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辩促思赛中激学

2015-10-26袁桂利姜升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陈词正方反方

袁桂利+姜升

前不久,我到基层学校调研,听取了嫩江县高级中学高一政治教师姜升主讲的一节政治辩论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谓精彩纷呈,现整理如下:

一、课的创设构想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收入分配一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教师以辩论赛的形式设计本节内容,来完成此探究,旨在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分组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寻求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前准备

通过上网查询了辩论赛的整个流程:即个人陈词、现场提问、自由辩论、总结陈词、评委点评五个步骤。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搜集相关辩论知识,推选出辩论会学生主持人一名,由学生自主选择正反方,然后再由学生推选出正反方三辩,推选出11位学生当评委,一名记时员。准备的工具:秒表和铜锣。

三、辩论会的流程

(首先由主持人范佳宁同学介绍辩论双方及评委):大家好,这里是嫩江高中高一(14)班辩论会的现场,欢迎各位,本次辩论会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重要还是公平更重要?

掌声欢迎本次辩论会的11位学生评委及指导教师姜升就座,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是本场的辩论双方,坐在我左手边的分别是正方一辩李琰,正方二辩纪宏杰,正方三辩丁哲慧,他们所持的观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更重要;坐在我右手边的分别是反方一辩王岳秀,反方二辩赵琳,反方三辩郭悦,他们的观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更重要。那么,这场辩论赛究竟是哪方能够掌舵江湖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下面我宣布高一(14)班辩论会正式开始!

1.个人陈词阶段。规则:分别由正反方一辩、二辩各自陈词,阐明本方的观点。时间2分钟。

(正方一辩李琰):我方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更重要。效率指经济活动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效率更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创造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我方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更重要。

(反方一辩王岳秀):我方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更重要。因为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它可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促进共同富裕;同时,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进而推动经济效率的提高;另外,现在,我国正逐渐完善高考政策、调节个税起征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也都体现了公平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公平更重要,回答完毕。

(正方二辩纪宏杰):我方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更重要,还可以通过以下事例来证明。

首先,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提高“两个比重”,建立企业职工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离不开经济效率的发展;推行市场化,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也离不开经济效率的发展;在优胜劣汰的经济社会,企业要生存,经济要发展,更离不开效率的提高,难道这些不足以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更重要吗?

(反方二辩赵琳):我这里也有大量事实证明我方观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更重要。

我国政府目前正在从制度上、法律上来健全体制,以保障社会的公平发展,诸如区域公平:推行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城乡公平:三农问题,取消农业所得税,实行粮农补贴;行业公平:取缔非法收入,规范清理隐性收入;促进教育公平:免费师范生回乡支教;还有,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大量事实无不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更重要。

此环节双方争执不下,你来我往,不分伯仲。

下面主持人宣布,辩论进入第二阶段,现场提问阶段。

2. 现场提问阶段。规则:先由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的提问,然后由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的提问,时间都是3分钟。

(正方二辩纪宏杰):请问反方二辩赵琳:你方所说的“公平”是怎样的一种公平?

(反方二辩赵琳):公平的含义很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但在这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中也存在合理的收入差距。

这时正方二辩咬住对方关键字眼——合理的收入差距,进行反问,你方所说的“合理收入差距”是在什么范围内?正方的反问把对方诱引到了共同富裕的观点上来,迫使对方陷入窘境,自相矛盾,使之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反方二辩赵琳不甘示弱,立即采取迂回战术,以守为攻,抓住对手的破绽:正因为效率的提高,我国GDP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可是,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负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以此来反驳正方,同样让对方深入险境,不能自拔。

本环节精彩不断,高潮迭起,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3. 自由辩论阶段:先由反方提问,正方回答;然后是正方提问,反方回答。此环节,正反方参赛队员均有发言机会,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辩论规则,时间均为3分钟。本环节辩论激烈,精彩纷呈,透露出一股战争硝烟的味道。

