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华德福和公办教育相遇——访郑州市管城区教育局局长穆培华

2015-11-04姚曦张艺芳郑州报道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德福公办国学

本刊记者_姚曦 张艺芳 郑州报道

当华德福和公办教育相遇——访郑州市管城区教育局局长穆培华

本刊记者_姚曦 张艺芳 郑州报道

穆培华:“教育退回底线,回到原点,自然也要回到这样一个喜乐的状态,如果在教室里孩子们一个个不是喜乐乐、活泼泼,而是病恹恹、命蔫蔫,我们还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好教育吗?”

2015年5月22日,第二届中原华德福国际论坛在郑州开幕,2014年5月,第一届华德福论坛也在这里开展。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教育局局长穆培华是论坛的策划人。从外形看,他是个典型的北方人,个子高,说话中透着儒雅。

一只脚踏进华德福,另一只脚踩着现实

先来看几组数据:

早在2010年7月,河南省人口总量突破1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口过亿的省份。

郑州市一所普通公立小学约有2000名孩子,大班额普遍存在。目前,国内的所有华德福学生加起来2000人左右。一所华德福学校,从幼儿园到九年级顶多300人。

管城区的公办学校里有2000多名教师,已加入华德福兴趣小组的老师52人。

这些数据,就是穆培华所脚踩的现实,2013年以来,他心里仰望着华德福教育的星空。

穆培华分析,“50人左右,也是很小的一个比例,就像你说的,只是融化了冰山的一个洞。但是也不能说只有这50个人是好的,是对的,有一批相当数量的老师,即使不做华德福教育,也在体制内进行各种的改革创新——高效课堂、校本课程、新教育、海量阅读等。”

然而,随着改革往纵深处发展,穆培华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些改革创新都不能解决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对孩子身心发展具体而微的观察和了解。华德福教育的儿童观是:你要对你所教的每一样主题的真正精髓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此,在教学中,你才不会用与生命本身疏远、分离的教材。我们必须一再地重复这一点,你一定要随时考虑到,儿童是身体、灵魂及灵性完全合一的一个整体。身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你应该全然专注地观察人类及人类生命的本质,你的教学计划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只不过华德福教育是个新生的事物,也一直属于小众化的教育,老师接受这种培训的机会非常少,对此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实践者非常少。多举办一些这样的论坛、培训,就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去了解,他们就有可能成为在公办学校敢于实践华德福教育理念的老师。”

论坛上,管城区请来了不少国际、国内的一线华德福教师:国内几个主要华德福学校的创办人李泽武、郁宁远、黄明雨,他们既是中国华德福教育的创办者,又都坚持在教学一线做主班老师,他们都亲自来到郑州给管城区的老师授课;教马东方老师华德福英语课程的莫妮卡老师(Monica Boyd)来自加拿大;教朱安琪老师和阎玉萍老师儿童戏剧的Ofer Sagie老师,来自以色列;帮助管城区教师剧社排演戏剧的空间体育导师罗绚等。与这些华德福教师的直接接触,让华德福兴趣小组的老师们开始了华德福课程的学习和研究。

阎老师给笔者看的视频里,年长些的老师四十多岁,蹦蹦跳跳做着晨圈运动,或者边唱边跳,能清晰地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或许在那一刻,他们与真实的自己相遇。正是这些华德福课程的探究,让公办教育的土壤有所松动,一些特别的故事出现了。在本期其他的文章里我们会做详细介绍。

丝瓜教育学

2013年,借由与一位华德福家长的机缘,穆培华和20多位校长等一行人,参观了成都华德福学校。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瞥,但心中一直在寻找真教育的穆培华还是有了重大发现,教室里的优雅环境,孩子们鲜活的主课本,主班老师的经验介绍,李泽武校长的讲解,让他心潮澎湃,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教育吗,就在那一刻,他与华德福教育结缘。

参观华德福学校之后的震撼持续了很久。在仔细研读华德福相关书籍的过程中,穆培华重新认识到种子的力量。

穆培华和来自英国的莱雅琴大师John Billing老师

在第二届华德福国际论坛上,穆培华在他《华德福与公办教育的融合》的发言中,从一粒种子谈起了教育。先从一位华德福老师的画作开始,画中描述种子从发芽,到长枝、开花、结果、产生新种子的过程。“在普通的情况下,围绕种子散发出许多生命之光。这些种子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芽,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你不知道这个道理,那么你就是不懂教育,你的孩子在这种教育里面,他就不可能发芽。”经由这幅画,他开始反思教育的本质。

