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效果

2015-10-28冯英璞张婧爽李灿灿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医护层级医师

冯英璞,张婧爽,李灿灿,李天晓

·护理论坛Nursing window·

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效果

冯英璞,张婧爽,李灿灿,李天晓

目的探讨在介入“河南模式”下开展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4月,通过护理岗位层级设置和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各班次流程,划分医护责任小组,强化医护培训,实施医护协同服务模式,与实施前半年即2013年5-10月的传统服务模式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前后的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护彼此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介入病房在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基础上,配合医护协同服务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动性,提高医护配合默契度,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丰富护理工作内涵,促进护理专业学科发展。

医护协同;分层级管理;责任制;整体护理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就医需求日益增高。新医改政策中对质量和效率进行了重点强调,尤其是对于风险大、并发症多的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希望得到医护人员更多的关爱,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使护理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对目前“分体式”临床工作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建立符合现新医改政策所强调注重质量和效率的工作模式[1],满足患者多元需求。科室在多学科联合介入“河南模式”基础上改变工作模式[2],开展医护协同合作联合查房和全层分级管理,把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经过半年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我院独立设置的介入病房,病房采用不同专业的介入医师(神经内科、外科、介入科),康复、营养、心理等多学科团队融合而成的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微创3个亚专业。2013年10月扩大病房规模后划分出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和肿瘤综合3个专业4个病区的专科病房。每个病区设置床位49张,各专业具有各自的专科门诊和相对独立的介入手术室,形成了门诊、病房、手术室为一体的临床科室,使介入治疗规范化、专业化。即所谓“河南模式”。在此模式下,自2013年11月—2014年4月对入住脑血管介入病区533例实行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的住院患者与同病区该模式实施前6个月(2013年5—10月)入住558例接受传统服务模式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成立医护责任小组每个医护责任小组由1个三级医疗小组和分层级的护理责任小组组成。本病区成立3个医护责任小组和1个监护小组:每个护理小组由3名责任护士、1名责任组长组成,分别和1个由三级医师组成的医疗小组结合组成医护责任小组,每个医护责任小组全面负责16~18张床的医疗护理工作。入院时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分别向患者介绍自己、上级医师、科主任和护士长等,使每例患者都能找到负责自己的每组医师和护士。病区成立亚监护室,由4名专职护士组成监护小组,接受3个医护责任小组的危重患者和全麻大手术后的患者。

1.2.2医护小组结构组成医疗小组采取三级医师负责制,根据职称、学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确定,每个医疗小组均有1名三级医师(主任医师)、1名二级医师(主治医师)和1名一级医师(住院医师)组成,科主任全面负责。护理小组在护理层级管理体制中,根据护士的职称、学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后,组成专业分布合理、并与所实施的等级护理和专科护理相适应的护理小组,组成4个护理责任小组,每组责任组长与责任护士的比例是1∶3,护士长全面负责。

1.2.3开展医护协同查房每日医师、护士一起大交班后,责任组长跟随本组的主管医师参与术前讨论和晨间查房,向医师汇报患者的相关情况,带领并督导本组的护士共同完成患者的护理、治疗、各项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向本组的三级主管医师、护士长汇报本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士长每天与责任组长跟随主任或专科医生查房,重点查新收治的一级、危重患者,手术及术后患者,了解医疗对护理的要求、护士的工作质量、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每组的护理质量等;及时向医师、主任反馈有关问题;对不足之处及时予以完善;及时组织护士开会、护理查房等,反馈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

1.2.4明确医护责任小组每个医护责任小组的成员均采取8 h上班、24 h负责制,使连续性护理措施及护理方案真正得到落实。每班均有责任组长负责,加强管理、协调和督促,使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护士不再单独值班,中晚班都有3人上班,夜班2人值班,增加高峰时段如中午、晚夜班等薄弱环节时段的护士人数,合理均衡每天的工作量。护士由单独承担责任和风险变为由小组团队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护理质量由终末控制变为过程控制,同时可以使护士的休息时间得到保证,减少了护士的心理压力,促进护士的身体健康。

1.2.5完善职责流程和强化培训考核讲解新的护理工作模式的要求、意义、目的,并制定科室相应的管理措施、各级护士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等,使全体护士掌握工作要求、各级护士的岗位责任,特别是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的职责。形成换位思考,主动、灵活地为患者服务的意识。针对责任组长在对年轻护士的带教、病区的管理等方面经验不足的情况,护士长加强与她们的沟通和交流,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互动讨论,使她们能较快地进人角色,顺利开展工作。同时,注意发挥每位责任护士的长处,担任临床带教、质量控质成员、急救物品管理员等,培养她们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建立并完善各种评价体系,护士长评价调查表、医师评价调查表、住院患者调查表、护士自评调查表等。成立考评小组,每周进行督导,每月进行评比,考评小组每月将考评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针对评价反馈的护理问题,查找分析原因,并及时改进。

