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电视音乐节目的创新及启示
——以《我是歌手》为例

2015-10-28聂迪重庆大学重庆401331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我是歌手音乐节目经纪人

聂迪(重庆大学,重庆401331)

中国当代电视音乐节目的创新及启示
——以《我是歌手》为例

聂迪
(重庆大学,重庆401331)

《我是歌手》是近年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优秀代表。本文将对《我是歌手》节目的创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当代电视音乐类节目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我是歌手;电视音乐节目;创新;发展分析

一、《我是歌手》节目创新价值分析

1.专业化回归保障品质。“好看好听”是综艺类节目吸引观众眼球的第一要诀。在草根选秀节目占据电视音乐节目半边江山,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下,湖南卫视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专业化回归的方式,让明星变身“草根”参与比赛。第一季宣传语“非实力唱将,此地危险,非天籁歌喉,无立锥之地”凸显了“好声音”的性质,一扫“草根选秀”的浮躁与庞杂。另外,节目邀请一流的音乐制作团队,而节目的制作班底是制作湖南台跨年演唱会及“快男超女”、《百变大咖秀》等节目的洪涛团队,专业能力出众。除了卓越的主创团队,节目在硬件花费上也毫不手软。据湖南卫视内部人士透露,每期《我是歌手》的制作费为500万元,再加上前期一次性投入的舞美、灯光、音响等硬成本,第一季的总投入大概在8000万元。高投入保证了节目的高品质运作。

2.创新角色混搭吸引眼球。《我是歌手》节目除了参赛选手的明星身份和不俗唱功引人关注外,主持人、评委、经纪人等角色设置都有了很大颠覆。《我是歌手》实现了歌手的平民化。平日的偶像歌手在镜头前褪去明星光环,临上台会神色紧张,发挥失常会自责难过……这种种平时难以被看到的情绪被呈现在节目的镜头里,成为吸引人的一大看点。主持人的设置也别出心裁,场内主持人为参赛选手之一担任,第一季为“zhi”哥胡海泉,第二季为沙宝亮,第三季为“古巨基,每个人都携有主持人的“硬伤”,但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这种强烈的反差凸显了节目的与众不同,甚至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收视效果。古巨基不标准的港式普通话和可爱的主持风格就吸引了大批观众。而芒果经纪人的设置也同样形成了一大看点。李维嘉、杜海涛、吴昕等湖南卫视专业主持人转而变身歌手经纪人,照顾歌手们的行程,陪歌手排练,与歌手同呼吸共命运,这种身份反差新颖有趣。而掌握歌手去留的不是山河、宋柯等专业乐评人,而是500名现场观众,这500位大众评审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且代表了不同年龄段对音乐的欣赏趣味和欣赏水平。他们现场投票,直接决定歌手去留。《我是歌手》的选手、经纪人、评审身份设置都被节目进行了创新编排,新颖之余,也保证了节目的高品质和公平公正。

3.结合真人秀模式添亮点。除了紧张的竞赛环节外,《我是歌手》的一大亮点是真人秀模式的加入。节目中,每一位参赛选手的选歌、准备环节都暴露在镜头下,歌坛新人尚雯婕、杨宗纬等在台下谦虚有礼,台上却全力以赴,彭佳慧、陈明、沙宝亮等为了突破自己不断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曲风,他们的准备过程、心路历程都被镜头记录下来,使得残酷的赛制和竞演更富人情味。而参赛歌手台下与芒果经纪人互动的画面也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部分。第三季中李健与经纪人沈梦辰的互动部分就走红网络,成为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位参赛歌手上台竞演时,身处休息室的其他歌手都可通过电视看到表演情况。节目的后期剪辑师也经常在歌手的演出中插入其他歌手观看的画面,这种真人秀的处理方式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也使得节目更鲜活饱满。

4.全媒体整合营销。《我是歌手》开播之前一周就开始了节目的宣传,力求在广大观众的心里先占据一席之地。通过频道多个时段滚动播出《我是歌手》的七条概念宣传片,让节目未播先火。同时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微博上关于《我是歌手》的议论悄然升温,随着歌手的陆续登场,关于节目的讨论火爆网络。新浪微博数据显示,《我是歌手》揽下同时段新浪微博时事热词、分类热词、娱乐热词的第一。《我是歌手》APP上线QQ空间,开启了互动营销新模式。全媒体的整合营销发挥了各种媒介的优势,这也是《我是歌手》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

二、《我是歌手》创作模式的启迪

《我是歌手》创下收视佳话,与其本身制作精良、创新制胜密不可分。其有如下经验值得吸取:

1.内容生产为王。品质与内容依然是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我是歌手》以高质量的音乐品质与真诚向音乐致敬的态度获得良好口碑,这说明,节目的质量仍然是节目制作过程的重中之重。

2.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我是歌手》虽引自韩国的原创节目,但中国版却根据国情进行了筛选和改编,使得赛制更加适合中国观众口味,对大众评审的挑选也比韩国更加严格。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当下中国音乐节目的必经之路。

3.整合营销渠道跟进。《我是歌手》的全媒体营销模式使得节目未播先热,播出后热点频出,吸引人眼球。当前的音乐节目要想有持久的生命力,除了内容品质突出外,还得在营销上花心思,利用“USP”理论量身定做营销方案。

三、总结

中国电视音乐节目应不断追求独特的品质品味,在“娱乐化”与“媚俗化”的潮流中保持自身的品质特色。《我是歌手》不应被当作一个个案分析,而应该警示音乐节目制作方,将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寻求适合自己的创作与营销方式,探索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出路。

[1]石谭轩.浅析音乐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的内在特色[J].当代人杂志社,2013(04).

[2]胡芳.我国电视音乐栏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G222

A

1005-5312(2015)23-0136-01

猜你喜欢

我是歌手音乐节目经纪人
薛贵生:产业振兴经纪人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创新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路径
帮助种粮农民和粮食经纪人防范风险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音乐节目内容的转变与融合
新媒体时代广播音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韩磊《送别》与唐代送别诗的意境
“《我是歌手》之后,我的时间就属于我老公啦”
李玟《我是歌手》让我发现我有妈妈那种斗志
广播音乐节目的样式分析以及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