“植物的生长方向决定了命运,它是有理想的,它要开这个花。很多植物在开花之前,你看不出它是什么样子的,就像每一位母亲怀孕的时候,一直在猜孩子长什么样子呢。其实,孩子是可以开花的,每一朵花都不一样,一个孩子就是一朵花。”

强调在教学中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的老师,大多是“白板论”的支持者,他们认为:不教给孩子某些知识,孩子便不会拥有某种认识。

华德福的成长阶段理论认为,0—7岁的孩子,遗传了父母特征的身体,处于自我懵懂的状态,换牙之后,他就成为有个性的自己。人智学相信孩子是有灵性的,那些灵性通过艺术化的教学和活动,形成思考,被唤醒出来。这就是华德福教育理念与公办教育里多数教师那些固有观念的本质区别。

最近,他观察家里露台上种的丝瓜,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着自己的《丝瓜教育学》:一藤丝瓜活泼泼地爬向天空,带着满心的欢喜!薛仁明老师说,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在《论语》开篇就表达得很清楚,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一派光明喜庆,这与西方的原罪受难受苦的文化大为不同。教育退回底线,回到原点,自然也要回到这样一个喜乐的状态,如果在教室里孩子们一个个不是喜乐乐、活泼泼,而是病恹恹、命蔫蔫,我们还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好教育吗?昨天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朋友告诉我,在纽约大学学英语的方式跟国内也没太大区别,上课最大感受就是,老师都很幽默,学习方式也比较活泼,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正是这种喜乐的课堂状态让学习高效而幸福。

穆培华对教育的关注和学习起源更早,十几年前他在宣传部门工作,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做了一次调研,调研的结果让他深深地震撼,虽然从师范学校毕业,但他从来没有认识到教育对一代新人如此重要。从那时起,他就和管城区的部分学校创办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自费订阅了《中国教育报》等各类报刊杂志,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类书籍,还自修了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证书。后来,他又先后到街道社区、组织部等单位工作,但在他的办公室,摆放最多的仍然是教育类书籍。2013年,他从组织部调任到教育局,才真正开始对现在的教育做出点儿改变。

他想把华德福教育理念引入公办教育,做成一系列公办学校可以参考的华德福课程体系,但随着这件事情的推进,他发现:“华德福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不要说公办学校融合起来有困难,即便是华德福学校,他们去做师资培训,培养一位真正的华德福老师也很难。所以他们经常说,我们其实不是一个华德福老师,而是在成为一个华德福老师的路上,正是因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华德福老师,非常困难,华德福的理念、课程设置,要求老师具备的能力、品质都比较高,只有一个优秀的、全面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老师,才有可能完成这个教育体系所赋予教师的使命。”

对于一般的教师而言,直接去理解和翻阅“人智学”的书籍,有一定难度,穆培华建议,“先读一些华德福教师的书,比如特林·芬瑟的《学校是一段旅程》等,再接触斯坦纳的典籍,更好一些。”在对于华德福理念的追寻和实践上,穆培华是一位高屋建瓴者。

不管是排演戏剧时,对于故事的选择,对于剧本创作背景和深刻含义的解读,还是对于国学之于华德福在地化的意义,他都是一位引领者。在公办教育中推介华德福理念,但是并不强硬,而是给予感兴趣的老师创造学习的机会。

从向外看,到向内看

从2004年,国内第一所华德福学校的创办,到十一年后的今天。华德福课程的本土化,一直是华德福教师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有的家长选择华德福之后,更重视孩子的国学素养。许多公办小学也在学校里让孩子阅读中国经典。“国学经费很早就下来了,能找到很多人讲国学。然而,我在思考,这种国学怎么能带给孩子。”

穆培华局长去读经的学校调研。他把所有的老师请出去,只留下孩子在教室里,“我们来玩儿真心话大冒险,谁都不能说瞎话。这些书你们喜欢背不喜欢?”

