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老师”称谓有哪些

2015-10-28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太学博士教授

“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在“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有些已经相当陌生——如师长、夫子、山长、师傅、师父、西席、师保、宗师、教授(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助教(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学博、讲郎、教谕等等。

猜你喜欢

太学博士教授
森博士作战室
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平博士密码
博士蚊
嵇康·绝响
开心格格
Q博士课堂
宋代太学教育管理的责任追究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