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设计的协调标准-空间追求——以白天鹅酒店中庭为例分析

2015-11-03关雅明孙璇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2期
关键词:白天鹅中庭空间

关雅明 孙璇

(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2.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复合设计的协调标准-空间追求——以白天鹅酒店中庭为例分析

关雅明1,2孙璇2

(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0002.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广东广州510000)

复合设计研究的是多个问题之间的交叉问题,而其服务的是设计的本质空间。通过案例分析,寻找使得各个问题协调的标准。同时指出了酒店中庭的作用。

复合设计;白天鹅酒店;酒店中庭

1 酒店中庭的作用

酒店为什么采用中庭这种形式?设中庭有很多客观条件需要考虑,但是应该认识到,城市环境噪音大,中心用地虽然紧张,然人与人之间需要一个没有烟尘,环境优雅的交往空间。在建筑群之间穿梭的人们需要一个交汇中心。现代中庭亦是在这种需求下诞生的。建筑师对于空间的追求无疑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将从两大方面探索:①酒店的所处的环境决定了酒店的总体规划,而由建筑师对于酒店总体规划的考虑决定了是否采取中庭这种流线组织形式。②建筑师对于酒店立意及构思的考虑。

设计酒店过程中具体表达出对于环境的利用,以及其对于酒店的构思,决定了选择中庭与否。在决定采用中庭形式后,接下来中庭的大小、形状、风格都是跟整个酒店设计相匹配的。也可以这么说,选择中庭的酒店,首先是处于功能及空间的综合思考,认为此处设一个中庭比较适合。确立使用一个中庭以组织功能的思路。随之而来的则是对于其是否承担营业功能的思考。

例如80s初的中国大酒店等,最近有广州香格里拉酒店等,在不设中庭的情况下,也同样能解决功能问题。事实上,必有需求才有修建的必要。大多数情况下,甲方只知道需要的功能,至于修成什么样,或是什么样的建筑(中庭)才是好的,不甚了了。相同的例证更加具备说服力,在波特曼的中庭酒店成功以后,大部分著名酒业集团接受了中庭酒店这种模式,显然是开拓了眼界以及被事实说服的。

中庭创造的主题要有恰当的立意为依据进行选材和构思,就能意新而不乱,体奇而不黩。创作的核心是环境问题。设计师常说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包括大的环境影响(所处的地域、现状),也指微观环境影响(地形、古树、山石、周围建筑)。这使设计师创作时有意识地寻找当时、当地的元素作着力点,微观上可以找到各种具体手法和方式。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往往能超越空间距离和景观。中庭与周围小环境相结合的同时,如能与整个地域大环境相呼应,有助于主题的深化和个性的塑造。一个成功的复合设计,必然是大小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案例的分析目的是揭示设计构思酒店过程当中,建筑师采用中庭形式表达主题,是如何协调各系统的。

2 案例分析:白天鹅酒店

高33层,建筑面积10万m2。酒店临江而立,造型简朴,气势雄伟。其内部空间层次丰富,色彩淡雅。在城市酒店中,其中庭空间最为突出。中庭室内设计用料崇尚天然,与室内岭南新庭院和滔滔珠江水溶为一体,格调清新典雅,乡土气息浓郁而又富现代感。

如图2,白天鹅酒店地处沙面小岛,位于外国领事馆区。周围的建筑的都是两三层的洋房,绿树成荫。其南面是珠江。风景优美。整个氛围犹如处于景色怡人的风景区之中。

在建筑师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基地给设计带来的约束问题。设计打算从人民桥处道路交汇点建引桥直达基地的东面,以方便顾客。而用地形状是东西轴长,南北短。为了设计出一个略为有过渡收束空间的主入口,就决定了酒店主入口要设在东端,如何设计一条流线,把人流组织到西端去,又不会显得过于长呢?设计师分析其平面,可以发现方案是通过使用导向式中庭平面解决的。(即门厅加大堂加中庭的布局)。

这个过程体现了环境是设计的主要核心。在定下酒店总体规划构思之后,决定采用多进中庭形式组织流线。平行江面展开布置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是酒店各个房间都能看到南面美丽的珠江白鹅潭。这样使得室内外环境有很强的联系与沟通。

图1 某海边酒店空中中庭设计图

图2 白天鹅酒店

图3 中庭平面图

第二步就是对于功能组织安排,设计出引导人流的空间序列。酒店公共活动功能很多,光是各类餐厅就有十多种。由这个实例设计师可以看到粉红色的餐饮区域在酒店的公共活动区域所占的面积是很大的。因为其担负着大部分公共活动内容。中庭的中介枢纽功能是相当明显的。

中庭部分的空间竖向流线的组织自由度很大。白天鹅酒店中庭中介枢纽作用的分析图如图。酒店的主入口在第二层的东面,入口是一个二层高的大堂,首层的中庭主要用作连接为旅客出入必须的功能、并导向往上层的客房区以及餐饮、酒吧等功能。沿楼梯往下走是一个观景平台。再往下是中庭底界面围合的园林景观。并起组织商场及休憩用的咖啡厅作用。并连接向沙面三街的北面入口。三层起组织商务及风味餐厅等功能的作用。酒店的高级西餐厅设在首层公共部分的最西端,是为顾客服务的室内空间的一个最后高潮。

