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5-10-28陶润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陶润峰

(青岛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陶润峰

(青岛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新型的社会进步状态,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要求。本文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诉求、可持续发展文化的特征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文明就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正确辨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的责任感,去规范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创造和谐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也是较明显的方面,就是维持一个运行良好的自然环境;第二个方面,就是要重新评估并且清理现有的社会政治系统的观念和理想。换句话说,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类外在的自然世界,另一个方面是人类内在的精神世界。尽管可持续发展外在与内在的两个方面是相互支持,不可或缺的,但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外在方面,而忽略了内在方面。实际上,内在的方面恰恰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一、文明创新是可持续发展变革的必然选择

文化和文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狭义的文明可以和文化等同,而广义的文化则可以与文明同义。一般来说,文化、文明包括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掌握的各种思想和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成就。这其中既有属于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有由此决定的上层建筑的部分;既包括了精神产品,也包括了物质产品。人类创造了文化、文明,利用文化、文明去改变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要求,而不像其他动物那样,靠改变自身的生理特质或习性以适应自然环境。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文化、文明实际上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生存方式。

在人类历史上,文化的变迁大多数是被动地、盲目地进行的。随着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认识的深化,人类逐渐掌握了文化与环境互动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可以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文化以适应新的情况,这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变革。因为人类文化并非得自遗传,而是通过后天的生活和学习获得的,所以当人类需要改变其文化时,就可以抛弃或遗忘旧有的模式,而代之以新的模式。

二、文明调整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

目前人类文化的主流特征,是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向的,以人类为中心主义为价值核心的文化。人类依照这种文化方式生活,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改善了人类的现代化生活条件。但是,这种文化方式导致了不可持续的后果,严重地损害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当前文化成功的光芒笼罩下,其实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当人类认识到这点时,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试图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样来看,重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特质、改变人类的文化模式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文化可以作为社会传统的一部分代代相传,但他同时是可以选择和创新的。当人类改变其传统生活方式及其对未来生活方式的看法时,文化便会逐渐改变,并被新的文化所替代。因此,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促进社会文化不断地变革,融入新文化,是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迫切要求。从本质上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仍然是发展,但发展得动力必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而要保证先进技术能够充分地、正确地发挥作用,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因此,文化、文明调整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

三、生态文明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文明

如前所述,当今的文化、文明模式必须经过适当的改造,重组或更新文化、文明特质,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基本要求,经过20世纪的无知、苦闷、反思和觉醒,一种新的文化、文明形态——生态文化、文明在21世纪已经呼之欲出。

概括而言,生态文化、文明是一种基于全球尺度的、长期的、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文明体系。这种文化、文明体系的建立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即认为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应当给与严格保护。自然保全和人类生存构成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必须从两者的共同进步来加以考虑。二是公平性原则,即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出发,从较长的时间尺度来思考问题,讲求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三是协调性原则,即认识到自然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的平衡特性,谋求共生、共存、共荣的协调共处。

由此,可以认为,生态文化、文明需要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上:首先是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可持续社会的重要特征,主要是将传统的粗放型、高消耗的生产方式,转变成低消耗、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其次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主要是摒弃资本主义发展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废弃的生活方式,在人类的欲望和自然的限制之间找到平衡,把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转变成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第三是价值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树立新的自然价值观、资源价值观,建立新的生态价值观念体系。

四、结语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生态文化、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血脉相通的。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把生态文化、文明称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文明。推动、建设、实现这种文化、文明,就是为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1]李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样的应用探析[J].美术广角,2014(03).

[2]邵大地.青铜装饰纹样选[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F299.2;F205

A

1005-5312(2015)32-0278-01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