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空间的拓展与突破
——以谢克纳的环境戏剧为例

2015-10-28黄奇琦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焦点戏剧空间

黄奇琦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戏剧空间的拓展与突破
——以谢克纳的环境戏剧为例

黄奇琦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本文结合谢克纳在《环境戏剧》中对戏剧空间的论述和戏剧实践,分析了环境戏剧在戏剧空间上所作出的拓展与突破。在环境戏剧的戏剧空间中,不仅仅增加了空间表达的功能、创新了空间表达的模式,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经验。

环境戏剧;谢克纳;空间

美国先锋戏剧大师理查德谢克纳在其《环境戏剧》一书中对戏剧表演的空间作出了充分设想,他注重空间的灵活性,认为成功的环境应该在“一个球形组织的空间里给予和接受”①。他将整个剧场想像成一个地球,应证了表演的环境在生态的环境的含义之上。“观众占据的区域是一个大海,演员在里面游泳;表演的区域是观众中间一些岛屿与陆地。”②也就是说观众席与演出区域是一体的,演员和观众是流动的,并且只有在观众参与到演出之中这样的流动才得以进行。球型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剧场在保持最原始铺陈的情况下可以被全方位地利用,还强调在统一的空间内空间与时间、表演与观看的多种维度的相互交织和变通。“空间的环境运用最基本的一条是协调;戏剧行动流向许多方向只是由于演员和观众的合作才得以进行。没有固定的边线自动地把观众区分出来跟演员对立。”③谢克纳的球型空间为环境戏剧提供了可以实践的平台,也为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看提供了一个融洽的氛围。此后,谢克纳在此类开放的空间中进行了代表性四次实践,分别是《酒神在1969年》、《麦克白》、《公社》和《罪恶的牙齿》。四个实践中空间设计的不同和观众参与度的高低,都反映了谢克纳对于观演关系的思考。环境戏剧的空间给观众提供了是否选择参与戏剧的机会,而参与是一种试着把演员和观众之间关系人性化的方式。谢克纳带领他的表演剧团走进了车库或者仓库,甚至式街头或者旷野,利用空间去改变戏剧的原有模式,演员处于了一个讲故事者而非表演者的地位,观众意识到自己在一部戏剧中同样需要付出。谢克纳的环境戏剧对戏剧空间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戏剧空间的深入表达

尽管依旧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但是通过谢克纳四次实践可以看出,环境戏剧的戏剧空间打破了剧本为王的模式,将戏剧空间的重要性又一次呈现了出来。戏剧的呈现过程中舞台布置、演员之间的空间表现、观众的视角、观演关系的体验都成为戏剧空间的所要表达的内容。环境戏剧理论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上的,更重要的是环境戏剧的戏剧空间借鉴了不同文化对于戏剧空间的表现形式,例如印度的罗摩利拉,以及日本的能剧,具有了集各种形式的表演艺术为一体的复合思维。这与后现代颠覆传统、解构经典、瓦解中心的语境遥相呼应。

不再单纯利用时间维度,加入更富有立体感和具象化的空间维度,使得导演、演员、观众对戏剧主题的理解更加透彻。在实践中,戏剧空间的强化不仅引起了演员身体训练方式、剧场设演员和观众全心投入、剧情存在多种可能性、演员与观众都愿意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系列空间内部向度的反应。在这些基础上,戏剧空间渐渐深入到了内心外化、潜意识和无意识、精神分裂等追寻自我精神的领域。戏剧空间已经变成了一个综合的体验模式,因此环境戏剧要求在设计一出戏剧的时候必须全面地考虑时空综合因素,同样的题材在不同地方上演的时候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空间感成为一个成功戏剧的必要条件。

二、戏剧空间的创新模式

在这样的戏剧空间中,观众不必将全部精力都花费在固定的表演场地上。按照他在环境戏剧的六项原则中的设想,“在多焦点中,一个事件以上——相同的几个事件,或混合的媒体——同时发生,分布于整个空间。每一个独立的事件与其他的事件竞相吸引观众的注意力。”④也就是说,环境戏剧不仅仅有单焦点的运用,也可能出现存在多种焦点或者没有焦点的情况。而多焦点的运用,只有在一个整体的空间运用中才能实现,谢克纳不追求焦点的充盈而造成“小空间爆炸的感觉”这些焦点可能是声响、景色、语言、动作或者灯光,它们分散的、稀疏的包围着观众,从而“唤来大空间的感觉,几乎没有占满,大部分容量仍然没有探索。”⑤多焦点的目的在于可以让空间充分地表达自身,谢克纳作为导演他并没有去填满空间,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不是空间的一个饱满状态。

三、戏剧空间的审美经验

环境戏剧是戏剧空间发展的一个成果,它所提供的无论是表演空间的扩大,还是观众与演员的互动的观念,都以具体的演出表达了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经验。环境戏剧的戏剧空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开放的,观众在面对一出戏剧时,不再只有对剧情的新奇意识,而还包括了对演出空间、演出方式、演员表达形式的新奇意识和自己的参与意识,追求这比剧情故事更为深刻的对戏剧空间的感受,渴望在戏剧中创造和留下一些独特的东西。环境戏剧的戏剧空间成为了一个生活中的交流场所,环境戏剧不再专注于创造新奇的具象的作品,要求观众对这作品专注地回应,而是要刺激人们对于空间的诠释以及身体与精神互动的自觉,创造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新关系。

注释:

①②③④⑤理查德·谢克纳(美),曹路生(译).环境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12,42- 50.

J801

A

1005-5312(2015)32-0089-01

猜你喜欢

焦点戏剧空间
有趣的戏剧课
焦点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戏剧类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