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域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影响因素测度

2015-11-05朱尔茜

江汉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服务业

朱尔茜

摘要:服务业是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区域和结构两个维度入手,同时考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和分配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力求勾勒出区域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影响因素的立体图景。

关键词:服务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新型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4-0016-05

一、引言

促进服务业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其产业影响因素,而不同地区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内部不同门类之间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属性。从区域看,我国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重点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从结构看,根据辛格曼(singelmann)分类法,消费者服务业(包括招待与食品服务、私人服务、娱乐与消遣服务、杂项服务等)作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历史较长,生产者服务业(包括企业管理服务、金融服务、保险与房地产等)近年来增长速度很快,而分配性服务业(包括运输与贮藏、交通与邮电、批发与零售交易等)正处于现代化的加速起步阶段。理论界对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鲜见。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从宏观层面探讨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游士兵(2006)将影响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因子变量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度、市场空间配置、服务业资源禀赋四类,每类因子变量下又分为若干指标,构建了4类19个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毕然、王英(2014)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服务业资源条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服务业发展,并构建了4类12个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第二类是对地区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张建升、谭伟(2011)提出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导致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并构建了3类10个指标评价体系;李辉(2004)利用1998-2002年数据分析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增长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共同对服务业发展起到显著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与推动力对吸引更多的服务业劳动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有积极作用,马虎兆和李春成(2009)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服务业的综合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服务业需求和供给的能力、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速度等对服务业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类是针对服务业具体行业研究影响因素。张纯、张丽敏、周楚(2013)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级市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化率。吉亚辉、杨应德(2012)采用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学原理对2005-2010年间我国191个城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城市信息化水平以及劳动力数量对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外资使用、进出口量对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较不显著。

总体来看,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但探讨不够深入,迫切需要创新多维、立体的观察视角;在分析影响因素时,不区分供给侧与需求侧,且偏重需求侧的影响因素。这也反映出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偏重需求管理的特点。

二、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识别

服务业增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分为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两类。供给侧主要有四个方面:资金水平、价格水平、技术水平、市场繁荣度;需求侧也主要有四个方面: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相对发展水平和国际化影响。

1 供给侧影响因素

(1)资金水平。生产要素的积累对于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不少服务业都具有一定的资本密集性,或者至少需要获得相当的流动性。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小企业是服务业的主力,资金供给水平对服务业发展有重要影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衡量(DEP)。

(2)价格水平。价格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单位要素投入的价格越高,生产成本越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规模将随着成本的提高而缩小,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服务业。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衡量(PRI)。

(3)技术水平。技术进步是决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更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需要靠技术创新支持服务业快速发展,技术水平对服务业的影响作用将更加凸显。技术水平的影响通过劳动者技能和技术应用两方面发挥出来,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技术市场成交额(TBC)和教育经费(EDU)来衡量。

(4)市场繁荣度。繁荣的市场、兴旺的交易能够吸引潜在市场主体进入市场,从事服务业生产。在理论上,市场化意味着政府放宽准入,引入竞争机制,这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有利于行业内竞争,有利于形成更为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从某种程度上促进服务业增长。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地区快递业务量(LOG)来衡量。

2 需求侧影响因素

(1)收入水平。经济学理论认为获得收入是产生需求的物质基础,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以往的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各国服务业产值比重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人均GDP较高的国家,服务业产出也相对较高,人均GDP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人均GDP来衡量。

(2)城市化水平。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服务业的集聚地。服务品的非储存性,即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大多数服务品只能在当地市场出售,城市化带来人口集中居住。产生巨大的服务需求,更有利于服务业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促使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服务业增长就是有力证明。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CIV)来衡量。

(3)工业化相对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就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行业。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及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建筑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主体,因此,工业化程度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工业产业增加值(IND)来衡量。

(4)国际化影响。扩大对外开放,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大背景。开放条件下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促进分工深化和生产率提高:通过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引起的知识和技术外溢,提升我国技术水平,从而促进服务业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扩大了投资规模,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开放有利于竞争环境的形成,促使国内企业创新,提升服务业竞争力。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外商投资进出口总额(INT)来衡量。

三、实证分析

利用2004-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1 计量模型的设定

由于面板数据模型有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聚合最小二乘回归),不同模型的回归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数据先分别作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再用F检验(其原假设为H0:all μi=0,即混合回归是可以接受的)和LSDV法考察,发现大多数个体虚拟变量不显著,故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前述辛格曼分类法将服务业分为消费者服务业,包括住宿与餐饮和其他行业增加值;生产者服务业,包括金融业和房地产;分配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和零售。混合回归模型分为16个子模型回归,即在总服务业产业增加值、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和分配服务业四个类别下分别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作回归分析,从而从区域的角度观察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因素。

2 实证分析

用STATA统计软件得出以上模型设定的实证结果如下。表1-4显示了我国区域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影响因素的情况。

