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

2015-10-21张健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改进措施

张健

【摘 要】机械设计自动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当前的工业领域之中全面的增强和改进机械设计自动化程度,既是工作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在实践的工作之中还需要充分的结合工业技术生产的现状和具体的要求等,进行有目的性的改进,以全面完善机械设计自动化为基准,不断的增强工作的可靠性和完善性。本文基于以上现状,对机械设计自动化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一系列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自动化;自动化技术;改进措施

前 言:

当前机械设计自动化已经成为了工业领域之中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所以还应当对我国现阶段的机械自动化技术程度和现状等进行分析,且明确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实现机械设计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增强,更好的符合工业生产的技术需求,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1.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特征和原则

1.1要求设计的创新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机械设计技术中缺乏智能因素,自动调控性较差,已不适合当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突破传统机械设计的理念,提高产品的创新设计技术。

1.2 综合各方面的科技手段

发展应用各种机械自动化新技术,其综合性要求非常强,要求不断引入其他许多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如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电气电力技术和仿真技术等。

1.3提高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属于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它对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上的要求将迅速提高,工人也必须具有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2.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考虑一切生产技术问题时的前提必须是适用。我国消化吸收国外柔性制造系统(Psenudo-FMS),是要在确保必要的生产柔性的前提下,优化人机界面,不过分追求自动化,尽可能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充分发展计算机管理的效益。系统中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普通设备并存,系统的某些环节允许人工干预。这是一个典型的结合国情、实施适用先进方针的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发展,结合实际地研制、推广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CIMS技术是必要的。我国目前应在消化吸收、融汇贯通国际上有用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以适用为前提,急需什么就解决什么的企业应用项目,取得实践经验再推广应用。国外(如欧洲中等发达国家)目前发展的也是局部集成,如CAD/CAPP/CMA的集成,CAD与MIS的集成,MIS与MHS的集成等。实行效益驱动的政策,投资上有能力支持,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实现适合我国国情及企业特点的适度集成。

3.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3.1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机械设计的自动化水平

可变性自动化生产系统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当中通过计算机技术使得机械设计能产生柔性的自动化效果。它能在制造系统无变化或有微小变化的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操作或某个预期的过程,让机器设备或者是生产管理的过程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能自动实现,不仅如此,这种自动化生产系统还能自动实现不同零件之间的制造转换。但是,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这种理想化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与我国现代很多企业的实际情况都不相符。据了解,世界大多数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平还是处于需要人工操作阶段的半自动化,而能真正符合机械自动化标准的只存在于某些生产部门,而且是少数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我国就属于大多数国家当中的一个,机械自动化水平还是偏低,因此,为使我国企业能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使我国国民经济力量不断加强,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我们还要不断努力研究,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将自动化技术及自动水平提高到我们理想中的阶段。

3.2重视配套发展

在现代来说,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对生产过程当中的物流及人的作用,而且还包括对机械、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研究和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因此,要将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起来,就一定要对相关的电子学、计算机技术、零件检测技术及机床装料自动化等方面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要将程序数控机床给利用上,配上高效、可靠的自动化生产线,并在用于管理生产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方面采用计算机技术。想要发展水平更高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需要对主机的进行发展,而且对于相应的配套系统,如自动化元件及其控制系统也要进行发展。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今后的对于发展机械自动化的道路上,我们的基础技术就是可用于编程的控制器、微型处理机、传感器、新型的刀具、计算机技术、控制系统等。可以看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变,机械制造业与越来越向科学靠拢。然而,新技术的引入还伴随着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和新的科学技术,这就表明,机械的制造越来越需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的人员来从事,所以,对于从事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一线工人来说,不仅要熟悉传统的制造技术、产品及观念,对于新技术的学习也要不断加强,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层次。所以,从事机械制造的企业要对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对于新引进的科学技术要系统地对相关操作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将机械制造业的水平慢慢提高起来.

3.3要提高機械设计自动化水平必须弥补我国技术方面的劣势,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我国机械制造业至少落后欧美发达国家30年,尤其是在机械发动机上差距颇大。作为机械的B心脏C,发动机在机械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我国要加强汽车等重点机械制造行业的自主创新力度,将有限的企业资金用到研发设计自己的发动机中;在一些关键地方,吸收借鉴世界领先产品技术,以改变仿制带来的弊端,并促使技术B消化C到位,达到技术B为我所用C的目的;要注意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给我国带来的障碍,并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

总 结:

我国发展机械制造业的应用自动化,不但要改变过去技术落后起点低的状态,更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准,采用各种减少生产成本>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坚持提高与普及有机结合的方针,从我国具体的基本国情出发,推动我国机械设计自动化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争取与世界领先水平接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于机械设计的自动化研究,我们不仅要发展自身,而且要引进国外很多先进技术,最主要的是成本比较低而效果又比较好的自动化技术,要将其吸收进来变为自己的技术,同时要注意机械应用的普遍性,只有这样,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才能朝着健康稳定的道路前进,我国企业才能更快更稳地发展,从而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明新,肖玉华.中厚板机器人焊接机械化系统[J].现代焊接,2011(4)

[2]祝乐,王锁英.船用不锈钢管道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研究[J].船电技术,2010(9)

[3]陈志红,强丽慧,陆帅.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33.

[4]林理强.浅析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的有效途径[J].机电信息,2012,(27):155-157.

猜你喜欢

自动化技术改进措施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