小孩子都不说话。一个孩子慢慢举手,“不喜欢”。其他孩子看他举了,也举手说,“不喜欢”。

“好,放下吧,有没有喜欢的?这会儿你也要说实话,他们都不喜欢,哪怕你一个人喜欢,你也可以举手,又没有什么错。”

“有喜欢国学的孩子,但是你会发现,真正喜欢背这些的孩子很少,绝大部分孩子不喜欢。孩子说,我烦的时候,老师逼着我们背,气得都摔这个书。这就是你的一片好心。校长绝不是说拿这些来毒害孩子的,但是如果方式不对,等于会起反作用。对这些孩子如果产生伤害之后,他们可能一辈子对国学产生反感。传播的方式不对,就事与愿违了。”

第二届华德福国际论坛之后,本刊记者又去了一趟郑州,刚好遇到薛仁明老师应穆培华之邀,来此讲座。“也请其他老师讲过,不过他们的学问做不到。薛老师讲国学,极为生活化,像是聊天。夏日炎炎里,给老师来一杯‘国学’,不很好吗?将国学融化在你的生命里、气质里,我们对小孩儿的期待不就是这样的?你不能指望每个小孩儿都成为国学大师。”

一位西安华德福学校的家长也来到郑州,听薛仁明讲国学,与薛老师交流。这正是华德福教育的一个特点——本土化。管城区的赵雨老师曾经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业余时间喜爱书法,加入华德福兴趣小组后,到郑州华德福学校实习,正在研究形线画与小篆之间相似的笔画,以引入对幼儿的识字教学。南十里铺小学校长曹显阳和赵丽君等几位骨干老师,正在尝试以故事引入汉字教学,并讲解这个字的文化涵义。排演戏剧,也不只限于国外的经典,阎玉萍、朱安琪和王宇鹏等老师正在排《大闹天宫》,将经典演绎成戏剧。(形线画课程、汉字教学、戏剧都将在本期其他的文章里做详细介绍)在研究这些课程,或者排练戏剧的过程中,都需要老师们对中国文化有极其深入的研究。

所有的向外看,最终都需要向内看。对老师来说,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研究,无法做出中国的华德福课程体系。而中国的文化经历过几次断层,想研究得精深,极费功夫。

穆培华说,“做华德福课程,最大的困难,是老师缺编比较严重,老师的工作量比较大。老师要学习,要改变,要研究,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很多老师没有时间,平时课也很多,很累,班额也很大,转变起来有难度。”

思考,情感,意志

德国华德福老师赫尔穆特·埃勒引用丹麦作家和赞美诗作者Grundtvig的诗句,“什么是思考,当情感意识到自己,就变成了思考。”思考、情感、意志,这正是华德福教育所想赋予孩子的。

管城区的数学老师参加华德福培训后感慨:华德福的课程进度真慢,讲一个“7”用了一节课,按我们的教学大纲很难进行华德福这种方法。数学组的老师,学做华德福课程是最难的。而有些课程,比如体操或者音语舞,都可以直接用在体育课上。

第二届中原华德福国际论坛上,国外华德福老师用莱雅琴伴奏,跳着优律司美

情感→思考→意志力

在国内办起一所华德福学校,每一位其中的老师都会觉得艰辛,家长的认识,是最大的阻碍。毕竟,华德福课程是慢的,与公办教育的教学大纲相比,它是不着急的,慢慢等待每个孩子灵性的“爆发”。不是要求每一个孩子成为什么,而是成为自己,通过不断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精神。

将华德福理念引入公办教育,势必推动公办学校老师对于教学方法的再思考,以及对教材的整合,北京亦庄小学的全课程也是源自华德福跨学科教学的理念,本刊上期曾做专题报道;郑州管城区学习了华德福艺术化教学的方式,加上对教材的整合,体察孩子的发展和需要,同时达成现有的教学目标。

认可华德福教育理念的人越多,华德福理念在公办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大。穆培华一直是摸索的心态。管城区有个少儿合唱团,2014年夏天,穆培华出主意,“让孩子在商场做快闪。”孩子的声音甜脆,商场里的人停下脚步,侧起头静静地听。孩子后来觉得“挺有成就感,以前都是在舞台上,中规中矩,那次在一个大商场里面唱,唱完就走了。”颇有侠意。“一定要让孩子觉得好玩儿。学唱歌、学跳舞、学弹琴,一定要让孩子玩儿起来。”

走在郑州的市区,很多建筑在修,陪同我们采访的司老师指着路边的几栋未完工的建筑,“你看,这在修一所中学。几年前,城市化进程突然加快,来郑州市上小学的打工者子女更多了,他们也希望享受这里的教育。如今,一批批孩子即将小学毕业,初中又不够了,只能扩建。”教育改变一个城市的容貌,也改变一个社会的文化,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德福公办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厚德福酱肉为什么那么火
厚德福九大行业优势 让你加盟无忧赚钱快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二十多年老字号经久不衰 厚德福以真技术谋发展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背着铁锅长征的女红军贾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