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2015-10-28

中国煤炭 2015年11期
关键词:起数煤矿安全瓦斯

彭 锟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彭 锟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为了客观的、整体的和多视角的探索中国煤矿事故发生的规律及其原因,对中国2004-2013年煤矿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图表、折线图、饼状图、柱状图等方法对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煤矿事故发生的灾害类型、地域、月份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中国近十年煤矿事故发生的规律及其原因,并针对近十年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预防或减少事故的对策措施。

煤矿事故 安全生产 统计分析 对策措施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量供应资源,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煤炭行业是中国伤亡事故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主要表现在事故总量大、重特大事故时常发生、伤亡人数大和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据统计,2013年中国原煤产量约为37亿t,是2004年煤炭产量的约2倍;发生煤矿死亡事故数量为594起,同比下降23.75%,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1056人,同比下降23.7%,百万吨死亡率为0.293,同比下降15.56%,分别比2004年下降83.68%,82.47%,90.49%。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仍然较低,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大对煤矿事故的统计分析、预防和控制工作已刻不容缓。

根据煤矿事故的统计分析,从各个方面了解事故规律和特点,分析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对国家进行煤矿安全生产宏观决策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监察工作、完善煤矿事故预防和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本文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及往年煤矿事故简报和事故査询系统得到的历年煤矿事故资料,采用图表分析法、柱状图、折线趋势图、饼状图等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煤矿事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每年事故起数、每年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各月发生的死亡事故起数、发生事故的所在区域等。

1.1煤矿事故发生起数规律

运用Excel软件对2004-2013年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找到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的趋势,总结出规律,为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图1 2004-2013年煤矿事故起数的变化趋势

2004-2013年煤矿事故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2004-2013年中国煤矿事故起数呈下降趋势,2004-2007年事故起数均在2000起以上,2008年首次把事故起数降到了2000起以下,一直到2011年事故起数均维持在1000~2000起,2012年首次把事故起数降到了1000起以下,2013年再次下降到594起,同比下降23.74%,比2004年下降了83.68%。

图2 2004-2013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趋势

2004-2013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趋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煤矿事故起数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趋势基本一致,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均在2004年达到最高点,随后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死亡人数下降的趋势比事故起数下降的趋势快,2004-2006年死亡人数均在4000人以上,2007年首次把死亡人数降到4000人以下,2011年降到2000人以下,2013年死亡人数降到了1000人左右,同比下降23.7%,比2004年下降了82.47%。

图3 2004-2013年煤矿事故百万吨死亡率趋势

2004-2013年煤矿事故百万吨死亡率趋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2004-2013年百万吨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与煤矿事故起数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趋势大致相同。2004-2006年中国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均大于2,2007年首次把百万吨死亡率降到2以下,以后持续下降,2009年首次把百万吨死亡率降到1以下,2013年将其降到0.3以下,同比下降了15.56%,比2004年下降了90.49%,实现了重大突破。但美国煤矿在2004-2006年的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仅为0.027、0.021和0.045,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尚有很大一段距离,所以,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不容乐观,需要继续努力。

1.2各月份发生煤矿死亡事故起数规律

在每月中煤矿事故发生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本文按月份运用Excel对中国2004-2013年煤矿事故进行统计,并对2004-2013年每月份发生的平均煤矿死亡事故起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找出事故发生的趋势,找出需要重点加强防范的月份,统计结果见图4和图5。

由图4可知,2004-2005年总体死亡事故起数最多,每月份发生的死亡事故起数也是最多的,自2006-2013年纵向总体死亡事故起数处于下降趋势,2006-2013年纵向每一月份的事故起数均为下降。

由图5可知,1-2月煤矿死亡事故起数较高,3-5月煤矿死亡事故起数较低,6-8月死亡事故起数呈上升趋势,9-12月死亡事故起数呈下降趋势,7月、8月事故发生数量最高。

表现出以上事故规律的原因为1月和2月温度较低,天气严寒、干燥,容易降低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容易使员工走捷径,不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疏松,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不严,再者适逢春节,员工心系家人,思归心切,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相遇很有可能发生事故;3-5月时逢春季,温度渐渐升高,环境温和,员工精神状态良好,工作失误较少,适宜员工工作,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较好;7月、8月是夏季,气温高,环境不适宜,员工的心情容易烦躁,忽视安全操作规程,煤炭开采量加大,员工工作时间加长,逆反心理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降低,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不到位;9-12月时逢秋季,温度适宜,员工精神状态良好,工作失误较少,适宜员工工作,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较好。

