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误读的一张毛泽东办公照

2015-10-28何孝明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型飞机专机伊尔

“在一万公尺的高空,在图104的飞机上,难怪阳光是加倍的明亮,机内机外有两个太阳!不倦的精神呵,崇高的思想,凝成了交响曲的乐章,像静穆的崇山峻岭,也像浩渺无际的海洋!1958年1月25日”

郭沫若的这首《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虽然真实地反映了他随毛泽东出访苏联乘坐图-104型飞机时的感受,却引发了至今纠缠不清的诸多问题:这张照片是何时拍摄的?是在哪架飞机上拍摄的?毛泽东办公桌上为何有两个茶杯?毛泽东在飞机上为何还穿着大衣?作者是谁?是在何种情况下拍摄的?本文将一一破解这些谜团。

1957年,为庆祝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40周年,应苏方的邀请,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郭沫若是代表团的主要成员。

11月2日上午8点半,毛泽东等乘坐由苏联专机组驾驶的图-104型专机飞往莫斯科。图-104型飞机是世界上第一代喷气式客机,最高升限接近万米,是当时最先进的客机。侯波是那次访苏的随团摄影记者,她拍摄了不少珍贵照片。代表团归国后不久,侯波发表了一张毛泽东在飞机上办公的彩色照片,郭沫若以为她是访苏途中在图-104飞机上拍摄的,便将他乘坐图-104飞机时的感受写成诗配在照片上公开发表。配诗照片发表后,被印制成宣传画、年画、日历卡等大量发行。

郭沫若给侯波拍摄的“毛泽东在飞机上办公”的照片配诗,犯了想当然的错误,也引发了一桩至今未了的公案。其实这张照片,不是在图-104型飞机上拍摄的,而是在伊尔-14型飞机上拍摄的。

专机师师史记载,1957年12月9日,毛泽东乘坐的伊尔-14型4208号专机,飞临徐州上空时,侯波抓拍了毛泽东在飞机上办公的照片。执行此次任务的机长是专机团团长胡萍,飞行员颜汉廷,领航员贾玉发,通信员柳昆尚,机械师吴鉴清、刘万敏。他们看到郭老题词的照片后都认为有误,当即向有关部门做了反映。1977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沫若诗词选》时,将“在图104的飞机上”改为“在安如平地的飞机之上”,未说修改理由。

为证真伪,消除误传,笔者写本文时再次采访了吴鉴清(著名机务专家,中央领导专机组成员)老人。83岁的吴老精神矍铄,记忆清晰。他没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讲述了两只茶杯的故事:那天,毛主席上飞机后,时间安排很紧,大衣都没脱,便与秘书谈工作,尔后又开始看文件。这个画面,触动了(摄影师)侯波的拍摄灵感,但她知道毛主席办公时不高兴他人打扰,准备“偷拍”。秘书知道她的意图后,想把他留在桌上的茶杯取回来,他刚要举步,就被侯波用手势制止了。毛主席右手前方的那只茶杯是秘书用的,侯波拍摄时,怕惊动主席没有拿走。这就是桌上为什么有两只茶杯的缘由。

吴老的话并非一面之词,摄影师侯波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毛主席在山东视察后乘飞机继续南下……当时毛主席坐在飞机前舱,我从隔幕缝中看到毛主席大衣也没有脱,正聚精会神地在看文件,手中一支烟已燃了很长一段,好久都没有抽一口了。这个情景吸引了我,顿时脑子里一闪:这不正是拍摄毛主席办公照片的最好机会吗?我立即调整了照相机的光圈距离,到了离毛主席两米多远的地方,按下了快门,很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才松了一口气,感到高兴的是没有惊动主席。”

综上所述,毛泽东在飞机上的办公照片,拍摄地点是徐州上空;拍摄时间是1957年12月9日;飞机是伊尔-14型4208号专机;桌上右前方的茶杯是秘书的;毛泽东工作时非常专注,侯波拍摄时他没发现;毛泽东工作安排很紧,上飞机后大衣未脱就开始工作。

伊尔-14型4208号专机,已被中国民航博物馆收藏,并对外免费开放。

附注:何孝明,湖南桃源县人,1938年出生,1956年入伍,先后在北京空军专机师、空军指挥学院工作。曾任专机师宣传科长,空院政理教研室主任。主编、参编全军、空军统编教材多部,发表各类文章100多篇。

猜你喜欢

型飞机专机伊尔
某型飞机主起机轮舱改进设计
某型飞机侧风挡滑开机构改进设计
专机被撞
“达科他”飞机的前世今生
致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