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意识概说

2015-10-28赵亚亮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3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家园意识人类

赵亚亮(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3)

家园意识概说

赵亚亮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3)

本文主要研究家园意识的内涵。海德格尔提出此生在世,在世界之中存在是存在的先天建构,人依寓于世界而存在,脱离世界的人根本不存在,这是家园意识的哲学出发点。家园意识在中外文学史上多有表现。国内关于家园概念的研究众多,但众说纷纭。笔者结合众家观点认为家园意识是对三种家园的反映:一是物质性的家园;二是社会性的家园;三是精神性的家园。

家园;存在;精神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提出“此在在世”。此在就是那个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也即人。“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自己向来所是的存在者,就是除了其它可能的存在方式以外还能够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我们用此在这个术语来称呼这种存在者。”①在世指“在世界之中存在”。在世界之中存在是存在的先天建构。人依寓于世界而存在,脱离世界的人根本不存在。“我居住于世界,我把世界作为如此这般熟悉之所而依寓之”②,依寓世界而生存,这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没有脱离世界而存在的人,脱离人类的世界对人类来讲也是没有意义的。海德格尔提出“此在在世”的观点是想从人存在的生存论建构入手分析此在的存在,存在是海德格尔一生关注的哲学问题。而他的“此在在世”观点是笔者思考家园意识的出发点。

一、家园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人一生下来就必有一个他所依靠、居住的环境,生于斯,长于斯,这个我们依寓的环境就是家园。家园是人类生存的寓所,人类在生命的历程中必然在这个家园中与家园内的人与事物打交道,长而久之,这些人与事物就有了特殊的情感与意义。这些人与事能够呼唤起人类在家园栖居中的美好回忆,一旦这些人或物的丧亡消失,人类会产生某种感伤。人类由于战争、生计、天灾等原因需要离开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失去家园之后的人就成了流浪的异乡人,他们在世界的大地上漂泊,有些永远无法融入他乡、重建自己新的家园。有些民族或者个人经过长期流浪之后重返家园,支撑他们返乡的信念就是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家园的土地、房屋、妻子儿女的挂念。

家园意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内化为一种集体情感,这种情感会在人类的艺术中得到反映。家园意识作为一种文学母题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有体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之一《奥德赛》讲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离开家乡,打仗十年,海上漂泊十年,最终重返家乡的故事。这个故事开创了西方文学史上的还乡主题。奥德修斯面对各种诱惑,渴望回到家乡,与妻儿团聚,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古希腊人的家园意识,只有在家园中,他们才能够生存得舒适惬意,才能获得某种安全感。十八世纪以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提出人应重返自然,认为只有在自然中人类才能够找到心灵的家园。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作家描述了现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艾略特在他的代表作《荒原》中表达出通过期待上帝,重建人类家园的努力。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已经有很多反映家园意识的诗歌,在诗歌里表现出对重返家园的渴望,以及重返家园之后那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最有代表性的是《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前两句写自己离开家乡时杨柳依依,春风得意,后两句写等到自己归来之际,雨雪霏霏,道路难行。通过不同季节景物的变化隐喻着家乡人事的变迁,诗歌中所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悲剧感正是通过对家园意识的书写来实现的。《诗经》以降关于思乡题材的文学作品绵延不绝,仅略举几例。东汉末年无名氏的《步出城东门》,“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原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③南人居北,遥望江南,风雪送客,动故乡之思。唐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昨夜闻塘梦落花,可怜夜半未还家”,人在旅途,夜半面对春江花月,良辰美景,却发思乡之慨。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写尽客旅中面对枯藤老树昏鸦的悲景产生的凄凉之感。现代文学由鲁迅先生开创的乡土小说同样有表现了家园意识。在他的小说《故乡》中,离乡多年归来的叙事者“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故乡的荒凉,故乡的凋敝引发的乡人人性的变化,如杨二嫂从豆腐西施到势利丑角的转变,闰土从淳朴少年的潇洒到木讷中年的无奈。叙事者“我”打量的视角实际上是来自自己的家园意识,他所叙述的“荒凉家乡”与自己家园意识所回忆的“童年故乡”发生了对立,对比中流露出的失落感难以言表。沈从文的《边城》同样表现了偏远小城中人们在美好家园中的生死爱恨。家园意识作为一种民族审美情感,在中国文学史上源源不断地被书写,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家园意识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意识,它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有或明或暗地反映。人生在世,总是依寓于某一生存的地方,人类在栖居中获得安全感、舒适惬意,必对自己的家园心存感激,即使身在异乡,对家园的怀念也能给自己带来无限慰藉。这种对家园的感激,对家园的怀念世代相传,从而形成为一种家园意识的心理积淀。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在文学中表现人类的家园意识,人与家园的悲欢离合产生的人生情态给作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

二、国内关于家园意识的研究

国内关于家园意识的研究很多,但是学者对家园的理解也有些不同,我们仅列举一些代表性的观点:

曾繁仁先生把家园意识作为生态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进行专门论述,他说:“家园意识不仅包括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涵蕴着更为深刻的本真的人诗意地栖居的存在真意。”④他把家园意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关系;一是对诗意栖居的精神追求。他认为诗意栖居才能达到本真的存在,当然他指出家园意识的哲学本源来自海德格尔的哲学。海德格尔后期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提出“天、地、神、人”四方一体、相互交融的生存方式,即所谓诗意地栖居。

