄的方式发放,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8份,问卷回收率98.3%,其中有效问卷112份,有效问卷率为93.3%。

1.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对所获得的有效数据利用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表1) ,有64.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这认识与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的现实基本一致,就业面窄,专业性强,就业范围局限性强是体育院校学生就业的特点[3]。只有2.7%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对就业形势不了解的也仅占了3.6%,表明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前普遍对就业形势有较明确的认识,盲目乐观及对就业不关注的学生极少。就业形势严峻,势必要求社会、学校及个人共同努力来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率。

表1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表2) ,有50.9%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先就业再跳槽也是部分学生的选择,占了22.3%。而打算继续深造及自主创业的学生较少,只占了8.9%和8.1%。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已有规划, 也为将来的就业做着积极的准备。这表明他们对毕业后尽快就业的迫切和渴望,这与目前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不确定性有关。

表2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就业的打算

2.2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向 调查结果显示(表3) ,有44.6%的学生就业地域意向在沿海发达地区,其次是去户籍所在地,愿意去偏远山区和户籍所在乡镇的都仅有1位学生。由此可见,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寻求自身发展是学生的普遍选择,而男、女生对到基层就业的意识都较为淡薄,这也是目前发达地区人才饱和,而欠发达地区求贤若渴的现实矛盾,这与谢赟慧的研究较为相似,就业地域不均衡的问题严重[4]。选择户籍所在地工作,一来是考虑社会关系网较多,利于以后事业的发展,二来也考虑父母的意愿,与父母能更好地相互照顾。学生不愿去偏远山区的主要原因是待遇低、环境差、体育不受重视,发展机会少,工作缺乏稳定感和安全感。在男女对比上,女生对去沿海发达地区和户籍所在地选择率相近,而男生更愿意去沿海发达地区,以寻求将来能够获取更广泛的发展机遇,说明男生较女生更青睐选择有挑战性和机遇较多的发达地区。维护与开拓沿海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引导学生到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就业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率的途径之一。

表3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地域意向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 ,有65.2%的学生的就业意向选择了教育系统,选择去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公安部门的较少。教育系统工作稳定,有着较好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及福利,发展空间及可实现的职业目标明确,这成为毕业生就业意向的首选。而对于国企、外企和公安部门,由于受到专业不对口的限制,选择的学生较少,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意向显示出了单一性。体育在社会中的功能多样化,体育产业发展也越来越丰富,体育教育的发展滞后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调整培养模式及课程目标,整合全校的优势资源,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以便培养多元化的体育人才,在各体育产业中找到适合的位置。在男女的对比上,除学校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外,选择去行政机关工作的女生比男生多,而选择去体育系统工作的男生多于女生。表明女生更愿寻求安稳、轻松地行政机关,而男生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竞争较强的体育系统更有兴趣。

表4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单位意向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表5) ,大部分的学生在就业薪资的意向上选择了每月4 000~4 999元,占了36.6%,选择3 000~3 999元的学生占了25.0%,选择6 000元以上的学生较少,说明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大部分学生都较为理性和务实,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社会价值。在男女对比上,女生对薪资的要求低于男生,能接受每月3 000元以下的女生有12.5%,而男生选择相同薪资的仅有2.7%。这与传统观念中,男生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不无关系,渴望通过就业, 靠自身的力量来改善经济条件, 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自身价值的实现。

表5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薪资意向特征

2.3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表6)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前考虑的前3项因素是工资及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单位所在地。其中考虑频数最多的是工资及福利待遇,占31.8%,考虑因素排在最后的为婚姻和社会声誉。学生除看重薪资待遇外,发展前景和单位所在地也是考虑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在校学生能以理性的思维方式考虑就业问题,不是一味地追求薪资,对自身的长远发展也非常关注。

调查结果显示(表7)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影响他们就业的前3项因素是社会需求、综合素质、国家政策。其中影响因素频数最多的是社会需求,有23.2%的学生选择。社会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岗位没有增加,而毕业生的数量却日益增加,这是影响就业率的主要矛盾。用人单位对就业者综合素质的高要求与体育研究生职业素质不足及实践经验缺乏的矛盾这也影响着就业率,而同时体育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受限,就业的机会更少,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模式和课程目标,扩大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口径。

表6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考虑的因素

表7 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准备特征:就业形势认识正确,就业意愿强烈,就业方向明确, 直接就业成为首选。

2)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特征:就业地域高度集中, 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女生对去沿海发达地区和户籍所在地选择率相近,而男生更愿意去沿海发达地区。学校成为就业意向的首选,选择去行政机关工作的女生比男生多,而选择去体育系统工作的男生多于女生。对薪资的期待值趋于理性,在男女生对比上,女生对薪资的要求低于男生。

3)影响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就业时考虑的前3项因素是工资及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单位所在地。研究表明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能以理性的思维方式考虑就业问题,不是一味地追求薪资,对自身的长远发展也非常关注。影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前3项因素是社会需求、综合素质、国家政策。这就要求学校调整培养模式,整合全校的优势资源,以培养多元化的综合性体育人才,去从事新兴的体育产业。

3.2 建议

3.2.1 政府完善就业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调控 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宏观调控体育专业招生规模[5],国家应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淡化户籍、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限制,使就业渠道更趋完善,就业机会更趋多样。完善职能部门,监督相关单位的招聘流程,以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竞争原则,建立公平的秩序稳定的毕业生的就业市场。

3.2.2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加强信息化服务 学校应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重视起来,成立具有专业化、职业化及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完善就业指导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开设就业指导课,集中、系统地介绍有关职业的知识和技巧,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使毕业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及国家政策,对就业期望值、就业意向进行合理而务实的定位。学校应向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帮助他们缓解就业压力, 解除心理上的困惑,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就业挫折, 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广开信息渠道, 利用信息网络和广泛的社会联系,收集相关的就业信息[6],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学生推荐工作。组织学生选择性地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类人才招聘会,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成功率。

3.2.3 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活动,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人际交往及团队协作意识,以便就业时自身具有有较好的竞争力,对工作能尽早地胜任。往往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如担任过学生干部或具有社会活动经历的毕业生。因此,高校应积极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社会调研、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2.4 改变学生就业观念,树立多元化就业观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要求体育硕士生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改变不良就业观念。毕业生应该扩大视野,突破传统的求职观念,积极参与事业单位、公务员的招聘,积极主动到基层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结合社会的发展,结合体育相关产业发展的契机,自主创业,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将自己培养成综合型的人才,而学校应引导他们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多渠道就业。

[1] 许金芝,张俊丽,展利民.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2):79-81.

[2] 沈茜.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5):55-57.

[3] 易三平,曹武萍.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9):102-105.

[4] 谢赟慧.研究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64.

[5] 唐东阳,陈浩.专业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4(2):139-140.

[6] 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2-23.

Investigation on the Employment Intention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Taking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Yan
(P.E. section, Hangzhou Polytechnic, Hangzhou 311402, Zhejiang China)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e present research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inten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stgraduat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clear employment directions; 2) they select the main coastal areas as their employment areas, the school has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when students look for jobs, their expectation for payment become more rational; 3) three factors that are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in searching a job are welfa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the location, thre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ployment are social needs,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national policies.

employment intention;postgraduates; sports

G807.4

A

1004 - 7662(2015 )10- 0012- 04

2015-10-05

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浙江省研究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以体育硕士为例”(项目编号:L2014A038)。

张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意向薪资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具身感知情境下的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健身气功·大舞干预对大学女生身体意向的影响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近期主要农作物种植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