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宜兴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2015-10-28蔡华强江苏宜兴214221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紫砂

蔡华强(江苏宜兴214221)

漫谈宜兴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蔡华强
(江苏宜兴214221)

只有将具人文特征事物充实到社会中,我们为之奋斗的现代化才能由现代人实现出来的。输出真诚与关怀,造成社会的祥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紫砂工艺在当今时代对现代文明的贡献。

紫砂;文化;内涵

宜兴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以来,有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其所以成为名陶,实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两大原因。论紫砂的艺术性,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相比的。然而在现代的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这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的。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古老的紫砂工艺呈现满园春色,万紫千红的景象。在紫砂世界里形成了花色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千奇万状。在繁荣的当今,更是层出不穷,如将它汇集归纳的话,可算陶瓷世界之最。壶艺也堪称一绝:有“方非一式、圆非一相”美誉,如几何形,有棱有角呈花卉图案的筋纹形,有将松、竹、梅、柏、桃、树、桩及动植物变形夸张的自然形,有瓜、果、鱼、虫类的象真形,也有沿集古代青铜、玉器及宫廷中各类仿古的器形,当今发展到具有个性化的现代陶艺造型等等,各具特色,竞相争艳。

谈到紫砂造型的属性与气质,首先我们应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应和我们的欣赏习惯、生活习惯及使用性相吻合,紫砂造型与其它各种陶器相比,它有着自己特有的气质,除在材质上表现出的朴实、淳厚外,它具备了属于传统的文化气息的美。紫砂壶的造型之所以丰富多彩,一是它的历史悠久;二是它的原料独特性,壶的泡茶性能好;三是由于原料可塑性好,最利于捏塑、拍打、镶接等独特的工艺技法。因此,器皿的表现形式不受限止,进入现代,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紫砂壶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从量和质两方面都得到了新的提升和发展。可以说紫砂的艺术性,融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为一体,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从形而言,有取材于动物和植物两个内容的造型。也有借形改装。即借古代陶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乐器,包括生活用品包、帽等实物之形状改装成壶型。也有抽象启示,天上的云纹,奇石山川的花纹,这些都是紫砂壶传统的、创新的壶体造型的源泉和范本,可让作者任意捏塑和刻划。同时紫砂壶艺的造型和装饰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并参与,有的具有时代特征,有的反映地域文化风貌,有皇家古典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它的服务面上至宫廷贵族,下到民间百姓、文人士大夫更是喜爱。不仅国内,还外销东南亚及欧美。在清代,欧洲各国皇室内就非常宠爱紫砂。紫砂不仅造型变化丰富,就是容量大小也有适合东南亚地区的功夫茶具和国内各地区所需的茶壶。

创新是艺术进步的灵魂,陶瓷艺术与设计的创新不仅包括材质创新、技法的创新、工艺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思想创新、理念的创新和风格的创新。但创新并不容易,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心血来潮的创新,而是向前辈学习,吸取精华、积累知识技能的结晶,是通过实践摸索的结晶,达到自己有知识、有文化、有经验、有灵感、有技艺、更有审美观,才能将作品从创新精神中体现出来,使自己的作品真正成为一件艺术品。

我们新一代青年艺术人员在艺术的道路上,不仅看到了且领悟到了老一辈艺术家们在恢复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陶瓷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勉和敬业,对陶瓷艺术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看见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艺术人才和设计人才崭露头角,他们既熟谙传统陶瓷艺术语言和技艺,又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及反映时代精神的创新观念,他们将传统文化落实于现实生活中,创造出崭新的陶瓷艺术世界,表达出了民族精神与艺术形式相融合的陶瓷科学的境界。我觉得,作为紫砂壶的制作者,应该是有自己的审美追求的。这种审美追求,自有品位的高下之分。就紫砂壶的价值来说,其制作的难度,形制的高雅,作品的稀有,都是重要因素。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我将沿着这样的路继续前行。

当代紫砂工艺的发展,在祖国陶瓷艺术的大家庭里独树一帜地为我们新的人文精神的孕育与创造作出了努力,融入现代化的特性,吸取传统经典的人文智慧,继承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可以让紫砂的生命之树长绿,这既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对这种文化本有的人文性的确认。只有将具人文特征事物充实到社会中,我们所为之奋斗的现代化才能由现代人实现出来的。输出真诚与关怀,造成社会的祥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紫砂工艺在当今时代对现代文明的贡献。

[1]王树良,张玉花.中国工艺美术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3]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80.

[4]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1992.

J527

A

1005-5312(2015)23-0043-01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紫砂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