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卡格局突变?

2015-11-04王兰

汽车观察 2015年8期
关键词:重卡东风产品

王兰

陕汽会超越一汽、东风吗?陕汽认为很难甚至不可能,但东风的经销商已经开始担心了。

“冰激凌哲学”认为,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能在夏天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此,2015年的重卡市场恰恰是逼迫重卡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强身健骨,不断转变的最佳时期。在新常态下激烈拼杀的重卡市场,各企业的市场格局是否会随冬天的逼近而重新洗牌呢?那些市场反应迅速,产品品质获得用户认可的企业又是否会不断超越,排名上移呢?

调整市场策略

市场向来优胜劣汰,市场环境恶劣时,正是考验企业实力的关键时期。从2014年起,我国各主流卡车企业就开始考虑应对2015年市场不景气的策略。

2014年,国内重卡各细分市场所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较大变化。其中,牵引车上升了4.4%,载货车上升了0.4%,自卸车下降了14%。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基建、地产投资减少。同时,受内蒙、山西、新疆等煤炭产量大幅下滑的影响,与煤炭开采、运输相关的自卸车销量受到极大影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马力、大排量牵引车逐步成为行业主流,公路用车也成为各个整车厂的主攻方向。2014年,以自卸车见长的重汽、陕汽,经过产品结构调整,在牵引车市场均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东风商用车总经理黄刚表示,2015年,东风商用车公司将聚焦于推广“国IV”产品,通过不断提高“国IV”市场营销服务优势,来提高市场份额。

2015年,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赛事村里“琉璃黄”的东风天龙旗舰版成了“抢眼神器”,东风商用车品牌和产品推广借助体育赛事的营销策略,让东风在国内销售主战场蝉联销量头把交椅。

“2015年,中国重汽营销工作的重心是将产品线调整至曼技术发动机与车桥上,2015年曼技术产品销售占比超过1/3,真正形成中国重汽产品的新优势。即通过曼平台优势聚焦产品。”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蔡东在重汽2015年商务大会中提出了2015年目标。

陕重汽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周银朝表示,2015年,载货车和专用车则是陕汽定点突破产品。2015年7月25日,陕汽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全系载货车上市发布会”,宣布陕汽载货车全新产品以领先形象进军市场,全面覆盖蔬菜绿通运输、零担运输、倒短运输、快递运输以及冷链运输等细分市场,一时间“陕汽轻量化”的概念走红市场。陕汽此次发力载货车市场,也同样宣示陕汽重卡已全面完成产品结构调整和扩充,从发现、满足、创造细分市场需求出发,实现陕汽品牌由工程专家向物流专家的转变,更多表露出陕汽要做载货车市场“主角”的野心。

有“野心”,还需要有实现野心的“优势”。据了解,陕汽载货车三年磨一剑,凝聚陕汽超强研发技术的历史底蕴,超越客户期望,树立了“最低油耗、最优自重、最高品质、最舒适、最安全、最智能”标杆的价值全新典范。

2015年,福田戴姆勒提出了霸气的市场目标:“销量要居行业第二,要在市场整体不看好的情况下谋求13.9%的增长。”

在牵引车细分市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一汽解放,2015年将坚守牵引车优势。但解放依然面临竞品升级和需求结构变化的挑战。所以,解放着眼快运零担、散配、重载市场,将巩固6X4大马力优势,以JH6及J6领航版主打高端需求市场,继续增强产品竞争力,聚焦大容量、低份额地区。

增量市场的拼杀

无一例外,我国重卡前五纷纷预测,2015年,牵引车细分市场将出现增长,载货车、专用车市场将保持稳定,自卸车市场将下降。而且面对存量的重卡市场,各家企业纷纷在年初调整了产品战略。在牵引车市场保持市场高占比的企业在保卫自己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警惕着其他品牌的抢夺。而在载货车、牵引车、专用车市场不处于优势,甚至不是主力市场的重卡企业纷纷补齐短板,巩固过去市场地位的同时,谋变着新的市场份额。