(1)全国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影响因素。从服务业总体的影响因素看,供给和需求方所列出的影响因素符合预期且显著:资本、技术、教育水平、市场繁荣度、人均收入、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均为正影响,而价格反向影响服务业发展。其中,人均收入、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相对发展水平对服务业影响较大。从服务业的三种结构的模型结果看,所有因素影响也符合预期,但显著性较总体看稍差,这可能是因为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和分配性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基本因素有所区别。影响消费者服务业的主要因素有资本、技术、教育水平、市场繁荣度、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供给方的影响较大;影响生产者服务业的主要因素有资本、价格、教育水平、市场繁荣度、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供给方影响较大;影响分配性服务业的主要因素有资本、教育水平、市场繁荣度、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和国际化水平。需求方的影响较大。

(2)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影响因素。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与预期相符且显著。分类别看,影响消费者服务业的因素有价格、技术、教育水平、市场繁荣度、人均收入、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其中技术、教育水平和市场繁荣度影响较大,供给方的影响大于需求方的影响。影响生产者服务业的因素有资本、教育水平、市场繁荣度、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和国际化水平,这与东部地区的地理优势和一贯的经济优势地位相关。影响分配性服务业的因素中,需求方的影响更大一些。

(3)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影响因素。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与预期相符但显著性稍差,仅有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教育水平、人均收入和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有显著影响。分类别看,影响消费者服务业的因素有技术、人均收入、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其中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相当大。需求方的影响大于供给方的影响。影响生产者服务业的显著因素仅有技术、教育水平和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且影响相对较小。分配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仅有技术、人均收入、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需求方的影响远大于供给方。

(4)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影响因素。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与预期相符但显著性较差,仅有教育水平、市场繁荣度、人均收入、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有影响且显著。分类别看,影响消费者服务业的因素中需求方影响较大,且城市化水平有相当大的影响。影响生产者服务业的因素中需求和供给各两个因素,其中教育水平、市场繁荣度和城市化水平有较大影响。影响分配性服务业的因素仅有两个,教育水平和工业化相对发展程度,且影响较大。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供给侧因素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大致沿西部、中部、东部地区渐次递增。例如,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者服务业主要受需求侧因素影响,而东部地区主要受供给侧因素影响;中西部地区分配性服务业发展受需求侧因素影响的程度远大于东部地区;由于东部地区服务业占全国服务业的比重较大,全国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与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相同。这一规律的含义是:越是发达经济体,其服务业发展就越受供给侧因素影响,或者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供给侧因素将成为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在那些欠发达经济体中,需求才决定服务业发展。

第二,供需因素对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影响,从消费者服务业到分配性服务业,再到生产者服务业越来越不明显。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供需因素对消费者服务业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且可以轻易比较出供需哪一方因素的影响更大;供需因素对分配性服务业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地区尚能比较,西部地区的影响已不显著: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供需因素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影响均不显著。这一规律的含义是:消费者服务业由于作为传统产业发展历程较长,市场竞争充分。产业发展主要由市场因素决定:分配服务业虽然总体属于新兴产业,但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产业发展基本受市场因素影响;生产者服务业多属进入门槛较高、垄断性较强的行业,产业发展多受市场之外的行政等因素影响。

第三,无论何种服务业内部结构,基本都受到技术水平特别是教育程度、市场繁荣度、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相对发展水平等四个重点因素影响。从实证分析结果不难看出,供给侧因素对消费者服务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有重要影响,需求侧因素对分配性服务业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不论是供给侧因素占主导的服务业,还是需求侧因素占主导的服务业,供给侧因素中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教育程度、市场繁荣度,需求侧因素中的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相对发展水平都不可或缺。这一规律的含义是:任何一个地区或经济体要促进服务业发展,都必须重视发展技术、发展市场,同时用城市化集聚人口,用工业化创造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我国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如下:(1)东部地区应高度重视供给侧因素对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作用,用鼓励技术创新、教育优先发展、完善市场体系的办法促进消费者服务业发展;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促进资本积累、教育优先发展、完善市场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办法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用增加居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办法促进分配性服务业发展。(2)中部地区应在继续保持需求拉动的同时,更加重视供给侧因素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逐步实现服务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在重视教育、发展市场的基础上,有重点的统筹服务业内部结构。具体来说,用鼓励技术创新、增加居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办法促进消费者服务业发展: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鼓励技术创新、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办法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用鼓励技术创新、增加居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办法促进分配性服务业发展。(3)西部地区应牢牢把握需求对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服务业市场需求。同时注重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为在中远期实现供给侧对需求侧影响因素的替代打下基础。在重视教育、发展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有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具体来说,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办法促进消费者服务业发展;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教育优先发展、完善市场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办法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用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办法促进分配性服务业发展。

(责任编辑 陈孝兵)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服务业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