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5-10-26李金聪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悬念透镜浮力

李金聪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所有知识均是按编码系统排列组合的,学习就是编码系统的形成过程,这种有内在联系的知识可以使人超越给定的信息飞速前进。而“发现法”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态度对实现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通过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种兴奋感和自信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的成功最易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克服了一定的困难,从而获得成功,那么他们以后的学习就会更积极主动,兴趣就会愈加浓厚。“发现法”便是可以让学生处于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发现法”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防止学生的分化现象、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事例选择很重要

应用“发现法”教学,事例的选择尤为重要,正确的选择会使“发现法”的运用更加深入、效果更好。如在“惯性”教学中,经常会接触到离弦飞箭、汽车启动、紧急刹车时乘客的运动状态变化等问题。学生由于初学物理,知识尚不够丰富,问题中的知识和规律很难靠他们自己“发现”,因此不太适合应用“发现法”。而在“透镜”教学中,教师把透镜(凹透镜和凸透镜)分类后让学生观察,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不同透镜的特点,再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透镜观察物体,通过改变透镜和物体之间的距离,体会成像清晰程度的变化以及像的大小变化。接下来在光具座上的实验,学生便可通过观察蜡烛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等问题,轻松总结出结论。

◆具体实施三步走

初中生的好奇心特别强,而在好奇心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抓住学生特点,发掘教材的启发性和趣味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发现法”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法,实施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课题的引入要有吸引力。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必须在讲课的开始阶段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一般的做法是在引入新课时,巧妙地设置悬念。例如在讲“浮力”一课时,教师先拿出三个鸡蛋,分别置于三杯水中,这时学生发现的是一个奇特的现象:这三个鸡蛋一个沉在水底,一个浮在水面,一个则悬于水中,当学生大惑不解时,教师再往杯中分别加进一些“水”。这时,学生又看到了更为奇怪的现象:沉底的鸡蛋慢慢地浮了起来,漂浮在水面上的鸡蛋却沉入水底,而那个悬浮在水中的鸡蛋更为奇怪,通过加“水”的手段,既可让它上浮也可让它下沉。这三个平平常常的鸡蛋立即成为学生思考和议论的中心,迫切揭开浮力之谜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被调动起来。

第二步,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逐步解开悬念。比如,当掌握了“沉浮条件”之后,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鸡蛋重量并未改变,那么促其上浮下沉的原因是什么?在得出“浮力改变”的答案之后,教师可继续发问:是什么促使浮力发生了改变呢?由此可直接导出一个公式:F浮=ρ液gV排,g和V排是不变的,那么肯定是液体密度,即“水”发生了变化。

第三步,要想不断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再设置悬念。比如,学完“浮力”之后,教师可以再拿出一个熟鸡蛋,将其平放在桌子上,用力使其高速旋转,让学生观察,几秒钟之后,这只鸡蛋神奇般地直立起来,面对如此奇怪的物理现象,教师不须作任何解释,而是将这个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事实证明,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发现法”,有利于学生接受并牢固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物理成绩。endprint

猜你喜欢

悬念透镜浮力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神奇的浮力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