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弃疾学不了陶渊明

2015-10-30彭玉平

小品文选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琴书东篱辛弃疾

□彭玉平

苏轼说:“吾于诗人,无甚所好,独好渊明之诗。”这话我信。

据辛弃疾自己说,曾有“读渊明诗不能去手”的时候,想来也是“好”的。又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这话限定在“老来”,有一定可信度,但也只是“一定”而已。

我一直佩服辛弃疾,但不是佩服他能学陶渊明,而是佩服他为人为词有股莽莽苍苍的英雄之气,这是其他词人没有或少有的。而他的学渊明,反而俗套了。渊明本来就不是任何人可以学的——虽然学渊明也许是世上最容易的事了。

看看辛弃疾怎么学渊明:

“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倾白酒,绕东篱,只于陶令有心期。”“停云老子,有酒盈樽,琴书端可销忧。”

渊明种菊,他便种菊;渊明栽柳,他便栽柳;渊明倾酒,他便倾酒;渊明活在诗酒琴书中,他便将诗酒琴书放在生活中。为了学得更逼真,辛弃疾将他的带湖山庄里亭台楼阁的命名都用陶渊明的诗歌中的字词。

这学得是有点“像”,但因此相信辛弃疾说的“陶县令,是吾师”,就轻率了。说现象可以随便一点,下判断便要慎重了。这就好像谈恋爱可以感性一点,论婚嫁便要理性了。

辛弃疾花了那么多心思把陶渊明的影子搬进自己的生活中,是个勤勉的搬运工。但读“老来曾识渊明”一句,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现在想想是对他勤勉的感动了。

辛弃疾晚年在京口有《瑞鹧鸪》一阕,前面六句是:“暮年不赋短长词,和得渊明数首诗。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偷闲定向山中老,此意须教鹤辈知。”看来辛弃疾其实是明白人,因为“归甚易”、“足何时”的道理,他懂的。

只是辛弃疾不能说是“大明白”之人。因为天性和易,才能合得渊明,不学也像。如辛弃疾这般莽苍之人,如何能与渊明合辙?反倒是不学渊明的辛弃疾更见其风致。

辛弃疾其实怎么也不会失去自己的,所以他其实怎么也不会学好渊明的。

猜你喜欢

琴书东篱辛弃疾
关于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的分析与探讨
李久香
浅谈徐州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深秋
刘秋梅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徐州琴书的发展
对当下徐州琴书研究的思考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书法
辛弃疾作词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