2015年,中国重卡市场一片萧条,产业链上的生产商、经销商纷纷感受着冬天的寒冷。然而,对于处于“生死存亡”市场考验中的卡车人来说,我国货运物流市场的不断增长,给他们提供了温暖和信心,同时也成为各家重卡企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如表可以看出,正如大家预测的一样,上半年牵引车市场同比降幅19%成为重卡市场里下降最少的细分市场,载货车市场以降幅25%位居第二。

据发改委统计数据指出,上半年全国公路完成货运量162.9亿吨,同比增长6.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完成货物周转量2953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

据中国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今,中国快递业务量由15亿件增至140亿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4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快递市场规模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

事实上,不仅快递业,中国在2012年就坐上了全球物流业市场规模的第一把交椅。来自美国供应链调研与咨询公司Armstrong & 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业2013年的市场规模达1.59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8.6%,蝉联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是美国,物流业市场规模为1.36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5.8%。

“如果说网络的普及成就了电商,那么电商的发展则成就了快递业的高速发展。”国丰快递通州永顺营业部总经理李京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的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网购,而中国从来不缺少购买力,购买的东西大多需要快递来运输,这也间接促进了国内快递业的发展。

与我国火热的快递业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不断下滑的重卡销量。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5年1至6月,总计销售重卡28.22万辆,行业整体降幅为32%。销量前五名分别为,东风、重汽、一汽与陕汽并列第三、福田;各家重卡企业半年销量分别为,6.56万、5.42万、4.19万、4.19万、3.86万;同比增幅为,-24%、-23%、-39%、-32%、-40%。2015年2月、3月、4月、5月连续四个月中国重卡市场跌幅超过30%,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萎靡,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终端需求不旺。据了解,目前全国很多地区的工程建设投资都处于停滞状态,大量重型车辆处在停工甚至半停工状况。

“现有的车都用不上,更别提买新车了。”一位一线经销商这样说。

谁有危机?谁有野心?

行业第一的位置常常被人垂涎。多年位居行业第一的东风可有危机感?

“2015年,陕汽的载货车产品推出的如此迅速,将客户需求看的如此重要,产品轻量化、低油耗以及产品开发的时候将尊重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表现的如此细致。作为东风的经销商我有很大的危机感。”一位一线经销商显得忧心忡忡。

有媒体评论,2015年东风依然保持着多年的重卡市场老大地位。但是半年来,在行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东风的重卡销量在月度数据还是半年数据方面也未能脱离下降态势,整体市场环境的收缩,给第一名带来的也许只有“第一名”。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6月,东风除1月份实现10%正增长外,其余均出现负增长,2月份第一次重汽单月重卡销量超越东风位居行业第一,东风排名第二。

《汽车观察》记者整理上半年重卡销售数据发现:2015年1至6月重卡销售总量排名为,第一名东风销售66629辆,第二名重汽销售54294辆,第三名一汽销售42140辆,第四名陕汽销售42068,第五名福田销售38459辆。东风领先第二名重汽12335辆,领先陕汽24561辆,看来其他品牌想超越东风,2015年的可能性不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名陕汽与第三名一汽只差了72辆,排名变数的可能较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表示,一贯在产品和服务布局上不乏新意和深意的东风,一贯市场调研做得透彻,在内部管控方面颇有一套的东风,显然不会轻易将机会留给别人。高层震荡,让目前的一汽解放上下无心工作,如果真是这样,产品无新意、营销无看点的解放,未来的市场中解放拿什么去竞争?其市场地位非常危险。

