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舒适调查研究

2015-10-21李亚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李亚亚

【摘要】通过室内外环境参数的测试和住户热感觉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杭州市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舒适状况进行了现场测试和调研。结果表明,该地区居住建筑冬季的室内热中性温度为15.1℃,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测试与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该地区80%~90%居民可接受的冬季室内热舒适的温度范围为12.6℃~18.6℃。

【关键词】居住建筑;热感觉;热舒适;现场调查;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冬季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不合理的自主采暖,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所造成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1]。国内已有诸多学者做了有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舒适方面的研究[2-3]。因此本文选择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城市杭州为例,以室内外环境参数测试和热舒适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市居住建筑的室内热舒适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杭州市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舒适温度范围。

1 调查方法

1.1样本选择

本次調研所选对象均为2000~2009年建成并使用的居住建筑,调研问卷的对象年龄在18~75岁之间,并在当地生活了10年以上。

1.2现场调研

本次调研时间从2013年12月28到30日,在进行室内外物理环境参数测试的同时,完成调研问卷。

1.2.1室内外物理环境参数测试

测试参数见表1,测点布置如图1。

1.2.2问卷调研

本次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研对象背景情况;(2)居民对冬季室内环境热感觉、潮湿感的主观评价;(3)室内的着装情况;(4)人体的活动状况。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室内外温湿度

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图2、3所示的曲线图。

图2 金都华府14#802室内外温度变化图

图2可以看出,室外温度白天高于夜间4℃~5℃左右,客厅和卧室2的温度变化平稳,而卧室1的夜间温度高于白天约2℃,据了解主要原因是卧室1中的年轻人睡觉时开空调,而卧室2中的老人则通过增加被褥来缓解寒冷。

图3 金都华府14#802室内外温湿度变化图

图3数据显示,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卧室2和卧室1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卧室2的相对湿度比卧室1大10%左右。其原因是卧室2的温度低于卧室1。

2.2衣着情况

一般说来,穿着服装每增加0.1clo,相当于温度提高0.6℃。当新陈代谢率超过225W时,服装每增加0.1clo,相当于温度提高1.2℃[4],根据表2的记录情况,并按相关标准计算出所穿衣服的热阻值,以单位clo表示(1clo=0.155 m2 ·K/W)。

2.3人体的活动状况

将人体新陈代谢量表示为单位面积的量,且以58w/㎡,定义为1met并作为基本单位。人体单位皮肤表面积上新陈代谢产热率如表3所示。

2.4设备使用

本次调研有关设备使用的调查有采暖方式、空调安装、使用数量,结果如图4、5所示。

图4 采暖方式统计结果

图5 安装空调数量统计结果

如图4所示,有近10%的家庭采用的是地辐热;电暖气的使用率较高一些;使用最多的是分体空调,占到了60%;有12%的人觉得使用电暖风就可以满足要求。图5的统计结果显示,65%的住户装有3台空调,只有15%的住户装有1台空调,但就使用来说,一般都使用2台。

3 结语

(1)通过调研发现,杭州地区居民已经形成了一种适应当地气候的着衣习惯,冬季着衣量的平均热阻值为1.51clo。

(2)依据Griffiths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杭州地区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舒适温度为15.4℃,评价温度为15.6℃。

(3)根据调研结果最终确定出杭州地区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舒适温度区间为12.6℃~18.6℃。

参考文献:

[1]Yilmaz Z.Evaluation of energy efficient design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climatic zones: Comparison of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in temperate-humid and hot-dry climate[J].Energy and Buildings, 2007,39(3):306-316.

[2]刘红,郑文茜,李百战.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建筑室内热环境行为适应性.中南大学学报,2011,42(6):1805-1812

[3]杨薇.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夏季热舒适状况以及适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