4. 总结陈词阶段,由正、反方三辩进行总结陈词,时间都是3分钟。

(正方三辩丁哲慧)总结陈词:

我方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更重要。endprint

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发展经济必须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起,从提高经济效率着手。

(反方三辩郭悦)总结陈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固然重要,但更离不开公平。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是我们社会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有了公平,整个社会人人才能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为此,我方始终坚持公平更重要,回答完毕。

主持人:谢谢刚才各位选手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辩论,下面进入我们辩论会的最后阶段,由我们的学生评委进行总结点评和投票。

5. 学生评委(高洋)点评如下:此次辩论精彩纷呈,选手们都表现出超高的辩论才能。正方一辩口齿清晰,语言组织能力强,把效率的含义、意义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巧妙融合到一起,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效率更重要,让对方无可辩驳;反方一辩针锋相对,步步紧跟,毫不示弱,把公平的含义、意义及公平的表现等方面阐述得淋漓尽致,从而说明了公平的重要性。正方二辩,思维敏捷,反应快,表现突出,能够马上抓住对方辩手出现的纰漏,揭示对方的弱点,扩大矛盾,击中要害,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反方二辩,思辩能力强,能够主动设问,以守为攻,抓住对方辩手的破绽,抛出“正因为正方单纯追求效率,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负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观点,以此来反驳正方,表现出较高的辩论技巧。在整个辩论中其他选手也积极表现,主动出击,为本方赢得主动,作出了贡献,也增添了我们的看点,这是可喜之处。

美中不足的是辩论双方在语言上都缺少幽默、风趣。如果能在辩论中融入生动、形象、风趣的语言,此次辩论会更加充满活力。我们期待下一次辩论会更精彩。

最后,主持人宣布投票结果:公平组获六票,效率组获五票。本场辩论会获胜的是反方“公平组”,掌声祝贺!

辩论会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点评教师(袁桂利):

亮点:这是一节成功的政治辩论课。从整堂课的构思来看,新颖别致、巧妙独特,富创新性,以辩论会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姜升老师可谓是匠心独运。

从课的设计来看,教师能够根据教材,依据课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制订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完美统一。并能通过辩论的方式侧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育,目标的设计深浅有度,符合中学生年龄段的特点。

从课前的准备看得出,选手们课下做了充分的准备,双方辩手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犀利精彩,辩论内容充实,有理有据,而且,选手们能够抓住要点,张弛有度,在和平、激烈的气氛中完成了此次辩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内容的创设来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收入分配一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能够很好地捕捉这一信息,巧妙设计,组织材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相辅相承。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固然重要,但更离不开公平。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是我们社会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有了公平,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从而坚定了学生维护公平,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信心和决心,有效地完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学。

总之,通过此次辩论会,培养了学生的思辩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让大家在辩论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更培养了很强的团队意识;通过辩论,学生学会了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辩论,涌现出了一批像主持人、双方主辩手等这样一些具有特殊才华的学生,让他们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同时,这种教学形式也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一是整堂课除选手之外,其他学生参与的较少,没有很好地通过辩论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二是选手们在辩论时采用的例证较少,尤其是贴近中学生实际的例证运用得较少,如果增添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来作为论证的依据效果会更好。如在反方二辩赵琳同学的辩论词中连续运用了推动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行业公平等五个事例来说明自已的观点,但没有一个是贴近学生实际的,这样无疑会消弱辩论的效果;三是在课的设计上没有很好地做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学习的完美统一,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在辩论中的指导作用,这也是与新课改理念不相吻合的地方,希望教师在今后辩论课的设计中要注意两者的有效结合。

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词正方反方
论陈词信念的规范性
有力的反驳
Goos–H¨anchen-like shift related to spin and valley polarization in ferromagnetic silicene∗
寻找缺失的一角
辩论会的启发
晒太阳
减肥秘方
浣溪沙·画照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像个吃货,爱这世俗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