业内人士表示,多年第一的东风在载货车市场一直占据行业市场优势,2014年东风在快递电商载货车市场占据5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整体行业上涨的背景下,东风注重量大的载货市场,能够凸显优势。但在目前整体行业下滑的背景下,东风如果还是如过去一样,只关注全国市场总需求量在一万以上竞争激烈的红海大市场,而忽视了全国需求量在一万以下,甚至几千台的蓝海小市场,就有些过高估计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东风多年前就以载货车轻量化为产品特点,在每个重卡企业都稳居各自特长细分市场的时候,东风在载货车市场优势明显,如今随着治超严格,各家重卡纷纷关注轻量化和低油耗的时候,如果还想异军突起,继续保持优势,东风还需戒骄戒躁,重新审视市场。

“最近,东风重卡市场价格战打的有些激烈。而且东风推出新车型的速度有些慢,据了解,东风国五卡车在今年底明年初才能在北京上市,经销商半年没有车型销售的话,其市场份额是否依然保持一定占比,不被抢夺,都是未知数。如今,市场竞争激烈,谁新产品推出的快,谁就能占领市场先机。”一位北京客户这样说。

“也许多年的行业第一,让东风有些轻敌和骄傲了吧。”一位客户幽默的说。他认为,陕汽这次推出的载货车产品,不仅竞争电商、零担、快递、同城等红海载货车市场,还关注了运输鱼、农副产品、药材等全国不足一万辆总量的蓝海市场,这种市场布局给竞争对手产生压力。匹配康明斯发动机的陕汽L3000在与东风同类产品配置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而陕汽在产品细节以及满足客户需求方面更胜一筹,这样就会抢夺一部分东风载货车用户。同时,现在一汽解放因为高层调动,销售团队人心不稳,陕汽很有可能会抢夺东风和一汽的市场份额。

一位姓王的经销商则表示,“福田虽然位居行业第四第五,与陕汽处于竞争胶着状态,但是福田在市场反应力和营销策略上一直被业内看好,其市场地位不可小视。”

因此,《汽车观察》杂志记者致电让别人担心的当事人——陕汽销售负责人周银朝,他表现的异常冷静。他说“我们推出载货车是调整产品结构,目前重卡前五的市场格局不会有太大改变。陕汽要想超越竞品需要时间,而且难度很大。一汽虽然处于多事之秋,但是一汽依然是一汽,产品底蕴和市场格局依然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其实力不可轻视。只要一汽队伍稳定了,平稳过渡后,其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一定会上来。东风是业内做得最好的商用车企业,除了载货车市场的优势,东风在细分市场的优势也很突出,冷链、危险品运输细分市场东风基本占据60%的市场占比,而且东风渠道建设也很完善,陕汽超越东风很难,甚至可能性很小。”

总之,一条恒古不变的定律是:市场排名靠后的企业加紧深耕不断抢分更大蛋糕,市场排名靠前的企业高处不胜寒,稍微疏忽就会被取代。欲擒故纵也好,奋力抢夺也罢;心生骄傲也好,处于亚健康也罢。在市场动荡的2015年,企业要想取得强劲的竞争力,还需要拿出真功夫,谁能超越谁?谁进步?谁后退?谁说了都不算,市场说了算,客户说了算。

从盯对手到盯用户

让东风和一汽不安的陕汽,7月25日的新品发布会到底发布了什么?

7月25日,陕汽在北京临空皇冠假日酒店举行了以“价值承载货通天下”为主题的陕汽重卡全系载货车“百城联动”上市发布会。会上发布的均为陕汽用3年时间研发的新品,涵盖日用工业品、快递、区域配送、冷链运输等细分市场的全系载货车具备五大优势:最低油耗,百公里平均综合油耗18-28L;最优自重,6×2载货7.5吨,8×4载货9.8吨;最舒适,整车舒适性提升55%;最安全,驾驶员生存空间刚度提升22.9%;最智能,天行健+车轮滚滚两大智能服务平台。同时,还提供了产品高标准的环保、安全、舒适、服务支持等。