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调整中庭的大小,每一层的平面。同时结合需要进行景观设计。在实际操作中酒店在靠近珠江的一侧设置了中庭。整个中庭为40m×13.5m,高4层,为了配合导向性设计,从入口大堂处即沿45°导向珠江,并以此为契机,反映到室内空间和装修构成的各个部分。酒店休息区临江而设,旁为大堂“玉兔酒吧”,休息区宁静,视野质量高,透过巨型的玻璃帷幕,可以坐看外面江水滔滔,远观烟波浩渺,内观金亭古木,石刻摩崖,石壁飞瀑的“故乡水”,空间富有浓郁的乡土味。在这个设计中:①客房与中庭的结构是分开的。客房主体呈菱形。结构直接落地。②中庭在裙房中,呈长方形状,其大小及形状是因要解决用地约束的结果。

决定空间设计序列后,中庭室内设计格调的统一,有助于审美上的完整性。庭内柱子的饰面采用木板的天然纹理和本色。地面采用了桃红花岗岩地面。由门外延伸到内部,即或采用地毯,色调图案均与花岗岩取得一致。为了争强雕塑感,将所有花槽栏河分为三级,由下而上层层往外挑出。使得中庭的雕塑感延续了酒店外体形的设计。

第三步是景观设计,这是提高酒店中庭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厅中庭中庭采取前后两段形式,前一段门厅设9m见方玻璃光棚,贯通门厅的2~3层,后一段为中庭主体,上设藻井式的光棚。构成多层次、高旷深邃的大空间。中庭采用敞廊形式,绕廊遍植垂萝。内部设有假山、瀑布、喷泉、回廊、曲桥等多种设施,与玻璃幕墙外珠江上的景象交相辉映,使人有如走人画境之感,亦真亦幻,景象万千,真叫人不忍离去。

围绕中庭在不同标高上,结合组景布设一组多边斜角的亭榭,在西端三层高的石山上设六角金顶山亭,中庭的东端首层设八角山溪水榭,在二层南侧处于两厅之间设三角亭式青铜鸟笼。三者构成犄角之势,这也反映环境特征的斜角构思,更为突出。

从庭东向西望,石壁飞瀑,云寺岚亭,天然图画。人园门至餐厅内部,则见窗明几净,红木椅桌,高贵典雅,洞罩格扇,剔透玲珑。经过水石攀登,高低序列的变化,至此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受。其他部分亦采用木格通雕格扇,仿古仕女饰壁,配合室内设计园林化的总格调。

中庭的景观展示跟周围环境是相匹配的:①浓郁的岭南传统园林风格,与美丽的白鹅谭相得益彰。②与周围的领事馆的2~3层别墅式的氛围相配。虽在城市中,却“闹中带静”。所以酒店选择中庭形式,其设计也很好地体现了景观展示作用。

白天鹅酒店中庭的文化主题是非常成功的。中庭以碧山瀑布为主景的焦点,并命名为故乡水。瀑布高达10多米,分级奔腾倾泻而下。水石轰鸣,雾珠簇溅。再现祖国山水景色,令归来的海外游子顿生“天涯归来意,祖国正风流”之叹。也深受广州市民的欢迎,成为市民一个旅游点。在白鹅潭的旁边的白天鹅酒店,简洁中带有中国传统的元素。外观风格含有传统元素,加上带有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中庭与之完美结合,也证实了中庭文化主题凝练得成功。

综述:白天鹅酒店的中庭堪称是中庭的典范之作。其选择是尊重环境的结果。包括大小,形状,风格,立意都体现了建筑师(莫伯治、佘畯南)对于空间的追求。由于其内在的合理性,并处于改革开放之初,“故乡水”中庭应运而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它还具备了历史意义。现代主义、地方特色与生活情趣的有机组合,是白天鹅酒店中庭创作成功的关键。

3 结论与总结

图4 白天鹅酒店中庭竖向分析图

图5 入口-门厅-故乡水中庭剖面示意

图6 中庭剖面示意图

建筑师对于空间的追求决定了是否采用中庭,创作的核心是环境问题。从两方面进行复合:①酒店的所处的环境决定了酒店的总体规划,由总体规划的考虑决定了是否采取中庭这种流线组织形式。②以中庭为表达酒店立意及构思的载体,换言之,选择中庭是建筑师综合考虑各种设计因素,解决环境带来的挑战,对于整体把握、构思所得出的结晶。

在酒店设计过程中,具体表现为首先要决定选择什么样客房组织型式,及如何与公共功能区流线相互结合。在安排功能时自然得出选择中庭这一结果。在决定采用中庭形式后。其大小、形状、风格都是跟周围环境相配的。其主题表达是跟整个酒店设计

相配的,并综合协调各个方面、各个系统进行配合表达主题。

[1]美Leonard R.Bachman,INTEGRATED DESIGN[M].Huston;John Wiley& Sons,inc,2003:32.

TU247.4

A

1673-0038(2015)32-0027-03

2015-7-21

猜你喜欢

白天鹅中庭空间
十五夜①望月
中庭形式及天窗面积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分析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我的白天鹅
我的白天鹅
回廊式中庭建筑烟气控制方法研究
桃花源里的白天鹅
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探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