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S结构的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2015-10-28张亦冰丁日佳

中国煤炭 2015年11期
关键词:功能模块定额精细化

张亦冰 丁日佳 杨 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基于B/S结构的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张亦冰 丁日佳 杨 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针对当前我国煤矿发展现状,结合精细化管理理念,设计了一套基于B/S结构并以精细化定额管理、标准化生产作业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为主体的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分析了煤矿构建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则、思路和主体框架,详细阐述了系统各个功能模板实现的主要功能。在晋能集团上社二景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企业日常运营的精细化管理,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作业成本。

B/S结构 煤矿 精细化管理 信息系统

近年来,随着精细化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增加,精细化管理系统已经在我国企业中不断地推行。诸多大型企业结合自身状况,依托科研单位和高校的研究成果,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开发和设计了极具特色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在各自的领域内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而在煤炭行业,由于传统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和煤炭生产作业特有的复杂性,导致煤矿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缓慢,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受到了一定的阻力。本文结合煤炭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煤矿生产经营的特点,基于B/S结构构建了以精细化定额管理、标准化生产作业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为主体的 “两化两全”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力求为煤矿提供全新理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模式,旨在提高煤矿成本控制的精确性、生产作业管理的规范性以及绩效考核的合理性。

1 煤矿构建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煤炭价格受市场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波动下降,煤炭行业越发不景气,许多企业亏损严重,煤炭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对于煤矿而言,必须从内部实施变革,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系统,优化作业流程,控制成本,减少损失,力求高产高效,提高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

1.1建立精细化管理系统,是煤矿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

精细化管理系统是市场发展和企业管理进步的产物,是在标准化及规范化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科学细化和有效优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验证,现已成为企业管理主要的发展模式之一。煤炭企业几十年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普遍形成了典型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煤矿传统管理方式,重新整合煤矿内外部资源,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效益,实现现代化管理。

1.2建立精细化管理系统,是煤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观需求

随着国内煤炭市场开始对外开放,许多行业的资本也逐渐进入煤炭行业,行业竞争愈发加剧。煤矿如何实现降成本提效益的目标,如何增强其综合竞争能力,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中生存,煤矿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内部控制降低成本,从而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系统,建立定额管理、预算管理、生产作业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系统,可以优化整合煤矿资源,减少材料消耗和作业成本,从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1.3建立精细化管理系统,是煤矿保障标准化生产的必然要求

煤矿开采是一个高危行业,其生产作业环境极其复杂和恶劣。井工矿的井下工作环境更为特殊,任何一个生产细节管理不到位,都有可能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一线员工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威胁,标准化的生产是保证煤矿安全开采的前提。通过建立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可以构建完整的工序标准体系、作业标准体系和考核制度,完善各级生产作业管理制度,并可以通过系统监督和考核一线生产者的规范性操作,减少生产作业的随意性,以此促进标准化生产的实现。

2 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设计

2.1系统设计原则

(1)系统的标准化。标准化协议和标准化技术的采用是系统进行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TCP/IP是支持国际通用的网络协议,因此在新系统开发中,一定要选择支持TCP/IP标准协议的操作系统,保证精细化管理系统与现有网络和现有通讯系统的连接以及将来同国家公用网络和国际高速网络的互联。

(2)易维护性。系统是否便于升级和维护决定了其生存期限,易维护性也是保证系统长期运行的重要因素。系统应提供简单和便利的手段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主地进行增、减、改、删等配置和维护。

(3)安全性和容错性。精细化管理系统涉及到全矿所有部门和职工的基础信息以及生产和财务等信息,所以系统必须要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容错性。系统不仅应该保证用户登录的安全性,同时对于生产基础数据信息和财务信息的存储也要有较高的安全性,避免造成数据泄露、丢失以及病毒感染等事故。

(4)可扩展性。由于相应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升级、扩展以及煤矿管理业务的不断更新,要求新建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必须要有较高地可扩展性,方便以后的更新和改进,确保系统不会很快被淘汰。

(5)易操作性。应用管理系统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降低人工成本。这就要求精细化管理系统应具有简单、直观且友好的用户界面,以保证系统易于操作,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系统培训的时间。

2.2系统设计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形势,煤矿的首要任务应是在确保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下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的;针对煤矿的生产经营特点,确保煤矿稳定发展最应该注意的是对生产作业进行监督管理。为此,煤矿应该以 “两化两全”,即精细化定额管理、标准化生产作业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为参照,建立易操作和一体化的精细化管理系统。