曾繁仁先生对家园意识从学理上进行界定给了笔者很大启发。当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时,人类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家园。然而人类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时,人类便失去了幸福的家园。在失去之后人会在精神上渴望重新获得它,这种渴望影响着失去乐园之后的人们,实际上这种渴望就是家园意识。曾先生对家园意识的界定主要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生态美学的应有之义。然而笔者认为家园意识除了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外,还涉及人与人、人与家庭的关系问题(可以概括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家园顾名思义,包括家与园两部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家中的庭园,泛指家乡或家庭”⑤。家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保持个人空间的居住场所,然而除此之外家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它也是家庭成员之间通过血缘纽带聚居的场所,家庭成员内部关系的和谐(如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等因素)对幸福家园的构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更为根本的作用,毕竟人是社会的人,家庭关系的融洽与否对一个人的成长、幸福都至为重要。园相对来说,是人为了生存在这个场所上操劳与之打交道的空间,除了包括院落、田地之外,还包括街道、集市、邻居等组建的公共空间,作为社会人,人不仅要与家庭内部的成员打交道,而且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友善互助同样是构建和谐家园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家园意识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层面的关系也是不能忽略的。海德格尔说,人向来依寓于这个世界而生存,同时人与其他存在者“共在”。人与他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人。

周娟的硕士论文《西方文学中的家园意识研究》是国内比较系统研究家园意识的成果,她指出了家园意识从古希腊人的混整到逐渐世俗化的过程。她认为家园意识包括两个层面,“在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地理文化研究上的家园空间,也同样涉及到在文化社会学上的人类心灵家园以及对这种心灵家园的庇护性空间等精神性因素”⑥。她指出了家园意识的两个层面:一是地理文化研究上的家园空间,一是文化社会学上的精神家园空间。笔者认为她准确把握到了家园意识的最本质的构成要素,一方面是实体性的家园,一方面是精神性的家园,这两者一实一虚,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著名学者尤西林说:“家园(Home)有其社会科学涵义的家庭原型基础,例如卧室、院子及其居家经历,正是依托实在的家庭生活,才会积淀生成‘家园’的人文意义经验:身体与心灵的栖息地、安全的避风港、温馨、舒适、放松自在、自我的自由舒展,可以不设防地倾吐痛苦与欢乐的地方,人伦交流的善心发端,这些人文经验进一步升华为人文文化的‘家园观念’,它更加抽象,也更加普遍,从而与社会科学涵义的家庭不再同:融洽亲密的工作小团体不是家庭,却可以是‘家园’,这是在宗教、政党或类似的精神团契中都可以实现的经验事实。”⑦他指出了“家园”作为一个人文科学概念经历了一个从实体家庭概念到抽象精神栖居之所的转变,这对于我们发掘“家园意识”的本真涵义提供了学理上的引导。

章颖认为,家园作为一种艺术范式有两层含义:其一,有形的可视范式,即能被我们直接感知的意象,如房屋、阳光、山川、大地、河流等;其二,无形的意义范式,即被我们的理性所抽象出来的精神情感与意蕴,如家园中隐含的安全、温馨、归属感⑧。

朱立元先生主编的《西方美学思想史》在下卷的第十四章《当代西方美学的最近进展:空间理论》(陆扬撰写)详细介绍了国外空间理论引发的巨大转向,以及这种空间转向对文学阐释的影响。这章分五小节:福柯在《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中认为我们时代的焦虑跟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比时间更密切;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出版于1974年,他认为空间有物质、精神和社会三种,这三种空间在之前都是孤立零散的,而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空间,它包括物质和精神空间并且超越它们;索亚根据列斐伏尔的理论提出了第三空间,认为它应该包括物质维度和精神维度,同时又超越这两种空间,从而呈现出很大的开放性,这是一种新的空间;索亚的第三空间与博尔赫斯笔下的“阿莱夫”十分相像,芥子须弥,极天际地,无所不包;迈克·克朗1998年出版的《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学文本不单纯反映外部世界,而且文学“是一种社会媒介,一个特定时代不同人的意识形态和信仰。”克朗认为文学空间建构了一种家园感,如旅行故事中家园的失落与回归,他认为家园空间虽然给人以安全和归属,但同时也是一种囚禁。特洛伊战争题材中家园的失落在他看来是一种追根溯源的虚构,一种怀旧情绪的追缅⑨。陆扬教授的梳理帮助笔者初步了解了一些空间理论,同时也加深了我对文学作品中“家园空间”的认识。

三、小结

综上,笔者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家园意识作为一种人类生存的体验,是对三个空间层面的反思:一是物质性的家园,主要指自然和居住环境;二是社会性的家园,主要指家庭、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复杂关系;三是精神性的家园,即个体能够自由适宜诗意栖居的心灵归宿。

在工业化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批农民失去他们世代所居的带有诗意栖居性质的传统家园,而被赶上了整齐划一的楼房。他们失去了家园给他们带来的精神的宁静与舒适。还有更多的农民工选择离开自己的家园外出打工,寄人篱下。其他白领、大学生等流动人群也在城市里居无定所。家园的焦虑成了现代社会的表征。研究家园、重视家园,在精神中守望家园,就成了当代文化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注释:

①②海德格尔(德),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9,64.

③姜书阁,姜逸波选注.汉魏六朝诗三百首[M].长沙:岳麓书社,1992:52.

④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25.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55.

⑥周娟.西方文学中的家园意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1.

⑦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6.

⑧章颖.“家园”艺术范式评析[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1999(01).

⑨朱立元.西方美学思想史(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661-1677.

I109

A

1005-5312(2015)23-0241-02

本文为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课题——《贵州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以黔北地区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GZGY20140714。

猜你喜欢

家园意识人类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寻找失落的家园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