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探讨

2015-10-31牛涛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6期
关键词:筏板测温骨料

牛涛

(安徽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探讨

牛涛

(安徽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但是也存在许多质量问题。本文就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对大体积混凝土原料的选择、试配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一些必要的施工技术以及裂缝的控制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引言

为满足建筑工程上部结构的受力要求,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防水、沉降和抗变形性能,高层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通常都采用筏板基础或桩筏复合基础。在筏板基础施工的过程中,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整体基础工程的施工难点,因此如何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解决高层建筑筏板基础施工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某实例工程对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进行探讨。

2 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工程地下室筏板基础工程为实例,对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该工程地上部分为20层,地下部分为2层,工程所处区域地基为强风化砾泥质砂岩,人工基础采用筏板基础的形式。筏板基础的长度为60m,宽度为20m,在基础的底板中心部分沿短边方向设置一条后浇带,底板的平均厚度约为2m,底板钢筋采用φ22@100钢筋,混凝土采用抗渗混凝土,为C40S8,总用量5000余立方米,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3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

3.1水泥

筏板基础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水泥宜优先选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由于本工程筏板基础位于弱酸性质的地下水位之下,故经分析后采用抗硫酸盐侵蚀性较好的4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

3.2细骨料

细骨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体积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因此在进行细骨料选择时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5~3.2之间,含泥量不大于3.0%,泥块含量不大于1.0%。

3.3粗骨料

粗骨料的粒径、形状和级配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可泵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采用碎石或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不大于50m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泵送管径之比不大于1:3。应采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的含量不得大于10%,其含泥量不大于1.0%,泥块含量不大于0.5%。

3.4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三掺技术”

3.4.1高效减水剂

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能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升峰值,

推迟水化热温峰的出现,并且在保持坍落度条件下,能够大幅度减少拌合物用水量,提高水泥拌合物的流动性

3.4.2膨胀剂

膨胀剂是通过自身或和水泥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后,在水化的过程中产生具有一定的膨胀性能以补偿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收缩的外加剂。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添加膨胀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进行控制,严禁超过60°C;②确保混凝土的保湿养护,保证膨胀剂能够充分的反应;③膨胀剂和混凝土必须均匀拌合,且和水泥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3.4.3粉煤灰

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不仅能够大大的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等性能,而且对于筏板基础来说还能够大大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中控制粉煤灰的掺量,通常不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40%,可釆用等量取代法或超量取代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置。本工程采用Ⅱ级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的35%。

4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1浇筑技术

筏板基础底板不留设施工缝,应采取一次浇筑完成,采取“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逐层推移法进行台阶式浇筑,如图1所示。每一台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控制在500mm,每个浇筑段前后布置不少于六个振动器并配备相应的操作工人,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方向应采用上下两层一前一后同时向前推进,采用这种方法能够简化大体积混凝土的泌水处理工序,同时也能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浇筑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2振捣技术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下料和振捣比必须紧密配合,遵循随浇随振的原则。振捣时宜采取垂直振动方式,并做到快插慢拔,避免欠振、漏振和过振。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使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不在沉落并出现浮浆为宜。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时,振动棒移动的间距宜小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应距离模板一定距离,但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以使上下两层混凝土能够紧密的结合,同时在进行上层混凝土振捣时,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图1 筏板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分步示意图

4.3抹压过程控制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已经浇筑振捣的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二次复振和二次抹压施工,以尽可能的排除大体积混凝土的泌水,并预防裂缝的产生,其处理程序如图2所示。

图2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二次抹压处理程序

二次复振是指在大体积混凝土筑完毕后在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时,将插入式振捣器依重力插入或通过振动下部构件钢筋,对下层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新旧混凝土之间产生冷缝,消除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积水和泌水。振捣时间宜选择在混凝土初凝前1~4h左右进行。

4.4养护技术

本工程采取以下养护方案:先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再根据设计要求覆盖两层麻袋进行保温养护,然后再上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采用的塑料薄膜优先选用厚度较薄的一次性薄膜,处理好相邻两幅塑料薄膜的接缝搭接,保证搭接宽度不小于300mm,以保证密闭性。对于墙柱插筋内和根部则采用覆砂养护。当在养护期间发现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过大,或出现发白现象,应及时采用喷壶对混凝土表面喷洒适量水户后再保湿保温覆盖。

4.5温度控制

测温控制的重要措施与手段。先根据测温布置图对测温度点进行合理布置,在集水坑处混凝土的厚度最大,同时也会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最高的部位,因此集水坑是测温的重点。此外,筏板基础的转角、边缘等处也是测温的重点区域。每个测温点分别在混凝土厚度方向布置三个测点:第一个测温点距离筏板底300mm;第二个测温点距筏板厚度1/2处;第三个测温点距筏板上表面50mm,以便能够同时对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进行测定。

测点的布设应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同步进行,自浇筑完成起4d应每2h进行一次温度测定,5~7d应每4h进行一次温度测定,8~14d应每天进行一次。设专人测温,并认真填写混凝土测温记录。在进行温度监测的过程中,如发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之差接近25℃时,应按每扩大1.5℃增加一层厚度10mm的麻袋覆盖等措施处理,以减缓大体积混凝土表层热量的散失,达到控制温差的目的。

4.6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后浇带钢筋架上设置收口网,两侧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4φ6mm钢丝网,网格尺寸为35mm×35mm,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的分隔。为提高后浇带的抗拉强度,本工程后浇带外混凝土设计为C40S8,带内混凝土为C45S8,后浇带构造图如图3所示。

图3 后浇带施工详图

后浇带放置期间,为防止污水、杂物进入,采用以下封闭措施:①上部用胶合板封盖,在底板后浇带侧棚筑120mm宽,120rnm高的砖带;②砖为MU10,水泥砂浆标号M5,用1:2水泥砂浆在砖带和底板面转角处抹成圆弧;③在后浇带底部设置250mm×250mm的排水沟,在两端设置集水坑,用于排除底板内的余水和混凝土的泌水,同时便于杂物的清理。

5 结束语

筏板基础突出特点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为了避免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的产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措施,从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入模温度、养护等进行控制,严格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胡永生.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福建建材,2013.

[2]王小女.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13.

[3]梁太略.筏板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J].硅谷,2011.

[4]丁学英,王莹,李向东.浅谈高层建筑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2.

TU755

A

1673-0038(2015)16-0054-02

2015-3-26

猜你喜欢

筏板测温骨料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高速铁路桩筏结构的筏板合理设计研究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超高层筏板钢筋采用型钢支撑施工技术探究
浅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
骨料自动温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