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015-10-21李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治理措施大气污染环境工程

李辉

摘 要:近年来,城市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在不断地发展,然而大量的有害物质,比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排放到大气中,极易污染大气,进而危害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健康。为此,本文主要就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引 言:我国工业生产模式落后,还在采取粗放型的生活,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根据统计,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这些大气污染加速了铁路、建筑物的腐蚀,还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大气污染直接影响到臭氧层,人们生存环境的安全持续已经岌岌可危。

1 大气污染的概念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過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2 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2.1 燃料燃烧

一些城市中,天然气在居民的生活中并未完全普及,烧煤仍然是人们做饭取暖的第一选择。而在煤炭市场上,高硫煤仍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经济条件和眼前利益驱使的原因,多数人也不愿意放弃廉价的高硫煤而去购买环保型的低硫煤,这就使得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增无减。

2.2 工业生产

在我国,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虽仅占大气污染总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排放点相对比较集中,浓度较高,所以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另外,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部门也是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并且,这些工矿企业大多是大气污染的主力军。

3 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3.1 二氧化硫 SO2 主要危害

二氧化硫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能刺激眼结膜和鼻咽部黏膜。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易被上呼吸道和支气管黏膜的富水性黏液所吸收。因而它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和支气管以上的气道,造成该部位的平滑肌内末梢神经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反射性收缩,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变窄,气道阻力增大,分泌物增加,严重时可造成局部炎症或腐蚀性组织坏死。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和黏膜的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咽炎,并对其他刺激物的敏感性提高,引起咳嗽,并能刺激眼结膜引起炎症,极高浓度时可发生声门水肿或肺水肿以及呼吸道麻痹,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3.2 悬浮颗粒物 TSP(如:粉尘、烟雾、PM10)主要危害

随呼吸进入肺,可沉积于肺,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颗粒物上容易附着多种有害物质,有些有致癌性,有些会诱发花粉过敏症;沉积在绿色植物叶面,干扰植物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和水分的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和生长;厚重的颗粒物浓度会影响动物的呼吸系统;杀伤微生物,引起食物链改变,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遮挡阳光而可能改变气候,这也会影响生态系统。

3.3 氮氧化物 NOX(如:NO、NO2、NO3)主要危害

氮氧化物易于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长期吸入低浓度NOX可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过氧化,损害细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和肺泡细胞,破坏肺泡组织的胶原纤维,并可发生肺气肿样症状。它尚能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NOX在肺中形成的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即变性血红蛋白),能降低血红蛋白带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当污染物以二氧化氮为主时,肺的损害比较明显;当污染物以一氧化氮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中枢神经损害比较明显,对心、肝、肾以及造血组织等均有影响。

3.4 一氧化碳 CO 主要危害

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亲合力要比与氧的亲合力大200~300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一旦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红蛋白向机体组织运载氧的功能就会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对供氧不足最为敏感的中枢神经(大脑)和心肌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从而使人产生中毒症状。

4 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

4.1 综合整治

在治理大气污染时,必须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制定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各功能区最大能承受的排放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根本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交通状况,才能在根源上控制污染物的浓度、范围,同时也是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治理。

我国城市化建设中,主要使用粗放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费,污染物的排放也随之增加,由此带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能源燃烧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加快使用气体燃料、低硫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能源。城市地区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调整工业布局,规范能源使用,通过经济正常和科学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2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植树造林一直被认为是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且成本低,还能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绿化环境,也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树木能发挥其光合作用的本事,充分发挥植物净化大气的作用,为此,我们应扩大植树造林的面积和范围。根据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汇集区的地形地势、风向和污染气体的季节分配,合理安排,因此质疑(因地制宜)。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建设包围式或隔离式的林带,让那些含尘、含污染的气体在大气中被树木吸收,减少污染物的扩散。有研究显示,不少植物具有一种以酶作催化剂的潜在解毒力,可以分解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或形成一些大分子络合物,降低这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因而对大气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加入我们每种植一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00多公斤SO2,并吸收30多吨灰尘。

4.3 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

如果城市的污染源已经确定,并处在稳定的阶段,那么大气污染状况就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主要受气象条件的支配和影响,因此,充分利用气象条件,是控制大气污染,减少污染物传播,实现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自然的途径,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在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方面,不仅要提供详细的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还要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雾的出现是大气污染已经恶化的重要表现,而降水可以冲刷大气中的污染物。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

5 结束语

总之,大气污染对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防治大气污染,就要减少人为污染物的排放,既要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各能源利用率,开发绿色新能源,使用无污染的太阳能等,更要保护森林和海洋,大量植树造林,采取积极、切实的措施,保护我们共同的蓝天。

参考文献:

[1]吕连宏,罗宏.中国大气环境质量概况与污染防治新思路[J].中国能源,2012(01).

[2]赵丽丽.中国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山西建筑,2011(25).

[3]席胜伟.大气污染危害性分析及治理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16(12).

猜你喜欢

治理措施大气污染环境工程
对话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的探讨
环境工程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选择研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