2 结果

利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定为α= 0.05(双侧),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入住本科室患者的满意度、平均住院日、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对医师的满意度和护士自评的情况进行对比(见表1、2、3)。

表1 医护协同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比较

表2 医护协同实施前后的主要医疗指标比较(±s)

表2 医护协同实施前后的主要医疗指标比较(±s)

项目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前住院日实施前13.01±1.974.50±1.85实施后10.50±1.213.00±1.63 t值3.215.29 P值0.0170.023

表3 医护协同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得分比较(±s)

表3 医护协同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得分比较(±s)

夜间护理质量得分实施前97.50±1.596.23±1.096.04±1.5 98.00±0.6 95.59±1.2实施后98.00±1.898.52±0.998.45±0.7 98.00±0.5 97.35±0.8 t值3.9654.2213.6106.9983.747 P值0.0050.0100.0020.4000.002项目护士长工作质量得分责任护士工作质量得分病房管理质量得分急救管理质量得分

3 讨论

随着医学分科日益专业化和精细化,根据精细化管理专业化、科学量化原则要求,按疾病诊治链来组建临床学科群或诊疗中心成为必然[3]。因此,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将过细的专科重新整合起来,为每例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优化诊治护理方案。临床工作中医护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合作伙伴。临床医学学科整合的同时,必将引起护理专业的相应整合,这就是新时代医学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本科室10年介入的“河南模式”实践了多学科联合的新理念,又在此基础上实施医护协同全程分层级管理病房的新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医患、护患2条平行线的格局,重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实现了医、护、患三者的无缝连接[4]。医护协同查房,不但可以使护士明确诊疗措施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医师也可以从护士那里了解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和心理变化。通过查房,医师、护士和患者家属可以一起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性,改变了医、护各自一体,互不相干的做法。医护协同合作模式是医师和护士共同承担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的过程[5]。

半年医护协同全程分层级管理实施使护理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日,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加了医护配合程度和彼此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实现优质护理“三贴近”[6],也使护理人员在新的护理模式下成长进步,整体素质不断提升[7]。

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全面开展目前仍在探索阶段,各医院需要根据各自科室的特点探索一条符合现代临床工作需要的医护一体化的创新模式[8]。但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医护协同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同样也会存在有一些问题,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1]梁顺萍.在舒适医疗中医、护、麻一体化工作模式在内镜中心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50.

[2]李天晓.大力推动介入放射学学科化发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269-271.

[3]潘进程,孔旭辉.精细化在医院管理中应用探索[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420.

[4]杨莘,邵文利,应波,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完成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3-34.

[5]陈静,张振香,谢红.医护合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36-1139.

[6]马晓伟.转变模式,求真务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发展——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第二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5-8.

[7]吕园园.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5-27.

[8]吴姁怿,严定萍,杜春萍.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在康复医学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562-1564.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coordination and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interventional wardnursing

FENG Ying-pu,ZHANG Jing-shuang,LI Can-can,LI Tian-xiao.Section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 Province 450003,China

LI Tian-xiao,E-mail:dr.litianxiao@vip.163.com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dical coordination and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interventional nursing care which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Henan Province Model”.MethodsFrom November 2003 to April 2014 at authors'hospital,medical coordination and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was executed through setting up a ranking system of nursing position,optimizing shift process,dividing physician-nurse medical liability groups,strengthening medical training,implementing medical coordination service mode,etc.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that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y to Oct.of 2013.ResultsAfter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coordination and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system,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the patent's satisfaction,the cooperation satisfaction of physicians and nurs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coordination and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system,the differences in the above index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or P<0.05).ConclusionBased on multidisciplinary joi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combined with coordination physician-nurse service mode,the enthusiasm of nursing staff can be motivated and the tacit understanding between physicians and nurses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can be improved.All of the above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discipline.(J Intervent Radiol,2015,24:537-539)

medical collaboration;hierarchical management;responsibility system;comprehensive nursing

R473

A

1008-794X(2015)-06-0537-03

2014-07-0)

(本文编辑:俞瑞纲)

10.3969/j.issn.1008-794X.2015.06.018

450003郑州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科脑血管一病区

李天晓E-mail:dr.litianxiao@vip.163.com

猜你喜欢

医护层级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