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诗经》的女性心理

2015-10-28李金朋临沂大学文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临沂婚恋诗经

李金朋(临沂大学文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论《诗经》的女性心理

李金朋
(临沂大学文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在《诗经》的各类诗歌中,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审视爱情与婚姻的婚恋诗与战争、徭役诗无疑是其中的精彩华章。它凭借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深婉细腻地描摹了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中以忠贞不渝、情理冲突、重德修身、思念征人等为核心的各种微妙复杂的女性心理。从《诗经》中那些以表现女性形象为主的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女性心理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折射出女性心理的魅力华彩。

婚恋诗;战争;徭役诗;后世影响

一、婚恋诗的女性心理

《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心理是丰富细腻的,既有对丈夫和情人的自然怡情,相思之苦心理,也有畏惧人言的矛盾踌躇,情理冲突:既有担心青春易逝,渴望婚姻的心理,也有遭受遗弃后的痛苦哀怨心理。那个时代的妇女把全部热情和精力都倾注于爱情、婚姻和家庭,这表现了她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至爱和至真。前人的生活中,女性心理的这种细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两情相悦,自然怡情

《郑风·子拎》是一首写女子对情人相思期会的诗:“青青子铃,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阀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歌末章写出了女子不见情人来时的焦灼心情,她“挑兮达兮”,来回走着,虽然和情人只有一日未见,却如同隔了三个月一样漫长。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也间接的告诉我们两性之间和谐的美好,女性在这期间的微妙心理。

(二)矛盾踌躇,情理冲突

某些有关爱情的篇章,也表现了情与理的冲突,昭示着封建伦理观念正趋形成。《桧风·羔裘》中的“岂不尔思?劳心切切”、“岂不尔思,我心忧伤”及“岂不尔思?中心是悼”等句表现了女子“欲爱不能”的矛盾痛苦心理,程俊英认为这首诗是“一个女子欲奔男子,又有所顾忌而不敢,所以内心很忧伤”。我们虽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女子无法与男子相爱,但却能真实地感受到她内心的矛盾和忧思。

(三)青春易逝,渴望婚姻

《诗经》中有一些诗歌反映了女子求偶盼嫁的焦急心理,最典型的是《召南·摽有梅》全诗充分体现了一女子急切盼嫁的心理,如怨如慕,悱恻缠绵。与这首诗相对比,《周南·桃夭》则充满了对妙龄女郎婚嫁及时的赞美,由此也可见当时人们的婚嫁观念。

(四)婚姻不幸,痛苦哀怨

美好的婚姻生活并非毫无矛盾,从《诗经》中可以看出,丈夫的品行不端是矛盾发生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受男尊女卑制度的限制,一般都只能由妻子含蓄的规劝、提醒,促其觉悟。《陈风·墓门》便是一支由怨愤的妻子唱出的“相警之诗”最典型的是《卫风·氓》。这首诗以女子的口气生动的叙述了女主人公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的痛苦哀怨和悔恨决绝心理。女主人公回想自己婚前对“氓”一片痴情,“乘彼桅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婚后“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然而,她的青春在辛苦劳作中像桑树那样“其黄而陨”之后,她的丈夫却无情的把她抛弃了。“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她独自暗暗伤心。“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本想与“氓”白头偕老,没想到老而被弃,徒增怨恨。最后,她发出了无奈的决绝的心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二、战争、徭役诗的女性心理

《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不仅写战争和徭役的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与征人的作品互相辉映,表达同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这类思妇的诗篇,凸显了凄婉哀怨的女性心理。如《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周南·卷耳》等。《王风·君子于役》刻画妻子对行役在外的丈夫的怀念之情。丈夫离家已久,杳无音讯,既不知何往,又未谙归妻了居家生活艰苦,终日操劳,长年独守。白日忙忙碌碌也就不知不觉过去了,每到夕渐落,鸡入窝羊牛归圈时,她仲仲疲惫的腰肢,眺望暮野崎岖的大路直通向远方,这时百千思,自然涌上心头。《卫风·伯兮》表达征妇对其英武的丈夫的无法释怀的思念。在《卫风·伯兮》中,征妇首先表达对其英勇无比丈夫的赞美,并将其夫出征时的场景定格,完全沉浸在丈夫就在眼前时的情景之中。这是双方相见时的最后一个画面,也成为征妇心上永远的挂念。

三、《诗经》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诗经》之美可以诵之、弦之、歌之、舞之,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里,女性的心理依旧保持着传统的观念,即使是在当今全球文化趋同化的现在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依旧在女性心理根深蒂固,这并不是贬低女性,而是褒奖女性心理的细腻,纯真仍让我们感动。

[1]聂永华.《诗经》亲情诗的文化蕴含与文学母题[J].郑州大学学报, 2005(06).

[2]柏俊才.由《诗经》中的女性描写看周民族的文化特征[J].山西师大学报,2006(02).

[3]郑群,钱宗武.《诗经》研究的盲点:婚恋诗中男性形象的整体观照[J].扬州大学学报,2005(06).

I207.22

A

1005-5312(2015)23-0018-01

猜你喜欢

临沂婚恋诗经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