“两化两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将精细化定额管理、标准化生产作业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实现各个部分自身功能的同时,也将相互关联和协同管理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其具体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精细化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

由图1可以看出,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较为复杂,各个模块之间关联紧密,为了更好地实现系统的一体化以及提高系统的易操作性,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设计其体系结构;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开发人员充分掌握待开发系统的需求与结构,应利用UML技术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各个重要功能模块的数据流程图,并利用Microsoft Office Visio工具设计精细化管理系统整体及各部分的业务流程图;最后利用Microsoft C#语言来编写代码,构建SQL Server的数据库,以简化操作和降低成本。

2.3系统构架设计

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可分为界面层、功能层和支持层3个层次。界面层是前台和后台用户进行交互操作的接口,通过提供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和快速地进行系统操作,实现信息的传递。同时,该层次还提供与其他管理系统(如物资系统、财务系统)连接的功能,将所需数据通过系统管理员的操作传送到精细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实现系统兼容性;功能层是由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各个业务模块组成,实现各个业务模块的基本功能,同时通过业务模块之间相互联系支撑关联模块的功能实现。业务模块包括定额管理、预算管理、生产作业管理和绩效考核4个部分;支持层包括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协议等硬件以及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这是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精细化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精细化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2.4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通过对系统功能需求的分析,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应该包括定额管理子系统、预算管理子系统、生产作业管理子系统和绩效考核子系统4个部分,并应充分考虑到先进性和实用性,提供简单明了的子系统功能模块,尽可能地简化操作,同时系统还应为管理者提供图表等供以决策。精细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框架如图3所示。

2.4.1定额管理子系统

定额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以业务流程分析和作业划分与定义为基础,以测算制定定额、审批修订定额和定额汇总提交为过程,提高定额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实现定额的查询和打印,供成本核算、领料以及采购时使用。因此定额管理子系统应包括定额制定、定额修订、定额汇总、定额查询以及定额打印等功能模块,并与生产作业管理子系统中的工序定义和作业定义功能模块相关联。

(1)定额制订。首先由定额制订人员定义定额项,其次采用如统计分析法、现场查定法、技术测定法和经验估计法等合适的定额制定方法编制定额标准,并针对相关定额项进行定额的测算和编制。

图3 精细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框架

(2)定额修订。基层部门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现有定额标准存在问题,可以向技术部门上报,技术部门经过向上级管理部门上报审批后确定问题所在,并下达定额修订通知单,由定额制订人员重新进行定额测定,并修改定额明细表。

(3)定额汇总。将制订好的定额汇总整理,存至定额数据库中。

(4)定额查询。通过调用定额数据库的数据,可按定额项名称、编码、工序、作业以及工作面等关键词进行查询。

(5)定额打印。将所需查阅的定额文档导出并实现打印功能。

2.4.2预算管理子系统

预算管理应基于定额管理的数据,结合生产作业管理子系统中的作业派工和生产接续计划功能模块,编制全矿各级预算报表,并依据预算编制的结果与实际领料和实际成本费用的发生进行对比分析,实现预警控制和差异分析。因此预算管理子系统应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分析、预算控制和报表管理等功能模块,并与定额汇总、作业派工和生产接续计划功能模块相关联。

(1)预算编制。以 “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为原则,按照工序预算—作业预算—队组预算—全矿预算的流程进行预算的编制。

(2)执行分析。调用生产作业管理子系统和物资系统等的实时数据,并与预算值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大额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预算控制。实时监控生产数据,通过监测预警值及时发布预警,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在预算数据有偏差的情况下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修改预算。

(4)报表打印。提供各种类别报表的分类及汇总查询,并可以根据查询结果进行报表打印输出。

2.4.3生产作业管理子系统

生产作业管理应首先进行作业和工序的划分与定义,编制年度及月度生产计划,同时结合绩效考核子系统的部门管理功能模块,将作业分派到具体队组,其次对产量和进尺等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统计,最后结合定额管理子系统和预算管理子系统对材料消耗进行实时地控制和考核。因此生产作业管理子系统应包括工序定义、作业定义、作业派工、生产接续计划、产量进尺统计以及材料消耗考核等功能模块,并与定额管理子系统、预算管理子系统以及绩效考核子系统中的部门管理功能模块相关联。

(1)工序定义。对生产作业中的工序进行划分并定义(比如采煤作业下的割煤、工作面运输、转载、破碎、泵液防尘、巷道运输等等)。

(2)作业定义。对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进行划分并定义(比如采煤作业、掘进作业、机电作业、运输作业、通风作业等等)。

