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字”各有讲究

2015-10-28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乳名小名晚辈

在古代,名和字,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的“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名,又称乳名、奶名、幼名或小字。我国从上古时代就开始取小名了,由于小名的称呼多用于家族内部,所以起名时不是太讲究。如周公之子名禽、孔子之子名鲤、春秋时魏公子名虮虱、汉代司马相如名犬子,还有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等。即使是帝王,有的小名起得也十分粗俗。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狒狸伐、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獭、宋孝宗赵慎小名小羊、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等。

至于名字的“字”,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学名了。《礼记·檀弓》说:“幼名,冠字。”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就要有一个小名或乳名,等举行“冠礼”时,再起个名,这个名就是“字”,也叫“表字”,表示这个人“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人不可复称其名,故冠而加字”了。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给孩子起“名”时可以随便,但取“字”时,就非常讲究了。婴儿出生时,父母和长辈显然无法断定其将来的德行如何,所以给孩子起名时都是选意思比较宽泛的字,等到孩子长大,特别是到了弱冠之年,其个性禀赋甚至缺点都暴露无遗,这个时候,长辈为其取的“字”,就有了表扬、劝诱、敦促之意。当然“字”和“名”也不是截然分开、毫不相干的,它们之间是或相补、或相承、或相反、或相近的,《白虎通义》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盖名之与字相比附故。”

当然,“名”“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讲究的,“名”是长辈或尊者称呼晚辈或卑者的,平辈之间虽然小时候也互相称“名”,但一旦有了“字”,平辈之间就多以“字”相称了,晚辈对长辈就更不能直呼其“名”了。对其本人来说,“字”虽然也是自己的,但那是为外人称呼自己准备的,自己是不能以“字”自称的。如刘备、关羽、张飞都可以称诸葛亮为“孔明”,但诸葛亮本人却只能自称“亮”。 (文/刘绍义)

猜你喜欢

乳名小名晚辈
有趣的名字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有趣的乳名
古人小名生猛有趣
《弟子规》小绘本
过年世相
不要让陌生人进来
他们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却拥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乳名
乳名
可恶的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