图4 2004-2013年每月份煤矿死亡事故起数变化图

图5 各月份平均煤矿死亡事故起数变化图

1.3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地域分布规律

中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较广,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理特点,对煤矿事故发生地域分布的统计有助于煤矿事故地域分布研究,可以发现事故发生较多和较少的地区,有助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2004-2013年各省煤矿死亡人数统计数据变化情况如图6和图7所示。

图6 2004-2013年各省煤矿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大于等于1人的事故统计变化图

图7 2004-2013年各省煤矿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大于等于30人的事故统计变化图

由图6和图7可知,2004-2013年造成大于等于1人死亡事故的省份中四川事故起数最高,湖南省、重庆市和贵州等地次之,河南、江西和安徽等地最少;造成大于等于30人死亡事故的省份中山西省发生的事故起数最多,陕西、河北和湖南等地次之,甘肃和福建等地最少。

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为各地区煤矿赋存条件不同,开采难度不同,四川省地域的煤层瓦斯含量高,煤层赋存条件较为复杂,开采难度大;四川总共发生煤矿事故1581起,其中1231起事故都发生在乡镇煤矿,占总事故起数的77%。乡镇煤矿大多属于小煤矿,其开采条件较差,开采设备和开采工艺陈旧,大多数矿工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较差;矿长等领导层只注重利益,忽视安全生产事故,安全投入较少;国家法律法规得不到落实,小煤矿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管理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1.4煤矿安全事故类型规律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资料,对2004-2013年中国煤矿所发生的事故类型进行了统计,各事故类型在煤矿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图8进行表示。

图8 中国各类煤矿事故起数拼图

由图8可知,顶板事故在各类煤矿事故中所占的比重最高,占事故总数的43%,矿井瓦斯事故次之,占事故总数的20%,运输事故第三,占事故总数的10%,其他事故类型发生的次数相对少一些,由此看出煤矿事故防治工作重点主要在顶板事故、瓦斯事故和运输事故的预防和控制上。

顶板事故所占比重最高的原因:当今开采技术条件下,对矿井的顶板支护和顶板压力的分析工作做得不够完善,从而导致顶板支护不当,很容易造成顶板的局部塌落、冒顶、片帮、冲击地压等事故的发生,对员工的生命威胁较大。

瓦斯事故所占的比例达到了20%,其危害不言而喻,其原因如下:瓦斯事故主要有瓦斯喷出、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两种事故与煤层中的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地应力、煤质结构都有很大关系,对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瓦斯突出初速度的监测监控十分重要,否则很容易发生重大事故;当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火源和空气三者相遇时就会发生爆炸。大多数导致瓦斯爆炸的原因有通风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瓦斯浓度升高,对瓦斯含量的监控检测工作不到位,对火源的控制不佳,员工疏忽大意,安全意识较差,井下使用明火等。

运输事故所占比例也比较大,主要原因为矿井员工安全意识薄弱,运输过程中疏忽大意,违规操作,无驾驶车辆资质上岗;安全专业人员粗心大意,对运输设备未进行或缺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运输设备老化,未及时保养、维修和更新。

2 煤矿事故预防对策措施

(1)加大煤矿地质条件的探测勘察力度。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各地区的地形地貌均不相同,地质条件复杂,绝大多数煤矿采用井下开采,受井下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灾害的威胁,开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因此要加大对煤矿地质条件的探测探查力度,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探明煤炭地质条件。

(2)加大煤矿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力度。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的失误,应当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和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对违规操作、经常出现不安全行为的群体加大监督和管理,加大安全监管力量,采用灵活多变有效地检查方式去检查安全隐患,对有安全隐患的区域要重点、反复多次排查,对其他区域要全面定时或不定时检查,及时消除或控制安全隐患。

(3)加强煤炭行业工人队伍建设。通过近十年煤矿事故的统计分析可知,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护能力是中国煤矿员工的普遍现象。因此,加强煤炭行业职工队伍建设,提高煤矿职工素质,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煤矿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逐步实现提高每位员工安全技术水平的目的。

(4)注重以人为本,建立安全文化。以人为本是中国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公司领导要充分考虑工人的人身安全,工资利益,心理情绪,家庭情况,工作条件等,再者通过安全思想道德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充分发挥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大家相互团结、相互爱护、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争做安全人的氛围,逐步建立安全文化。

