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琵琶演奏的尽善尽美

2015-10-28刘嘉哈尔滨歌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刘德海琵琶音色

刘嘉(哈尔滨歌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浅谈琵琶演奏的尽善尽美

刘嘉
(哈尔滨歌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无数的文化瑰宝渊源流传,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储蓄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素有单个民族乐器表现力之"王"美称的琵琶,更是以其丰富的演奏技巧、技法,宽广的音域,清脆明亮的音色成为瑰宝中的精品,流传至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琵琶演奏;审美;技巧

一、尽善思想

中国人自古就推崇阴阳、天地、自然的和谐之美,音乐当然也不例外。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根本思想之一"和"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处于重要地位。《尚书》中曾记载说:"……诗、歌、声、律、音的和谐是一种自然的和谐,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神人以和的境界……"。以和为美,以和为贵,推崇阴阳之和、天地之和、自然之和的和谐之美在中国音乐作品中处处透露。

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正是秉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并把尽善的思想在琵琶演奏的二度创作中加以运用及发展。他曾经说过:"当前,有些演奏家较多机会接触前卫新潮音乐,演奏不谐和的噪音和稀奇古怪的音响,因过分热衷而有可能疏远甚至丢掉了乐器最美的中和之声,导致耳朵失灵美感失聪。在二级撞击中不能回归到尽善状态而走偏走斜,这是非常可惜的。"他主长琵琶演奏应追求"天、地、人"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他提出:"万物对立、统一的中和思想,取两极之中,以中为立足点,一分为三,合三为一,在矛盾冲突和缓解的三相(左-中-右)互动中,频繁的回馈信息,从差异中寻找新的美,寻找新的行动。这就是以中为归宿,以中平衡两极的尽善思想。"但同时他也认为:"以忠君顺王为归属的孔孟之道在二度创作中应修正;缺乏个性的完美,无疑对艺术是一种抹杀。"尽善不同于居中,避免冲突的静态式的传统中庸观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和以共存、共荣的宽容姿态纵观全局,别立新宗,抗争求存。

二、美的享受是尽善之本

音乐演奏如果要感染别人,首先要感染自己。琵琶乐曲创作中的"美"也是数不胜数,比如:《十面埋伏》中的大气之美,《霸王卸甲》中的悲壮之美,《塞上曲》的柔韧之美,《天鹅》的高雅之美,《童年》的无忧之美,《天池》的田园之美,《大浪淘沙》中的凄凉之美等。正是由于琵琶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能把这些不同风格,不同意境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它才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三、尽美思想

琵琶乐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吸纳、综合、舍取、繁衍的过程,一曲《十面埋伏》曾使得非华夏人为之动容。但现在作为民族乐器之"王"的琵琶,却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尴尬境界,真正能够感染世界的演出越来越少。对此,琵琶演奏家刘德海认为:"乐曲演奏的基础是音色,而对基本音色的确立首先要从传统的某种风格或特殊色彩上解脱出来。以寻求一个'无特色'的音响做起点,进而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创造更多更美的'色彩'。这就是演奏中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哲学辩证思想。"例如乐曲《诉》,这是一首速度慢、温柔含蓄的文曲,是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千古绝唱《琵琶行》的描述。此曲作者以诗中所叙"自言本是京城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的悲惨身世为创作依据,却摆脱了一般的叙事性手法,抒发了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心体验。同样的乐曲、同样的技巧却采用不同的演奏方法正是音乐多样性和审美需求多样性的要求。

在演奏琵琶文武曲技法上注重双手配合的完美性。左手要具有控制弦体张力的能力,右手音量、音色要演奏恰当。要求音质清澈、透明,对手指独立性功能、力度的穿透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演奏技法上左手吟弦幅度较大,音波变化密度、幅度大,左右手配合讲究上下手点对点,音质厚实,在演奏重复音、重音节奏型时要求强弱及变化对比鲜明,总体风格酣畅淋漓。奏技法的运用方面也比较自由而丰富多样。如在《阳春古曲》的演奏中,就应用了琵琶的不同演奏手法,造成音乐的对比展开。其中,弹、挑、半轮、扫轮的综合运用,使旋律活泼清新流畅;摭分指法的应用,使旋律进行平稳,节奏均衡;在一个固定长音背景上运用多变的节奏和清澈明亮的泛音,使旋律具有复调效果;在快速音符上的夹扫,使乐曲倍加明朗。又如在《灯月交辉》中,运用了切分、附点、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运用了1/4、2/4、3/4、变化重音等;演奏技法则兼具了文曲的推、拉、吟、揉、泛音、弹、挑、分、轮,武曲的扫、夹弹、夹扫、扫拂、摘、煞等,再加其中,摘、煞、虚按,以及音色变化与扫、煞相配合的手法的运用,更具特色。摘、煞手法与变化节奏的结合,使乐曲气氛更显热烈欢腾;虚按与实弹技法的相互交错,使乐曲中锣鼓效果的表现更为生动;音色变化与扫、煞相配合,使乐曲效果更加丰富;这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生龙活现地展现了锣鼓声、丝竹声交织鸣响的热烈气氛。

四、结语

尽善尽美对琵琶演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想要把它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就必须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材料进行概括、提炼、总结,不能陷入一个杂乱无章的局面。统一与变化在琵琶创作中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统一是基础变化是发展。

[1]李光华.刘德海琵琶艺术研讨会文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J632

A

1005-5312(2015)23-0170-01

猜你喜欢

刘德海琵琶音色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刘德海音乐艺术周”系列活动举办 83位演奏者奏响《十面埋伏》
琵琶演奏家刘德海逝世 他改编的《十面埋伏》余韵绕梁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窈窕淑女琵琶妹
我的“反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