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瑶族祭祀舞蹈中“还盘王愿”的民俗意蕴

2015-10-28农春雀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盘王民间舞蹈瑶族

农春雀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广西瑶族祭祀舞蹈中“还盘王愿”的民俗意蕴

农春雀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还盘王愿”是瑶族最富民族特性的民族民间信仰习俗,与民俗传统紧密相连,有着丰富的民俗意蕴,是瑶族人民祭祀先祖功德、祈求盘王的庇佑而举行的传统祭祀活动。其丰富的内容蕴含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是瑶族世代相传的非遗文化活化石,在中外的瑶族文化研究中突显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本文旨在考察和探讨我国广西瑶族祭祀舞蹈中“还盘王愿”仪式的历史性、地方性和传承性,试图从瑶族社会的宗教信仰民俗,节庆民俗和人生礼仪民俗三个方面对瑶族祭祀舞蹈的民俗意蕴加以探讨。

瑶族民间舞;还盘王愿;民俗意蕴

民俗,是一个民族中的广大群体共同创造出的一个共同享用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通常依附于一种特殊的语境而存在,如民间节日、礼仪和各种祭祀仪式中等。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还盘王愿”仪式是瑶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舞蹈是仪式举行的主要载体,瑶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得益于民间舞蹈传承下来。广西瑶族的民俗与民间舞蹈是紧密相连的,瑶族特有的民俗祭祀仪式“还盘王愿”,不仅生动写实了瑶族的形成发展史、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还蕴含了瑶族人民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哲学思想,积淀了瑶族人民深厚的民族情感,这为弘扬瑶族的历史文化,发展瑶族民间舞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宗教信仰民俗意蕴

许多民间舞蹈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祖先信仰在“还盘王愿”仪式中的需要决定了舞蹈存在的理由。瑶族人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与道教、佛教并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民族的迁徙,其它民族的文化传播与影响,道教传入瑶族社会,从而接受了招神驱鬼的道教巫术。信仰道教与瑶族原始宗教相融的过程中对瑶族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时间的洗礼,成为了瑶族传统文化的核心。

神圣的宗教祭祀仪式“还盘王愿”中道教的色彩非常深厚,它积淀了以道教为主题的多神及祖先崇拜的多元信仰。在单家独户中举行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大堂前挂的是玉皇大帝的图像,师公身着道袍,法器主要有铃、锣、卦、鼓等。仪式中所跳的“盘王舞”和“单人还原长鼓舞”主要是通过祭祀祖先,还愿报恩,娱神而舞,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启香舞、铜铃舞、上元棍舞等这类舞蹈,步伐多走三步罡,姿态呈现屈膝弯腰的形状,动律稳重,体现了宗教仪式中民间舞蹈的故有特点,也反映出道教对瑶族的深刻影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封建迷信观念逐渐减弱,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的多样化,依附在民俗活动的原有心理,逐渐转入以娱人为主,成为独立于宗教祭祀活动以外的娱乐性舞蹈。瑶族社会大多数的民间舞蹈都是由宗教祭祀性舞蹈发展而来,是瑶族民俗生活发展变化的必然历程。

盘王节中祭神祭祖是必不可少的,节日中带有宗教色彩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与自然或超自然的神灵进行沟通,因此仪式中的舞蹈动作都表现出特定的意义和内涵。这就说明瑶族宗教信仰的存在影响着仪式中瑶族舞蹈的形式特征,决定着舞蹈存在的意义。

二、节庆民俗意蕴

师宗瑶族的民间舞蹈几乎都依存于本民族的民俗节日中,瑶族民间节日活动丰富,有农事节日、祭祀节日、文娱节日和纪念节日等。瑶族的盘王节是以缅怀祖先盘瓠为目的盛大传统节祭祀日,舞蹈是这一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人民在过节时,无论是为了娱神还是娱人,总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来丰富节日的文化生活。舞蹈动作就像是语言文字,具有特定的符号意义,与人类特定举行的周期性节日活动紧密相关。久而久之,瑶族的民间舞蹈便发展成为一系列符号系统。

仪式活动中的服饰、道具、动作、节奏、音乐等都为舞蹈的发展和定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民间舞蹈表演时,需要服装与道具的配合,舞蹈借助道具增强了动态美,通过服装为舞蹈增添了形象色彩,这不仅体现了民间舞蹈的丰富多样化,更显示出这一民族的文化底蕴。瑶族支系跳盘王舞时,大家聚集演唱《盘王大歌》跳“盘王舞”歌颂祖先的英勇业绩,表现子孙虔诚的祈祷。舞蹈形式多样,舞步轻松自如,舞姿舒展柔和,人们用舞蹈的方式召唤天地神鬼降临人间,与人同欢乐。这就体现了瑶族人民通过节日习俗,以歌舞娱乐的形式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仰之情。瑶族民间历时悠久、流行广泛的传统节日,为民间舞蹈提供了施展其艺术魅力的一片天地,成为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的主要载体。

