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2015-10-21李海良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

李海良

【摘要】当前国内的轨道交通一般建立在城市当中,轨道交通中的环境安全是工程建设中的首要问题。本文就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增加,轨道交通的建设的发展有效解决城市现存的交通问题、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促进城市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节约能源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但与此同时,人们又要面临着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

1、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城市轨道建设的发展,由于运营规模的增加,轨道交通产生的振动、噪音、电磁等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量有关轨道交通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环境评价研究,但我国的交通环境影响评价起步尚晚,很多相关德尔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以及评价体系都还没得到一定的完善,所以轨道交通项目的环境影响任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1.1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因素

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投资高、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是一个融合多专业、多设置、多工种于一体的庞大系统规模。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阶段,是一个规划、设计、研究以及做出决策的重要阶段,对项目确定了路线、规模、结构、和施工技术之后,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该随之做出预测,并制定好相关措施进行环保工作的开展;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阶段,对其沿线区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是最为严重的阶段,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质量的有: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振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由于长期的施工对相关交通道路的通行造成居民正常通行出现困难局面;轨道竣工完成建设之后的运营阶段,对沿线居民造成的噪音、振动、电磁的危害也是由于轨道交通的自身特质所在所难免的。

1.2轨道交通项目管理

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轨道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相关部门会在线网规划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进行必要管理。在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环境管理的主体是运营结构,对其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污染、电磁污染、噪声污染等采取相关措施并进行处理,对各项环保进行监控,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1.3轨道交通建设缺乏人才

一项工程的开展,首先需要的是人力,那么,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就需要大量的建设管理人员,然而,当前的建设情况却是缺乏行业高端项目管理人才。

2、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

2.1项目环境影响规划评价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的环境影响规划评价是项目环评的重要依据。轨道项目建设的开展首先就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否则项目的建设是不予允许的。轨道交通规划分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两个层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是建立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础上的。项目环评与环境规划评价的影響涉及项目工程的选线选址、线路走向以及敷设方式等方案规划意见,是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不可少的依据。

2.2如何降低噪声污染,减小振动污染

近年来,随着交通道路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提高,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轨道交通建设中,提高了对环境影响的重视度。由于轨道交通大都贯穿在城市中,轨道交通道路沿线的建筑物密集,人口众多,根据减缓环境影响措施的实际效果,严格采取降噪和减振的有力措施,在环境评价中应该着重注意对敏感点的保护,达到良好的保持现状。据统计2006年到2009年间,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环境评价中,提出的轨道减振器措施约190公里、采用的浮置板整体道床措施约200公里、声屏障措施总长约为260公里、减振扣减措施约350公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在2009年和2010年中采取的降噪减振措施更是远远超过了前三年。

2.3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难免要设计地线线路的采挖施工,扰动地下岩土体会使其失去原有的平衡状况,地下岩土就会牵动地表的移动发生变形、这就会造成地表机构的降落以及滑坡,从而对地标建筑造成一定损害,还有可能对地下水流产生一定阻隔。在交通道路环境评价中,遇到生态地质复杂的项目,应对地下水评价给予足够重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于2011年6月1日正是实施,该规章制度对地下水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规定了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按照该制度,在遇到复杂生态地下水的项目建设的时候,应根据项目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区域范围、敏感程度、地质问题等确定评价等级。

2.4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决策部门或其委托机构与公众信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近年来,我国在环境评价阶段以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来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但要求公众在参与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哲行办法》。在未来,轨道交通仍然飞速发展,道路沿线环境也会更加敏感,公众新的参与也该得到强化,这使得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更加重要。

3、总结

在对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的分析下,提出了轨道项目环境的管理思路,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和轨道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治理振动、噪音、电磁等环境影响措施上取得显著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芮睿,王昊,杜春茂等.浅议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3(4):156-157

[2]刘磊,孙智宏,周鹏等.提高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建议[J].都市快轨交通,2014,27(2):30-34

[3]肖本江.景观影响调查在轨道交通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的初步尝试[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7,34(3):111-115

[4]孙翠菊,陈侠,李晓娟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
浅析畜牧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相关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比分析
关于油田污水回注改造工程环境影响研究
城市化发展对汛期降雨特征的影响
基于适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内容探索
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联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