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2015-10-21汤峰田伟民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园林

汤峰 田伟民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也越來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园林绿化工程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体现园林的美学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的管理也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现状,对我国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展开了分析,希望对施工单位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1.1、土方施工技术

在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前,必须先摸清施工地的具体地形地势,并根据相关调查设计整个园林的具体布局尤其是园林的挖掘路线、坡高以及排水沟的具体挖掘位置。在挖掘时,要注意地下水位高度,针对基坑以及管沟必须保证低于开挖的底面,其高度应保持在50cm左右,在开挖的时候对于挖掘的泥土应做好合理处理,选择适合后续施工的泥土留存,并将无用的泥土一次性搬离施工场地。在进行施工时必须注意天气状况,一般应当挑选晴天进行施工,并采用分段施工方式。在岩质边坡较危的岩体上,应该清理浮石,进行坡面的削坡,需要符合设计图的要求。对于破碎松动的危岩体和岩体,对于局部陡倾的坡段,进行适当强风化层挖除以及削方,与清除区域内全部的垃圾,包括表土、废渣、树根、杂草。进行边坡面的清理,不能够有较大的凹陷和凸起,特别是清理危岩体坡面以及进行周围的平顺连接。

1.2、绿化植物配置技术

在选择植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求株形整齐,这样其观赏价值高,最好树干在冬天也具观赏性。二是要求树种生命力强,病虫危害少的,这样有利于管理,并且保养成本低。三是适宜区域生长,落叶集中,这样便于清扫。四是树冠整齐,有浓密的树荫,有利于避暑。五是易于繁殖,容易成活,有利于移植。六是有抗尘抗污染的能力。灌木一般多使用在分车道和人行绿带中,有降低噪音,遮挡视线的作用,在选择时有这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株性完美,不要有过多的长枝叶而造成交通阻碍。二是要求植物最好少刺或者无刺,这样有利于修剪,并且要求耐修剪,这样有利于控制高度。三是易于繁殖,易于管理,能够有效阻挡灰尘和辐射。地被植物的选择。选择适宜城市温度、湿度、气候、土壤的草种,根据城市特征,来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草本花卉的选择。一般以以宿根花卉为主,乔灌草为辅来搭配,有些草本花卉不宜多用,只做点缀。

1.3、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园林环境差导致病虫害肆意滋生,因此为了更好地治理病虫害首先得从园林环境下手,优化园林环境,减少病虫害滋生的可能。其次,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改变生态结构单一的现状从根本上断绝病虫害滋生的基础。首先挑选优良的植物品种,减少病虫的携带体。其次做好免疫,在病虫害滋生前对植物进行检疫,针对不同病虫害建立植物检疫标准,减少园林内的病源。再次,不断更新栽培技术,优化园林环境,以便于植物的生长,阻隔病虫害的滋生、繁衍。生物防治法多采用“以虫治害”的防治病虫法,常常利用捕食其他的昆虫为食的寄生性昆虫通过人工培育将其放到感染病虫害的植物上,来控制减少病虫害。

2、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特点

科学的合理的对组织设计进行编制,在工程的施工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的程序应该按照具体项目的性质、规律、施工条件、设计要求以及使用功能存在的不同来进行变化,在程序上具有客观的规律,在交叉作业时又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在进行施工的组织设计、施工顺序的编制时,应该认真贯彻施工程序中的安排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安排施工程序,是项目技术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3、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

3.1、施工前期技术管理

长久以来,许多园林建设单位都把施工与设计分化不同的两个阶段来进行管理,实际上,园林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的项目,倘若将施工与设计一分为二,那么工程就得不到有效控制。施工和设计是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因此,应该将施工与设计合二为一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工程设计者应该进行实地考察,仔细察看现场周围的环境以及具体的施工条件,还需要考察周边的交通情况,在设计好之后,应该将方案交给施工者,并且向施工者阐述设计意图与构想,不断改进设计,而施工者应该按照工程设计的有关思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这样才能确保园林绿化的质量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设计和施工二者相互结合。

3.2、施工中期技术管理

施工中期,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关键,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成果,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根据工人实际的能力以及素质进行劳动力的合理分配,确保施工有序的进行,在确保工程技术的有效管理的同时,还应尽可能的缩短工期,有效提高效率。在施工期间,尤其需要控制好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倘若施工的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后期的施工中产生各种不良的问题,降低园林工程整体的效果。因此,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从而促进工程的质量。还需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来执行施工技术,做好施工中各项管理工作,按流程进行施工,确保园林绿化的效果。

4、工程实例分析

以某个绿化工程做为例子,这项工程绿化的面积是1.2万平方米。为了配合整体的效果,投资方对于施工质量要求良好,需求感官效果,灌木和乔木的种植应该搭配协调。

对工程进行分析,园林工程的种植,要求苗木的树干较为挺直,没有阴阳面,蓬型饱满,树的分叉点、总高度都达到达到验收方的要求,土球大小应该有苗木地径的8倍,对于土球进行绑扎应该符合规定要求。在运输苗木途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苗木进行保湿和遮荫的处理,到达工地时,倘若叶片出现风干的现象,就无条件进行退苗,在装车吊装以及运输苗木途中,应使用草绳绕干,避免破坏树皮,避免枝条断裂。在进行起挖之前,应该对土球进行相关的处理,在起挖前应该对苗木进行初步修剪。如果对苗木有特殊的要求,就应该符合验收方要求。施工方在对现场进行勘查时如果发现施工所在地区的土层比较薄,那么在种植大型乔木的时候,需要运输外土进场,否则会因为乔木土壤覆盖不够、树根较大,造成水分流失过快,乔木会由于水分不够导致长势变差,更严重的干枯致死。与此同时,由于在白天,工地还有其他项目施工,然而大部分的乔木其规格都在胸径15到20倍,需用大型卡车运输,在车辆进出工地时容易对其他的施工作业产生影响。为了不影响工程整体的进度,乔木进场时间应安排在晚上。

结束语

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于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园林绿化景观工程不断地发展,园林绿化景观建设的规模与速度也在不断发展, 对于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管理还有待完善,有关部门应该给予重视,加强管理体系的建设,创新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促进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的发展,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汉基 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及管理过程[J]. 今日科苑,2009(14):111-113.

[2] 周敏,马洪英浅谈园林施工管理与技术难点的几个问题[J]四川建材,2010(03):109-110.

[3] 陈艳.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技能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8,(7):180-182.

猜你喜欢

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园林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中国园林“缀玉集”
建筑基坑支护与开挖的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初探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
高速铁路信号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