(3)作业派工。将具体作业分派给责任队组,设置作业开始时间、作业结束时间、派工数量、责任部门以及经办人等项目。

(4)生产接续计划。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和月度生产计划。

(5)产量进尺统计。实时统计产量和进尺数据。

(6)材料消耗考核。调取实时材料消耗数据(数据来源于物资系统)与预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实际产量和进尺数据与定额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2.4.4绩效考核子系统

绩效考核是对全矿各个部门和队组进行考核打分工作。首先需要对各个部门、岗位和人员进行设置,并确定工作职责和权限,其次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并将考核打分表下发至各职能科室,填写完成后进行汇总,计算考核最终得分后打印报表用以薪酬管理。因此绩效考核子系统应包括部门管理、考核体系设计、打分系统以及报表打印等功能模块,并与企业自身的薪酬管理系统相关联。

(1)部门管理。对部门、岗位和人员进行定义,确定其工作职责并分配权限。煤矿的部门一般分为一线生产部门、二线生产辅助部门以及三线机关部室3类。

(2)考核体系设计。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设定指标权重,实现对指标和权重的设计、修改和审批功能。

(3)打分系统。根据权限设置,实现各个打分主体对考核对象进行考核打分,统计汇总打分结果后计算绩效考核分数。

(4)报表打印。提供绩效考核报表的分类及汇总查询,并可以根据查询结果进行报表打印输出。

3 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3.1系统运行环境

煤矿精细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采用B/S结构,基于微软的.NET环境进行开发。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Windows 2000、Windows 7或更高版本。支撑软件为IE浏览器。服务器端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5、Windows Server 2008或更高版本。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 2008或更高版本。

3.2系统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制定操作规范。一方面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流程化的管理要求系统操作按顺序进行,所以制定操作规范并按照规范内容进行系统操作是精细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2)强化系统培训。系统虽然存在着易操作性,但仍需根据不同模块的应用单位,有针对性的对系统操作进行培训,同时应对系统管理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其熟悉系统的各个操作,达到对系统进行基础维护的水平。

(3)严控权限设置。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关联性极强,一个系统中的数据出错可能导致整个系统信息的错误,所以应对各个系统以及某些具体操作进行权限设置,将权限分给专业人员,实现管理工作的责任化、降低操作失误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4 系统的应用效果

该系统于2014年11月10日起在晋能集团下属上社二景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试运行,通过一段时间的调试与完善,实现了持续稳定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实现了煤矿生产成本的可追溯性,强化了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优化了煤矿资源的配置,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大大降低了生产作业成本,提高了煤矿的经营效益,减少了亏损。

(2)实现了对煤矿员工的全面考核,增强了全员综合素质,提升了生产作业管理水平,控制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保障了煤矿作业计划的实施和安全高效的生产。

(3)实现了煤矿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方便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满足了集团公司的工作要求,确保了责任到人和奖惩分明,树立了先进和现代化的企业形象。

[1] 王洪明.煤炭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煤炭,2009(3)

[2] 冯敬培.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J].中国煤炭,2010(10)

[3] 王光明,薛恒新.基于ERP系统的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法融合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1(9)

[4] 张瑞,丁日佳.煤矿定额制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煤炭,2011(12)

[5] 李鑫,孙千洲.基于工作流程的企业职能部门精细化考核[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0)

[6] 徐玉良,黄飞,吴钦澳等.井工煤矿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煤炭,2013(5)

[7] 信春华,朱玉同,李春华.基于B/S结构的煤炭技术标准体系信息系统研究 [J].中国煤炭,2013(7)

[8] 王莹,周婷,王光岐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2)

(责任编辑 路 强)

Research and design of refined management system of coal mine based on B/S structure

Zhang Yibing,Ding Rijia,Yang Jie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Haidian,Beijing 100083,China)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al mines in China at present,combining with the refined management philosophy,a set of refined management system of coal mine based on B/S structure was designed,and this system was taking refined quota management,standardize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and whol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s the center.The necessity of refined management system was analyzed,the design priciples,thinking and main body frame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main function of each function template of the system was elaborated.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Shangsheerjing Coal Co.,Ltd.of Jinneng Group showed that the system ran stably and reliably,achieved the retained management and greatly reduced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S structure,coal mine,refined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

TD-9

A

张亦冰(1991-),男,河南焦作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及优化。

猜你喜欢

功能模块定额精细化
天然岩沥青混合料路面补充预算定额编制分析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电网技改检修定额费用分析研究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商业模式是新媒体的核心
基于ASP.NET标准的采购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