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启示

2015-10-28慕琳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英译本源语围城

慕琳琳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启示

慕琳琳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本文从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出发,展示了文化负载词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本文以《围城》为例,从《围城》英译本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语句进行探讨,以期探索文化负载词的有效翻译途径。

关联理论;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围城》英译本

一、关联理论选择转换

关联理论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表达方而差异很人。翻译时,在充分考虑翻译整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需要对词汇进行选择调整,对语言形式进行转换,从而产生较佳译文《围城》译者在翻译时也力求充分尊重原作的语言特色,创造胜地再现源语,向读者展不了中国语言的特色。

例1:你这人就爱吃醋,吃不相干的醋。(P67)

You like 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P71)

中文“醋”和英文“vinegar"的概念意义相同,但从文化内涵和民族色彩角度来看,意义相差甚远“醋”在汉语中表“妒忌”之意,而“vine-gar”在英文中则有“尖酸、刻薄”之意。译者没有只从语言层而的对等视角出发,把“吃醋”直译为"have vinegar",而是通过考虑整体环境,对词汇进行选择调整。

例2:他跟周太太花烛以来,一直就让着她。(P107)

From the day he married his wife he had always yielded to her every wish.P109。

花烛本是旧式结婚新房里点的红蜡烛,上而多有龙凤等做装饰。原文中,钱钟书把“花烛”用做了动词,表“结婚”之意,译者把汉语信息以让英语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译出,既保留了原文含义,译者又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

二、直译法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直译法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胡庚申,zoo4>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译者要关注适应源语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在英译《围城》时,采用了在文中释义或添加备注等方式对中国特有的习俗、风情、典故等给出了详尽的解释说明。

例1:他有一年乘清明节回去祭祀扫墓,结识本地人士。(P6)

One year he chose the Ch'ing Mina Festivals to return to his district to offer obeisance at the family temple attend to the ancestral graves and make ac;quaintances with local notables.P9

Note:A festival"Clear and Bright"。,usu-ally around April 5,during which the Chinese worship at graves.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但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译者就在音译的基础上增加了备注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使读者理解了中国这一特有节日,也理解了festival在此语境中的含义。

三、意译法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意译法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而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例1:训导长寻花问柳的榜样,我们学不来P258。

We can't follow the dean of student's example of visiting houses of ill repute.(P267)

中国文化里“柳”含有比英文单词“willow"更丰富的内涵,比如它可以代表离别伤情,如“折柳赠别”;或比喻美女,如“柳夭桃艳”,或引申与色情相关,如“柳市花街”等。为了实现成功交际,避免出现双语转化中源语文化的亏损,译者把翻译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了交际的层而,把“寻花问柳”译为了visiting houses of ill repute。再如,

例2:可是当系主任和结婚一样“先进门三日就是大”。P384。

Being a department chairman is just like get ting married "The one installed three days earlier becomes the wife”(P385)

“先进门三日为大”是中国俗语,通俗但非常具有特色。英语中因没有完全与之对应的谚语,解释起来未免显得啰嗦,口标读者也难以理解,交际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将“太”字译为“wife",因前而有“getting married”的比喻,因此译文恰当且易于理解,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通过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到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得到了尊重,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更多关注。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H315.9

A

1005-5312(2015)32-0247-01

猜你喜欢

英译本源语围城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围城”内外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围城”之战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