(5)加强煤矿救护队伍建设。煤矿救护工作事关矿工的生命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煤矿救护队伍是处理矿井瓦斯、火、煤尘、水、顶板等灾害的专业队伍,在煤矿事故发生之后,如果救护及时,救护措施得当,可以将人员的伤亡或财物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因此,加强煤矿救护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救护队伍,配备先进齐全的救援设备,对于预防煤矿事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6)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有助于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先进的开采技术和生产设备是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开采的必要条件,也是减少煤矿事故的重要支撑,只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才能不断加大科技研究,生产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提高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的本质安全化水平。为此要提供坚实充足的资金保障,要保证安全费用专项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这样才能实现降低事故的目的。

(7)加大事故追责力度。加大煤矿事故查处力度,严肃追究事故相关责任。按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体制的意见》精神,认真全面履行职责,严格按照事故调查程序及 “四不放过”原则,加大煤矿事故调查力度和处罚力度,严肃追究事故相关责任。通过对事故的查处和事故责任的追究,能够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各级监管部门的安全责任,能够严厉打击无视国家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的违法行为,引起相关领导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对重特大事故才能起到更好地遏制作用,最终起到消除事故或降低事故发生的目的。

(8)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对提高工人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全员参与,对口培训,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安全技能的培训和安全思想教育,可以提高煤矿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以及提高对安全隐患的辨识、控制、应急处理和避险自救能力,还能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增强从业人员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的失误。

[1] 曾宪荣.我国煤矿事故初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2013(2)

[2] 李运强,黄海辉.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3)

[3] 邓奇根,刘明举,赵发军.2008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防范措施[J].煤炭技术,2010(6)

[4] 宁宇.我国煤矿灾害特征及安全对策 [J].劳动保护,2009(8)

(责任编辑 张艳华)

晋煤集团:为京津冀用户量身打造新煤种

针对京津冀地区使用燃煤灰分必须低至21%以下的大气污染治理要求,晋煤集团为当地用户量身打造了一个新煤种——17级末煤,又名 “蓝天一号”,受到市场追捧。

“蓝天一号”新煤种,取自晋煤集团赵庄煤业,其原煤虽有着天然的低硫 “禀赋”,却也存在着原煤灰分高、稳定性差的劣势。因此,该公司首先在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入洗量上下功夫。

为既保证17级末煤灰分合格,又不影响块末煤产量,经过该企业选煤专业人员的反复研究,最终研制出在3207刮板机处安装一个可调节入储闸板,这样岗位司机可以手动控制旁路末煤的入储量和上仓量,根据掺配比例,洗末量和旁路量可通过闸板灵活调节,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原煤的入洗量也不再受限制。闸板下方通过1个就地溜槽和3012皮带连接,多余的旁路末煤经3012上仓。

“一物两用”不仅节省了新造皮带的费用,也减少了岗位司机的工作量和设备运营维护所需的人力物力。

同时,为最大限度保住口碑,该企业不断加大采样频次,采制化职工每天都会对新外排的17级末煤进行多次采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主控室适时调节洗末量和旁路量,化验室也由之前的1天测两次硫分改为每小时1次,通过硫分仪实时监测严把煤质关。

“蓝天一号”其特点是 “低硫分、低灰分、中高发热量”,能减轻雾霾成因,符合国家倡导的低碳经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产业发展政策。

据悉,17级末煤销售以来,客户量不断增加,遍及石家庄、邢台、沧州、衡水等地,销售额逐日递增,晋煤集团 “蓝天一号”17级末煤带着 “碧水蓝天”的祝福销往京津冀各地,其低硫优质的品牌理念,也伴着南来北往的大车深入客户的心,为煤市 “寒冬”提前送暖。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al mine accident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Peng Kun
(Zhengzhou Coal Industry(Group)Co.,Ltd.,Zhengzhou,Henan 450000,China)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and overall investigate the law and causes of coal mine accidents of China from varied perspective,coal mine accidents of China from 2004 to 2013 year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number of coal mine accidents,the death toll,and the death rate per million ton,the disaster types of coalmine accidents,as well as the site and month of the acciden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charts,line charts,pie charts and histograms,etc.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law and causes of coal mine accidents of China for the last decade were concluded,furthermore,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reduce accident were proposed.

coal mine accidents,safety production,statistical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TD771

A

彭锟(1970-),男,工程师,现任郑煤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监局主任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安全管理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起数煤矿安全瓦斯
国家森防办:一季度全国森林草原火灾起数较往年显著下降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去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5.5%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途径探讨
哈瓦斯与埃及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