总之,瑶族民间舞蹈,以人体的基本动作加上民族心态和节奏形成动作特征,不同的动律和节奏产生不同的舞蹈特点。如果我们不了解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特点,那么我们所有民族舞蹈的表演就会千篇一律,所以我们说: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三、人生礼仪民俗意蕴

“人生礼仪”,主要是指围绕着人的声明历程中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一些特定的仪式活动。”人生中重要的礼仪,如出生、成年、成婚和死亡等这些特殊的时段决定着人生的定位和价值。瑶族民间舞蹈是人生礼仪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以其独特的语言和形式,为礼仪的过程增添不少色彩。“度戒”是瑶族男性成年而举行的一种宗教祭祀礼仪,是瑶族祖先流传下来的族史族规,祖史规定每个瑶族成年男子都必须要举行受戒。在瑶族的宗教观念中,男子不受戒便不会被本族人民尊敬,甚至连媳妇都找不到,只有受了戒的成年男子才会被承认是盘王的子孙,受到祖先的庇护,死后可以成仙并名列族谱,接受香火供奉。瑶族的盘瑶支系中的山子瑶,“还盘王愿”祭祀以祭祀始祖盘王和成人礼度戒相结合,舞蹈即贯穿在瑶族男子成年洗礼的度戒仪式之中。有学者写到:度戒师身穿花衣,带着神剑,引着受戒者;众戒师敲锣打鼓,抬起弯竹油灯,边跳边唱度戒歌。“度戒”仪式中典型的舞蹈动作形态:以膝部富有弹性的屈伸为主要动率,以双手虚握拳的造型置于胸前,上身微含胸,以面向神像鞠躬行礼为没想程序的开始与结束。这些有韵律,有节奏的具有艺术性的肢体动作,形象生动的表现了仪式过程中上香、行走、鞠躬等过程,对考察瑶族人民的生活态度及价值观、挖掘动作形态的文化内涵、研究瑶族民间舞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四、结语

瑶族“还盘王愿”中民间舞蹈与瑶族民俗文化关系密切,是瑶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清楚地看到,它不仅反映了瑶族的形成发展历程、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还蕴含了瑶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思想价值,积淀了瑶族人民深厚的民族思想内涵,深深地扎根在瑶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从瑶族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瑶族文化艺术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虽然在今天,随着瑶族地区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日新月异,祭祀活动中的歌舞的娱神成分逐渐削弱,娱人成分逐渐增加,形成独立于宗教祭祀活动以外的娱乐性舞蹈。但是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与外界接触不多的瑶族地区,有的还仍然保留着民间舞蹈与宗教祭祀仪式结合在一起,保持着民间舞蹈所固有的原始、古朴和粗犷的艺术风格。广西瑶族祭祀仪式“还盘王愿”中的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簇绚丽的花朵,它具有与宗教信仰、节日活动、人生礼仪等民俗文化相互依存,多元一体的民俗性特征,与人民的生活亲密无间,使得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生生不息,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二十一世纪的曙光照满大地之际,我们在不断开拓新的生活的同时,应当对广西瑶族祭祀仪式“还盘王愿”中的民间舞蹈文化推陈出新,积极创新,充分弘扬与发展,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瑶族民间舞蹈文化。因此,研究“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民间舞蹈的民俗内涵对于瑶族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是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桂北瑶族祭祀舞蹈的传承与发展》(10YJC760052)成果之一;2010年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广西瑶族祭祀舞蹈的现状及其教育传承研究》(XGS100002)成果之一。

[1]张有隽.瑶族原始宗教探源·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2]白雪静.浅析还盘王愿仪式中舞蹈的功能[J].社会科学,2006(02).

[3]张紫晨.舞蹈艺术与民俗文化[J].舞蹈,1989(01).

[4]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刘保元.瑶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7]张有隽.瑶族传统文化变迁[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

[8]张声震.还盘王愿[M].南宁:广西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印,2001.

[9]李肇隆.瑶族民俗风情[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

[10]白雪静.“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研究[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J722.22

A

1005-5312(2015)32-0143-01

猜你喜欢

盘王民间舞蹈瑶族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广西大瑶山盘王舞文化解读
瑶族织锦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盘王大歌:响彻瑶寨的千年史歌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
仪式中的集体记忆——以都江村盘瑶还盘王愿仪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