据介绍,陕汽载货车采取了正向研发模式,3年来只向市场供应了小批量产品,更为关键的是,在研发初期,陕汽让用户顾问提出了许多建议,确保产品更满足用户的实际用车需求。陕汽载货车项目组经理汪翔表示,项目组成立时的定位是不再跟随对手,一定要与别人有差别,比如油耗要低10%以上,这样的产品才有足够的竞争力。陕汽要通过用户的实际需求来拉动产品,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对需求的研究,就没有如今产品的诞生。

陕汽控股董事长袁宏明也表示,陕汽关注用户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载货车市场的新进入者,陕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十几年前陕汽做载货车的时候总在看对手怎么做,而现在是看用户怎么用,完全基于用户需求的研发,这就让陕汽完全抛弃了跟随的战略,使设计标准大大提高。

在客户眼里,赚钱工具——卡车能带来多少收益是选车标准。卡车好不好,靠实力说话。只有车辆实际运营之后,才知道是真好还是假好。

无疑陕汽载货车在用户那里获得了认可。

陕汽用户——北京世纪畅通物流有限公司的宋洋表示,作为快递行业的代表,世纪畅通物流对车辆的要求非常苛刻,重点考虑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大容量,陕汽的载货车容积达到了63方,新品更是可以做到68方,另外,经济性也很重要,相比之下,陕汽的车每公里能节约0.2元,3万公里保养一次也使车辆的维护费用降低。快递已进入微利时代,陕汽载货车具备的种种优势可助力快递企业更好地运营。

经常在山区拉药材拥有多品牌运输车队的安徽运输车主汪文祥则对陕汽X3000载货车的售后服务和刹车功能给予肯定。他说,“我们经常跑山区的卡车,刹车片损耗严重,更换刹车片的频率是跑公路卡车的4倍,基本卡车运行4~5万公里就要更换刹车片。陕汽X3000在跑到四万公里的时候,我不放心,检查了一下刹车片,发现刹车片只磨损了1/3。陕汽X3000十万公里不换刹车片肯定没问题。”汪先生准备给周围的同行推荐陕汽X3000。同时,他还对陕汽的售后服务表示认可,“跑货物运输,时间就是金钱,陕汽的24小时售后服务让我感觉很温暖。陕汽晚上维修、保养,不耽误我第二天的装货、运输,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为客户着想。”而且,汪文祥使用X3000载货车后,还对陕汽的细节给予了肯定:“它的驾驶室内左侧有通行卡的卡槽,有了这个简单的设计,需要找通行卡的时候就再也不会手忙脚乱了。”

零担运输最看重卡车的油耗和轻量化。在西安周边跑短途,以运输钢材为主的陕汽用户袁凯则对陕汽新M3000表示认可。他说,“陕汽新M3000油耗为1.1元/公里,同比其他品牌节省0.2元/公里。这款车容量大,同样的货物重量,运费可降低100元,在运输市场竞争优势明显。而且空调特别好用,开到一档就很凉快,即使现在的高温天气,空调也从来没开过二档。”舒适、节油、轻量化的新M3000不仅给他带来良好的驾驶体验,也给他带来了满意的回报,“15天,我的毛利润大约8万元。”

用户们坦言,白热化的货运市场让他们对车辆的轻量化和低油耗越来越关注。过去货运市场是按元算,后来按角算,现在是按分算甚至按厘算,让他们对卡车的性能越来越“计较”。看似油耗节省0.2元/公里,数字不大,但是对于一个年运行20万公里的卡车运输车主来说,一年就节省了将近4万元的开支,加上节省的维修费用,一年下来陕汽卡车给客户带来多少收益,精明的运输车主肯定早就算清了这笔账。

同时,陕汽载货车产品还提出三年不限里程的最长保养期。有底气的产品,才敢发出承诺,看来此次陕汽底气十足。

猜你喜欢

重卡东风产品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Honda第十一代思域
东风日产轩逸e-Power
我国重卡年销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竞速
品牌视野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